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3章 醫院上班

時間來到了一九五八年,這一年張六斤四十一歲,已經正式踏入不惑之年。

剛剛結束在西安第五醫院進修學習的張六斤回到了邠縣,他沒有去醫院上班而是直接回到了家裡。

“媽,我爸回來了。”

院子裡梳著麻花辮的小姑娘正在玩耍,看到父親回來,急忙衝著屋子裡喊母親出來。

惠珍正在房間裡給小女兒餵奶,她聽到二女兒邠菡說丈夫回來,她抱著孩子從房間裡走了出來。

“老徐跟你一塊兒去的學習的,為啥人家比你早回來一個星期時間。”

張六斤把揹包中換下的髒衣服全部丟到水池中準備清洗,他沒有忘記給幾個孩子在西安帶回些零食。

“老徐他們幾個比我早去了半個月時間,肯定回來的比我早。我讓他給屋裡捎的東西你們都收到沒有?”

“早都拿回來了,裡面有兩盒水晶餅都叫你兒一個人給吃了。我跟蕊蕊、菡菡連見都沒見,就剩個空盒盒放在地上。”

這幾年張六斤除了在醫院上班之外,家中又增添兩名新成員。四歲的二女兒邠菡和還不到一歲的小女兒邠潤。家裡六口人,女性佔了四位,難怪張六斤被人戲稱為“婦聯主任”。

惠珍問丈夫在西安學習的半年時間有何收穫,張六斤剛想開口跟妻子分享學習成果,只聽院門“啪”的一聲被人從外面踹開,原來是兒子邠志放學回來。

邠志拎著書包,頭髮跟雞窩似的亂七八糟,他剛在外面和人打了一架,褲腿上明顯能看到幾隻腳印。

“你是不是又跟同學打架了,早上剛給你換的乾淨衣服又被糟蹋的不像樣子。”

張六斤去西安學習這半年時間家裡只剩下惠珍和四個孩子,過去惠珍父母在世時還能幫他們照看小孩,現在只剩下惠珍一人操持家務,她實在沒有精力管兒子的所作所為。

自從沒有父親在旁監督自己,邠志終於像被從籠子裡放出的小鳥一般自由快樂。他仗自己人高馬大的優勢經常和同學們發生衝突,每次打完架後老師要叫惠珍去學校給對方家長當面道歉。惠珍多次數落兒子,可邠志總是不當回事。

“邠志你過來。”

就在邠志剛想著為自己找理由開脫之際,他發現多日不見的父親居然回到家中。母親管不下他,可是父親的脾氣他知道,那是真的會動手打自己。

“爸……”

邠志戰戰兢兢地叫了一聲,只見父親盯著他問:“你媽給我說你在學校經常跟同學打架是不是?”

“嗯。”

邠志不敢在父親面前撒謊,因為他知道如果自己痛快承認錯誤,最多捱上幾腳,可要是說謊,父親的皮帶會像雨點似的抽在自己屁股上。

“為啥打架?”

“因為魏帥把我的軍長打了,我是被動幫忙。”

張六斤沒有聽清兒子剛才的話,他問兒子對方把誰給打了。

“你兒現在能行的很,在班裡人稱張司令。他說的軍長是在郵局上班的郭曉東家的娃,你兒下面還有師長、連長。”

沒等兒子開口,惠珍就接過話茬對張六斤解釋道。張六斤被妻子的話給氣笑了,邠志小小年紀就學會在學校里拉幫結派還自封司令,下面有一幫狐朋狗友跟著他一起瞎胡鬧。

張六斤抬腿照著兒子的屁股就是兩腳,因為剛回家他腳上穿的硬底皮鞋還未來得及換下,此時踢在邠志的身上別提有多疼。

“啊、啊,爸我不敢了,媽呀救我,我爸要把我打死咧……”

