葬禮之後,夏至就病倒了,並一病不起,整個人燒得暈暈乎乎。這可急壞了奶孃,可即使謝老爺子又針灸又喂藥的,夏至還是沒有甦醒的跡象。
蕭逸塵不解:“不就死了一幫僕人嗎?再買就是,退一萬步講,這事也不能怪她呀?”
秦子瑜嘆口氣:“在師妹眼裡,他們不僅僅是僕人那麼簡單。”
“不是僕人,難道還是家人不成?姑娘家家就是心軟。”
秦子瑜看向蕭逸塵:這位小將軍到底是怎麼長大的?
“將軍身邊之人在將軍眼裡應該不只是僕人吧?”
“這,當然跟普通僕人是不一樣的。”
“也許,等你明白夏至為什麼會這樣傷心,蕭伯父就把蕭家軍交給你了。”
“我才不稀罕,我就不信我練的兵比不上他的。”
秦子瑜:你個毛頭小子,還練兵?
夏至昏昏沉沉地,夢到了小時候,那個時候,母親會給上初中住校的姐姐生活費,會給低兩個年級的妹妹零花錢,可是自己,卻總是被遺忘。
長身體的時候,伙食沒有油水。夏至餓呀,所以學會了做糊糊吃,一把麵粉,一勺白糖,一鍋水,吃得狼吞虎嚥。一個女孩子,一天到晚就往山裡鑽,摘映山紅,找野果子,就算只有茅草心吃都很開心。
小的時候,夏至沒有新衣服,都是表姐堂姐不要的衣裳,本身又好強,不肯伏低做小去迎合別人,所以也沒有小夥伴。
長大些,同學會去市區閒逛,買些零食,夏至卻連那幾塊錢一包的果乾都買不起,空著手出了超市門,之後就沒有人再叫夏至一起玩了。
家裡的氛圍也總是不好,姊妹幾人老是吵架,被罵的人卻總有夏至。
小的時候,夏至最大的願望就是離開家。所以,曾有一次離家出走的經歷。
那天傍晚,夏至拿了火柴,拿了紅薯,躲在山間,兩塊大石頭正好可以容納夏至,夏至找了柴火,生了火堆,把紅薯扔了進去。
天漸漸黑了,夏至覺得家裡應該開始找自己了,如果被找到,自己要怎麼表現?
可是,柴火燒完了,火星子都滅了,還是沒人找夏至,因為沒有人喊自己名字,一聲都沒有。
天黑了,沒有了火光,夏至開始害怕起來。
她想,家人可能去別的地方找了,這樣回到家,隨便找個藉口,可能就不會捱罵。
可是,直到走進家門,家人都不知道自己離家出走了。老媽只是罵了一句怎麼把自己弄得這麼髒,然後就沒有了然後。
初中的時候,中考落榜,其實也不算,只是政策改變,需要交錢才能上高中,但是父母卻認定自己落榜了。
因為讀書花了錢,父母唸了一輩子,尤其是後來妹妹偷看夏至的日記,知道她暗戀一位男生,父母終於爆發了,認為落榜的原因找到了。後來高中三年,夏至沒有過一天開心的日子。
高考前期,夏至還被親戚指著鼻子詛咒考不上大學,僅僅是因為她覺得。而母親就在身邊,卻一個字都不反駁,任由夏至被羞辱。
直到夏至終於考上了重點大學,離開了家,遇到了他。
年少懵懂無知,有人對自己好,就一門心思投入了感情,甚至於都沒有發現他是如何在朋友面前貶低自己,拉著自己不是逃課就是玩,等畢業的時候,夏至傻眼了,工作並不是那麼好找,男友是說分就分的。
直到辛苦工作幾年,才終於得到一個不錯的工作,過了幾天舒心的日子。
後來,就來到了這裡,成了爹不疼娘不愛的小可憐。
夏至醒了,常常躺著望著那座墳山發呆。
秦子瑜就是這個時候來到夏至身邊。
“師妹,我是師兄秦子瑜,你好些了嗎?”
夏至躺在躺椅上,面色蒼白,只露出了一雙眼睛,低聲道:“謝師兄關心,還沒謝過師兄的救命之恩。”
眼前的帥哥,一身白衣,看上去不像書生那麼瘦弱,也不像練武之人那般強壯,五官組合在一起,就是妥妥的帥哥一枚,尤其臉上常年掛著溫和的笑容。
“也要感謝蕭小將軍,要不是他在,借兵並沒有那麼容易。”
“這是娘讓我帶來的及笄禮,她入冬的時候得了風寒,本想親自過來,是我自告奮勇想來見見你。”
“不過,娘應該在路上了,她很擔心你。”
一番話說得夏至熱淚盈眶:“我也很想師母。”
“莊子上的事情你不要過分自責,這不是你的錯,你已經做得很好了。”
夏至轉過身,偷偷擦去眼淚。
“那你好好休息,有事叫我。”
“好。”
耳邊傳來小姑娘低低的回應,秦子瑜忍住了想摸某人頭的手,門外還有一堆事情等著自己去處理呢。
高懷蘭是幾天後到的,抱著躺床上的夏至狠狠哭了一場,自己家的這個臭小子,成年後一直在外遊蕩,難得遇到夏至這麼乖巧的孩子,卻遇上這種事情,難免母愛氾濫。
師母一直陪著夏至,等到夏至終於可以下床走動,才在秦老爺子一天一封的催促信中回了京都,當然是跟兒子一起回去的,一起的還有蕭小將軍。
因為要帶上犯人,莊上的眾人都去扔臭雞蛋,菜葉子,而奶孃也終於認出了那個老道士。
“這不是給夏至批命的那個臭道士嗎?”
奶孃趕緊上前攔下高懷蘭,兩人在一旁說了好一會話。
養病期間,夏至收到了來自皇室的慰問禮品,以及新來的護衛。
已中舉的夏錦城特意跑來看望夏至,只是放下禮物,沒待兩天,又急衝衝地回去了。
莊子上的新年就這樣被糊弄過去,雖然像往年那樣放了鞭炮,只是大家望著滿天的星光,卻是淚流滿面。
夏至跟夏小滿的及笄禮也是,並沒有大肆操辦,倆人吃了碗長壽麵,收到了奶孃親手做的衣裳,夏叔買的首飾,夏家睿的字畫,以及小不點的不知名塗鴉。
卻不知帝都因為那名老道掀起了軒然大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