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爺子在一旁大受震撼,回家後久久不能釋懷。賣身為奴一直是孫老爺子的底線,即使逃難的時候再難,也沒有走到這一步。如今小孫子聰明伶俐,自己是有奢望的。只是周老頭這一舉動讓自己不由地思考,這次旱災自家能平安度過嗎?
孫老爺子思慮再三,把三個兒子聚在一起,權衡利弊,讓大家選擇。
孫大人高馬大,孫二老實木訥,這倆人只會種田,小兒子三郎倒是聰明伶俐,逃難的路上靠他才沒人餓死,生的兒子也聰明,這才讓孫老爺子有了改換門庭的想法。
孫老爺子看著大兒子二兒子一貫的傻笑,就問三兒子:“三兒,你怎麼想?”
“爹,你想改換門庭的想法兒子知曉,只是現在不是時候。”
“怎麼就不是時候了?”孫老爺子急了,自己沒多久活頭了,還不知能不能看到那一天呢。
“爹,你別急。我們家雖說富裕些,但是人多吃的也多,花銷也大,即使有些家底,卻是連塊良田都沒有。只怕合全家之力也供不出一個秀才。兒子跟夏家睿少爺瞭解過,平時買點筆墨都是一筆不小的花銷,我們家供不起。”
孫老爺子肉眼可見的低迷下來,倒是大兒子,二兒子見不得父親如此,爭搶著表示自己可以拿錢供三弟家讀書。
孫三郎讓大家安靜下來:“爹,如今這是一個機會,我們可以跟夏家一樣,家中小兒如真有讀書天賦,到時可求東家脫籍。”
“不,兒子,我們分家,你分出去單獨立戶,到時你的孩子就可上學考取功名。”
“爹,這對大哥,二哥不公平。”
“爹決定了!”
夏至頭疼地看著眼前的一家子,久久沒有說話,最有前途的小兒子被分家,大兒子跟二兒子卻來賣身,這生活又不是過不下去了,何必呢?
孫老爺子看著姑娘坐在那不言不語,忽然覺得自己的決定有點草率。畢竟誰會先把優秀的兒子分出去再賣身的,這不是有外心的準備嗎?故短短几分鐘,就嚇出一身冷汗,自己可能辦了錯事。
果然,夏至下一刻就道:“孫爺爺,賣身為奴不是小事,你們家還不到過不下去的地步,今天的話我就當沒聽過,您自便,我有事先走了。”
孫老爺子一口氣上不來,連連咳嗽,唉,自己又想佔便宜,又想家裡有好的前程,可不就失了東家的心。
夏至倒是沒想這麼多,畢竟是從“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的時代過來的,不理解在還能活下去的時候就自願賣身為奴的事情。
很快到了十月,本來應是桂花飄香的季節,可惜烈日還是捨不得離開。其他村的莊稼已全部旱死,大家只能吃存糧度日。最可怕的是不少井已經乾涸,大家吃水都成了問題。
夏至這裡,湖裡的水只剩下淺淺的一層,地下河已經不往外淌水,大家忙完徭役,又開始擔水了。
縣令來了一次,是夏叔招待的,看著只剩淺淺一層的湖水,失望而歸,借水的話沒有說出口。
最後,某村在深山發現了泉眼,才解決了大家喝水的問題。
一直堅持到10月底,夏至這裡的糧食終於收穫了,佃農們畝產還是在300斤左右,而夏至的稻子雖然遲了幾天,卻是畝產達到了450斤,這可是一大批的糧食哈。但是收了糧,大家也不敢再種其他作物,因為湖水乾了。
夏至的冬小麥則由周老爺子,沈老爺子兩家每天去地下河挑水維繫,幸虧小麥跟水稻不同,需水量不是那麼多,即使這樣,一百畝的麥子,也把所有人耗在那裡。
而夏家三小隻,則開始了練武的生涯,想想10年後的匪患,沒點自保的本領怎麼行呢?
於是三小隻拜大個子為師,開始了扎馬步的生活。偶然夏三叔也會加入,並樂此不疲地挑戰大個子,不出所料不到10招就會被打趴下。
到了11月的時候,大家的存量幾乎消耗完了,山上能吃的都吃了,甚至開始賣地。縣衙也開始放糧,只不過拿到手的糧食只能勉強維繫生命罷了。
到了12月,終於開始降溫,但是沒有下雨,鎮上的糧鋪已經賣到了300文錢一斤。
到了1月,天氣轉冷,縣衙存量耗盡,糧價賣到了500文。縣令再次登門後,夏至把地下室那一堆陳糧處理了,按照市價賣了兩萬斤存量,得銀1萬兩。
也終於注意到了地下室那一堆橡子。佃農們齊齊動手,去橡子皮,浸泡2天,再用石磨磨成粉,去渣,得了一大堆的橡子粉。夏至找了人,做了一堆橡子豆腐,免費交給了衙門。
到了2月,已經冷得過分,但還沒下雨,雪也是小小地飄了一陣就結束了。地下河的水位也下降地厲害,全家沒有心情過年,飯桌上只剩下一堆鹹菜,乾菜,過年大個子去了深山一趟,帶了只野豬回來。
到了三月,聽說其他地方已經有吃觀音土的,死了不少人,衙門過段時間就會上門統計人口,把死者安葬。佃農們也開始斷糧,夏至借了不少糧食出去,高個子甚至抓了好幾個偷糧食的小賊。而孫老終於下定決心,全家賣身為奴。
四月,縣衙不知又從哪裡弄了一批糧食,也幸虧縣令是帝都富家子弟下來歷練的,娶的媳婦也是有錢人,管理的幾個村子還有不少人活著。聽說其他地方已經十室九空,很多人去逃難了。
到了五月底,佃戶們嚴正以待,連縣令都驚動了,找了衙役專門守著。而夏至又收了一批冬小麥,賣給縣衙,又得銀2萬。
六月初的時候,終於開始下雨,人們出了門來,奔走相告,一夜之間,野菜就長了出來,山上也開始冒出綠芽,人們甚至還能聽到小鳥的叫聲。
只是這雨一直在下,不再是淅淅瀝瀝,而是瓢潑大雨,就跟斷了線的珠子砸在地面上。墨河水位已經逼近河堤,人工湖也滿了。
大旱之後必有大澇,夏至只希望能趕上種批冬小麥,不然家裡也要斷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