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9章 光榮退休

一九七六年十月,中共中央一舉粉碎以王洪文、張春橋、江青、姚文元等人組成的“四人幫”反革命集團,歷時十年的“文化大革命”宣告結束。

全縣男女老少舉行遊行集會,熱烈慶祝粉碎“四人幫”的偉大勝利。

張六斤等一系列在文革中遭遇“冤、假、錯”案的老幹部、職工還有文化界人士被組織予以平反糾正,恢復了其組織名譽和職權,補發了停職期間的工資。

同時縣委、縣政府對“文化大革命”中搞“打、砸、搶”觸犯刑法的犯罪分子以及違反黨紀國法的職工幹部經過調查落實,分別作了嚴肅處理。

張六斤又回到了城關地段醫院,開始全面主持醫院工作。

在縣委、縣政府的指示下,張六斤帶領全院職工開展學習討論“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同時對“兩個凡是”進行批判。

“我們必須要堅持實踐出真理的要求,作為醫護人員,病人把生命託付給我們,責任重於泰山。我要求醫院全體醫護人員和後勤工作人員把客觀、公正、標準化當做以後工作中的首要思想,反對崇拜權威,反對自己的主觀臆斷。”

張六斤在全院職工大會上講話擲地有聲,引起員工們的熱烈掌聲。

“自新,最近好麼。”

張六斤來衛生局辦事,他在衛生局大門口碰到了肖成雨大夫。

肖成雨和張六斤、王九志這些人都屬於同一批加入邠縣衛生系統的老人,肖成雨在中醫藥方面稱得上專家學者的稱號。他以經絡傷寒精通、素以滋陰補腎著稱。曾在陝西中醫座談會上發表見解,同時還整理編著了《脈訣探討》、《傷寒論著》等醫學著述。

“成雨哥,我來衛生局開會,你來局裡是有啥事。”

張六斤和肖成雨在衛生局門口閒聊,雖說二人研究的方向不同,但張六斤向來對有才華的人極為尊重。

“我退休了,來局裡辦下離休手續。”

“啊,你怎麼這麼快就申請內退,這可是咱們全縣衛生系統的一大損失。”

肖成雨對張六斤說自己年紀大了,身體也不好,經常會鬧些小毛病。他打算早日退下來把機會讓給後面的年輕人,順便也讓自己頤養天年。

“唉,要不說歲月不饒人,我也就是再幹個一半年時間就打算退了。到時候在家給幾個娃娃們帶帶孫子,咱們這些人都到了被時代淘汰的年紀。”

張六斤嘴上這麼對肖成雨說著,內心也是如此這般考慮的。自從被恢復工作崗位後,張六斤的確不止一次萌生過退休的想法。

除了自己身體上的原因,另外更深一層的原因是自己在被停職的那段時期,無論是在身體方面還是心理上都遭受了很大程度的打擊,他不再是以前那個風風火火幹事業的張六斤了。

還有個原因張六斤沒有對外人提起,隨著社會的發展醫療行業的技術門檻也在與日俱增。很多新到的儀器上都印著洋文,張六斤看不懂。另外就是現在醫學院出來的新人和自己當年學習的知識已經發生很大的改變,張六斤覺得自己快要跟不上年輕人的節奏。

過去張六斤總教育幾個子女,說人這輩子要活到老、學到老,可是等到他來實踐這句話時才發現自己的精力實在是有些跟不上,有心無力。

張六斤在外面上班的這些年,家裡的一切事務均由妻子惠珍操持,他想幫惠珍減輕壓力。他已經想好,等自己退休後就在家陪惠珍安享晚年,同時幫幾個孩子把孫子們撫養成人。

想起家裡幾個孩子,張六斤心裡踏實了不少。

大女兒張邠蕊還在寶雞銀行工作,平時工作忙沒有時間回家,只有在逢年過節時才會同丈夫一道帶上兩個兒子回家小住一段時間。

老二張邠志如今已經是兩個孩子的父親,妻子在邠縣小學是名教師。文革結束後西安鐵路系統在邠縣招工,邠志和父母商量後決定報名參加鐵路招工,最後當了一名光榮的鐵路工人。邠志的兩個孩子就留在父母家裡,他時不時會帶著妻子回家探望張六斤和惠珍。

