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4章 佃農求情

夏至想通後,心情舒爽,便拉著夏叔,帶著夏小滿第一次走出了家門。

田地裡,佃農們已經收完了稻子,正忙著播種下一季。水位下降,大家卻奢望著這一茬水稻能有收成。

老農們有些忙著挑水,有些在翻地,還有些動作快的已經拿著種子直接散在田裡。

夏至一臉問號,就算沒種過地,也見過影片,插秧可是勞動課專案啊。這直接散出去的產量能上來才怪。

500畝地的勞動場面還是很壯觀的,天地間都是嬉笑怒罵聲,那喊娃的聲音傳出去好遠。

夏叔帶著兩個女娃,一路上都在跟佃農們打招呼。很快便有一群人圍了上來。

“東家,河水水位下降,下半年收成肯定不好,您看是不是可以把租子免了?”這是仗著夏一帆好說話,來佔便宜的。

夏叔看了夏至一眼,沒有發話,畢竟前幾年風調雨順,收租很順利。

“這位,大叔,下半年還不知道怎麼樣呢,就要減免了?你去外面問問,我家收三成租子是不是最低的?”眼前這人穿著打扮就不是下過地的,夏至也就沒好臉色。

“這位是?”

“這是我家姑娘。”

這人轉頭跟大家嘀嘀咕咕了一陣,開始打感情牌。

“東家,我們實在是怕下半年做了無用功,這水稻用水多,有沒有收成都不好說。”

“這還沒種呢就說這種話,真是不吉利。你們要是不好好種地,就不要做我家的佃農。”

“姑娘是什麼意思?”

“意思就是我家佃農,必須與東家共擔風險,不能收成好的時候享受福利,收成不好了就只想著減租。”

為首幾人看佔不到便宜,對視一眼,灰溜溜地撤了,想要退租的念頭卻更加迫切了,地種不好,可以去縣城打零工呀,那可是無本買賣。沒見上流的東家都要賣地了?

夏一帆領著夏至去那幾人租的地裡轉了一圈,好嘛,雜草叢生,一看就沒好好打理。

夏至轉頭看向夏叔,佃農不好好種地,肯定是東家沒好好管理。難怪莊子上的生活越來越難了。

逛完田地,夏至已經走不動道了,爬到夏叔背上,來到了佃農們的住處,清一色的泥屋,頂上蓋著茅草或者稻草,屋內黑漆漆的,路過都能聞到一股怪味。屋後家家都是一片菜地,也有不少雞鴨,糞便到處都是,這味道簡直絕了。

當然也有愛乾淨的人家,一位年邁的大爺正在屋門口編竹籃。看到夏至幾人立馬迎了上來。

院子裡很乾淨,角落還有個葡萄架,葡萄快成熟了,看起來很好吃的樣子。

大爺姓孫,生了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聽說是從其他地方逃荒過來入戶的,租了夏至家30畝地,農閒時去鎮上打零工,日子還算過得去。要乾旱的訊息就是孫老爺子說的。

一進屋,老爺子就拉著夏一帆道歉:“乾旱的訊息不知是誰傳了出去,我聽說不少人想要降租,這倒是我這老頭子的不是了。”

夏一帆在一旁安慰道:“狗蛋幾人本來心思就不在地裡,老爺子不必放心上。真要乾旱也沒法子。”

“是啊,我們這裡都種水稻,就怕顆粒無收。”

“老爺子,到時候東家肯定會降租,總不會讓大家活不下去,你讓大家放寬心。”

“東家也是心善,本來收的租子就是這一片最低的了。”

夏一帆看了眼帶著夏小滿滿屋轉的夏至:“東家心裡有數,老爺子不要擔心,保重身體才是。”

“石頭還沒訊息嗎?”

“沒呢,他娘眼睛都要哭瞎了,唉,這都是什麼事。”

接著幾人又去河邊轉了一圈,這條河只是墨河的支流,莊子處在中下流,不過上流被別人家買走了。這條支流很短,下流倒是沒有其他村莊,而是直接匯入了墨河。岸邊一大片地地勢較低,支流漲潮時老是被淹,時間久了也就沒人在這裡種地,倒是長了一大片的野草野花,孩子們都在這裡割豬草。

往上是一片竹林,河邊的幾個山頭也屬於夏家,把500畝良田包了起來,幾乎沒什麼產出,平時也就砍砍柴,運氣好抓個野味吃。

夏至看著賬上僅存的50兩白銀,深深嘆了口氣,田間要修水渠,河邊要挖個湖出來,這樣遇到乾旱洪水什麼的都有保障。

還得找個地造個房,最重要是建個圍牆,這樣安全係數也高一些。

誰能懂在家也能被砍的古代?

還有應該學點拳腳功夫,琴棋書畫就算了,有保命重要嗎?

夏至心事重重地睡下了,打算等大家忙完,就開始修溝渠,挖湖,修河道。想了想,又爬起來看了看自己的首飾,得,明天先去當了吧,死當,沒有銀子寸步難行哈。

這天氣,也熱得很,還只能穿長衫,夏至表示古代的日子好難過,尤其晚餐那一碗清炒南瓜,一碗清炒葫蘆,一碗水蒸蛋,一碟油膩膩的紅燒肉,實在是沒有胃口。

第二天,夏叔去縣上接放農假的兒子,夏至無聊也跟著去了。夏至一去,夏小滿立馬跟上。

幾人走在青石板上,看著為數不多的幾家店鋪,人較多的也就賣糧食的鋪子了,還有醫館,雜貨鋪,賣布的,打鐵的,巷子深處還有家榨油的作坊。

拐了個彎,才出現一家當鋪,遠遠的看到有家茶坊,書齋,旁邊竟然還有家酒樓。夏至踮起腳尖,哦,原來不遠處有家書院,怪不得這條街比較熱鬧。大樹下不少商販賣著包子,餛飩,麵條之類的吃食。

夏至每家店鋪都進去逛了逛,店裡基本都是常用之物,糧食賣到了11文一斤,布以粗布為主,摸著就不太舒服,榨油的作坊倒是有菜籽油跟大豆油出售,不過大家習慣了吃豬油。醫館有個白鬍子老爺爺,不知道醫術怎麼樣,夏至買了點大料,花椒之類的調味品,貴得很。

逛了一圈,吃著手上的糖葫蘆,還跟榨油廠低價訂光了庫存的油渣。

逛完街,三人在酒樓找了個位置,看著掛在門口的選單,都是一些家常菜,於是點了個紅燒肉,一條清蒸魚,再加了個小炒,一個排骨湯,坐等開飯,夏叔則去了書院門口等兒子放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