邠志被父親揍得吱哇亂叫,嘴裡一邊哭爹喊娘地向張六斤求饒,一邊趁機企圖躲開父親的皮鞋。

中午吃飯時,邠志被父親罰站在院子裡面壁思過,張六斤告訴他什麼時候保證不再跟同學打架什麼時候才能吃飯。

張六斤吃完午飯在家稍作休息,便拎著皮包來到了單位。

當初的城關中心醫院已經更名為城關地段醫院,張六斤自從將同仁診所捐贈給政府後,正式成為城關地段醫院的內科醫師。

張六斤來到辦公室,從衣架上取下白大褂套在自己身上。他把內科其他幾名醫生叫進辦公室,向他們瞭解近期在醫院就診病人的狀況。

碰頭會結束後,張六斤讓他們各自回到工作崗位,自己則來到住院部病房檢視患者情況。

“張老師。”

“張大夫回來了。”

在病房區,張六斤隨處可以碰到熟悉的病人和醫護人員,多日不見,大家和張六斤熱情地打著招呼。

“喜順,你達現在胃口咋樣,身體好些了沒有?”

閆喜順經常帶父親來醫院找張六斤瞧病,前段時間喜順父親胃黏膜出血在醫院住了些時日,最近剛剛出院今天他是到醫院替父親拿藥。

“張叔,我達現在好多了。一頓能喋美美一老碗扯麵,胃口比我還好。我達說等你啥時候有空了,他要來感謝你。”

張六斤說不用,他囑咐閆喜順在家一定要給父親安排好伙食,切記不能讓老人再偷摸喝酒,否則下次還會出現胃出血現象。

張六斤在病房裡逐個檢視患者的症狀,時不時會和患者的家屬進行溝通。

病房二床的患者孫靜靜引起了張六斤的特別關注,這是個只有七歲的小姑娘。病歷上顯示孫靜靜被診斷患有支氣管肺炎,已經在醫院住了一個星期。

按照正常情況未成年看病應當前往兒科就診,但此時的地段醫院尚未開設專業的兒童門診,七歲的孫靜便被醫院安排住進內科病房。

“C反應蛋白47.16(mg/L)↑、乳酸脫氫酸370(U/L)↑、降鈣素原1.450(ng/ml)↑、上呼吸道病原微生物多重聯合檢測,肺炎支原體為陽性……”

張六斤看著小姑娘的化驗結果在心裡默默地盤算,孫靜靜的陪護人員是她年輕的父母,當對方得知面前站著的人就是地段醫院內科負責人張六斤醫生時,孫靜靜的父親孫剛急忙從椅子上站了起來,禮貌地向張六斤點了點頭。

“張大夫,你看娃咋樣了?這都已經多日子了,還不見好,娃她媽急得都上火了。”

張六斤示意孫剛不要著急,讓他先看看孩子的症狀再說。

“伯伯問你,現在覺得哪裡難受有不舒服的。”

孫靜靜的右手掛著點滴,她用左手指了指腦袋說自己頭疼。

張六斤伸出手掌在孫靜靜的額頭處摸了下體溫,發現對方的燒還沒有退。

“你把病人的最新檢查結果跟我說下。”

聽到張六斤的發問,隨行的護士長告訴張六斤今天上午他們剛給患者做了檢查,體溫38.7℃、脈搏106次、呼吸22次,全身伴有出汗症狀。

孫靜靜的主管大夫在旁邊補充說道:“面板無缺血點和黃疸,表淺淋巴結不腫大,咽部輕度充血、扁桃腺Ⅱ度,無膿性分泌物。心率106次/分,律齊、心音有力。”

張六斤問主管醫生給孫靜靜用的是什麼藥,對方回答說患者剛收進來時他給病人開的是頭孢類抗生素,本來熱已經退去。可是這兩天又開始發熱、咳嗽,他把頭孢換成了阿奇黴素,透過點滴輸入進患者體內。

“昨天晚上患者感到噁心、吐了好幾次,除了能喝點稀的,飯一口都不想吃。”

張六斤點點頭,又詢問護士長:“這娃娃大小便咋樣,另外痰多不多?”