三女兒張邠菡衛校畢業後在醫院實習了一段時間,期間邠菡的指導老師將自己的弟弟做媒介紹給她。小夥子姓李,在空軍部隊是位作戰參謀。邠菡上學時經常接受“中華兒女多奇志,不愛紅裝愛武裝”的思想薰陶,從小到大就羨慕軍人,如今她終於如願以償嫁給瞭解放軍。婚後邠菡隨丈夫去了北京,做了名隨軍家屬。

四女兒張邠潤同樣是衛校畢業,她沒有留在邠縣工作,而是選擇留在大城市,成為名專業的護理人員,她在一年前成婚,目前還沒有孩子。

如今張六斤和惠珍膝下就剩下小女兒張邠雨還留在他們身邊。

邠雨和兩個姐姐選擇了同樣的職業,從衛校畢業後父親張六斤生平第一次動用自己的關係將小女兒安排進自己所在的醫院上班。對張六斤而言四個孩子都去了外地工作,他不能再讓小女兒邠雨離開他們老兩口。

過去最讓張六斤愛不釋手的惠珍那頭烏黑濃密的秀髮幾乎已經全部花白,惠珍臉上佈滿了皺紋,顯得十分蒼老。張六斤自己腦門上的白髮也稀疏了許多,他乾脆直接給自己剃了個光頭,反而顯得更加精神。

平淡的日子總是很平淡的,經歷過“十年浩劫”的人們十分珍惜眼前來之不易的平靜生活。

地段醫院過去矮小的樓房被拆除,換成了三層小樓。醫生和護士隊伍中都增加了許多新鮮的血液,人們對健康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看重。

自從文革後,張六斤原來那輛破舊的腳踏車再也沒有騎過,被他扔在家裡給幾個孫子當成了玩具,拆解的只剩下一副光禿禿的車架。

張六斤養成每天徒步上下班的習慣,閒來無事的時候他會帶著惠珍四處走走看看,享受著安靜的生活。

這年臘月,張六斤家裡有史以來迎來人口最多的一次。

大女兒邠蕊和丈夫楊乾坤帶著兒子楊曉希和楊曉冰,老二邠志領著妻子和張英張豪兩個兒子,老三邠菡則和丈夫從北京回到了邠縣,小女兒邠雨本來就和他們一起住在家裡,只是今年她也帶回來一個人,是邠雨的未婚夫杜建國。

老四邠潤因為工作的緣故,在大年夜的前一天晚上才和丈夫趕回了邠縣。至此加上張六斤和惠珍老兩口,全家一共十四口人齊聚一堂。

張六斤和惠珍看著孩子們在廚房裡進進出出地忙碌著,他和惠珍想去幫忙,可是剛踏入廚房步就被幾個女兒女婿給“推”到了門外。

“你跟我媽坐下就行了,這麼多人呢不用你倆人幫忙。”

突然被人這麼伺候著,張六斤和惠珍一時間還有些不太習慣。

“今年的聚集,是咱們家有史以來人員最集中也是人口數量最多的一年。看著你們都長大了,一個個成家立業,蕊蕊和邠志都有了自己的孩子,我和你媽心裡很高興。希望你們各自都把自己的小家庭、小日子經營好,你們一切安好,我跟你媽在家也就踏實很多。我相信明年、後年、大後年咱們家又能增添更多的新成員,為社會主義事業添磚添瓦。來,乾杯!”

每年年夜飯的第一杯祝酒詞必須是張六斤這個大家長首先發言,在他發完言之後幾個姑爺輪番給老丈人敬酒,張六斤有些招架不住,連忙把惠珍拉到身邊做擋箭牌。

“一個個咋冒冒失失的,你爸身體不好喝不了酒,你們年輕人之間喝,不要把我們這些老傢伙擱在前頭。潤潤,你跟你女婿喝個交杯酒。”

得到母親的指令,老四邠潤和丈夫史國良大大方方地端起酒杯,夫妻二人當著大家夥兒的面喝了個交杯酒。

“爺,我祝你跟我婆新年快樂,身體健康,萬事如意,大吉大利。”

邠志的兩個兒子張英和張豪跪在張六斤和惠珍面前磕頭拜年,惠珍笑著罵道:“看你倆嘴能的,跟你爸小時候一模一樣,是不是你爸教你兩個這麼說的。”

邠志在一旁只是張著嘴哈哈大笑,張六斤把兩個孫子扶了起來給每人發了一塊錢壓歲錢。

邠蕊的兒子看到舅舅家兩個兒子搶先給外公外婆磕了頭,他們也擠到跟前“噗通”一聲跪倒在地。

“我們祝我外爺跟我外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祝我外爺明年當上衛生局局長,祝我外婆越活越年輕,永遠美麗。”

“哈哈哈哈。”

所有人都被邠蕊兩個兒子楊曉希和楊曉冰給逗樂了,惠珍臉上的皺紋都笑開了花。向來在孩子們面前嚴肅的張六斤也被兩個外孫逗得哈哈直樂,邠蕊兩口子更是笑出了眼淚。

邠志的妻子說道:“你看現在這些娃娃們一個比一個能說會道,你們這都是從哪學來的一套一套的專撿好聽的說,專門騙你爺的錢哩。”

張六斤拉著兩個外孫的手,分別掏出張嶄新的一元錢塞到了外孫的手中。

邠志家的老二張豪站出來說話:“我爺偏心,給我弟兄倆的錢是舊錢,給我希希哥跟冰冰的都是新錢。”

“哈哈哈哈”,眾人再次被幾個小傢伙給逗笑了。

屋外萬家燈火通明,人們在爆竹聲中又迎來嶄新的一年。

張六斤把自己退休的想法跟惠珍進行了交流,惠珍對丈夫的想法很是支援。

“下來也好,整天在外面跑你自己的身體也吃不消。你幾個結拜弟兄裡面二虎早就在家看孫子,前段時間我上街見到貓娃兩口子領著孫女給娃買甘蔗,他說你們這茬人都該回家歇著了。”

張六斤對惠珍說他得好好計劃下退休後的生活,要不然還不知道該做些什麼。

“有啥好計劃的,你過去不是成天說你想給自己寫本回憶錄麼。這下退休在家閒著沒人打攪,你就好好寫你的回憶錄。”

張六斤笑嘻嘻地說道:“我就那麼隨便一說,我是沒有那個本事寫了。以後要是有後人能想起我,給他爺寫本書就撩咋了。”

惠珍撇撇嘴不屑地說道:“你自己都沒這本事,還等你後人給你立傳,我看你是想的有些多了。”

張六斤申請退休的材料已經向組織部門遞交上去,趁著自己還在醫院的空當他每天會去病房裡溜達一圈,詢問醫生患者的狀況。

“如果遇到家庭經濟條件困難的群眾看病,儘可能開些便宜並且有效果的藥,普通家庭不要使用那些價格昂貴的營養類藥物,不要給群眾額外增添困難,群眾負擔不起的。”

他心裡時刻裝著病人,即使在自己臨退休之前也是如此。

張六斤終於等來了組織部門紅標頭檔案的批示,他戴上老花鏡仔細閱讀著。

關於張自新同志離休申請回複意見:

根據國務院第104號檔案精神,張自新同志符合退休條件,予以批准。待張自新同志退休後原崗位工作由邠縣地段醫院副院長於生傑同志暫代主持。邠縣衛生局,一九七九年七月二十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