護士長告訴張六斤,患者的大小便還算正常,痰確實有些多,但是孩子太小,無法透過有效咳嗽把痰液排出體外。

張六斤心裡大概有了些眉目,他對護士長和主管醫生交代道:“先用藥給娃把體溫降下來,一個小時量次體溫,等降到38度以下可以讓陪護的大人給娃用溫水把身上擦擦,進行物理降溫,但是要注意娃娃要是感到體寒就要停下來。”

護士長和主管大夫齊聲回答說明白了。

張六斤覺得還不放心,他叮囑孫靜靜的主管醫生說道:“用靜脈滴注頭孢美唑、甲強龍、鹽酸溴己新,口服阿奇黴素,可以觀察兩天如果有必要就在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鈣。”

主管醫生把張六斤的話認真記在了本子上,他對張六斤說待會兒自己就吩咐護士給病人換藥。

囑咐完醫生和護士,張六斤教給孫靜靜父母一套協助患者呼吸的訓練方法。

“五指併攏掌心空虛成杯狀,利用腕關節地力量在小孩呼氣時進行有效叩擊,每次二到五分鐘,從下至上,由外向內,反覆操作有助於娃及時將痰吐出來。”

交代完這一切,張六斤打算去看看其他病人。他轉身時發現孫靜靜病床前的木櫃上放著個洋瓷碗,碗中剩下少許湯水,上面飄著油花,碗內壁四周粘有已經凝固的油脂。

“你們今天中午給娃喂的啥東西?”

孫剛見張六斤詢問孩子的飲食就對他說自己母親擔心孩子營養跟不上,於是在街上買了些羊肉在家燉成湯,孩子中午喝的是羊肉湯。

“這不是胡整哩麼,咋能給娃吃這個,難怪娃的燒一直不退。”

原本還一臉和氣的張六斤聽到孫靜靜吃了羊肉湯之後,臉色頓時沉了下來,他把護士長叫到自己身邊說道:“患者現在既有炎症、又是高熱情況,飲食一定要以清淡為主,羊肉這種東西肥膩而且是熱性東西咋能讓病人吃,你們巡視的時候沒有發現麼?”

護士長被張六斤說的滿臉通紅,她承認是自己工作中出現了紕漏,忽略了病人的飲食情況。

“不好意思張老師,護士巡視過程中確實沒有覺察,基本的護理常識我們沒有做到,是我工作的失誤。”

孫剛看到張六斤批評護士長,他想幫對方和張六斤解釋一下,於是說孩子中午只是喝了些湯,肉一口沒動。

“那也不行,羊肉是發物。羊肉湯熱量高,現在吃了等於是在加重娃的病情,燒不退,肺炎就沒辦法治好。”

張六斤不想讓孩子家長有心裡負擔,他緩和下耐心解釋:“你娃跟我兒子差不多一樣大,都是當舵人的我能理解你們的心情。後面一定要注意飲食清淡,不吃油膩的東西,有啥情況要及時跟護士講明,避免好心辦了壞事。”

孫剛夫婦沒有想到自己出於對孩子的關心反倒讓孩子的病情加重,他們懊惱自己因為無知沒有及時和醫護人員溝通。

後面接連幾天張六斤在門診接待完患者後都會來病房巡視一番,他對孫靜靜的病情尤為關注。

護士長告訴張六斤,孫靜靜透過這治療發熱症狀已經明顯好轉。從前幾天體溫38.7℃降到了37.2℃,並且還在下降中。小姑娘已經學會有效咳嗽,在醫護人員的引導下能夠自主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食慾也變得好起來。

又過了兩天張六斤照例來到病房,主管醫生把孫靜靜的化驗報告遞給張六斤。

“超敏C反應蛋白 2.72(mg/L),正常。”

“好。”

張六斤告訴孫剛夫婦再觀察一至兩天,如果孩子一直可以保持現狀那就說明基本上已經痊癒,他們可以帶著孩子出院了。

“靜靜,快謝謝伯伯,你伯伯最近為你的事操了不少心。”

孫剛夫婦聽聞孩子即將出院的訊息很是高興,他們拉著孩子向張六斤表示感謝。

“不用客氣,這是我的職責。回去後還是要讓娃多注意,千萬不能感冒。開的藥要堅持吃完,這樣子預後才能恢復徹底。”

張六斤下班回到家中,大女兒邠蕊正伏在書桌前寫著家庭作業。張六斤詢問邠蕊近期的學習情況,邠蕊告訴父親前期中考試自己在班裡考了前十名。

“前十名不差,但是也算不上學的很好,還是要繼續加把勁努力才行。”

張六斤問邠蕊有沒有想過以後報考個衛校之類的專業,將來和自己一樣吃醫生這碗飯。

邠蕊對父親搖搖頭,說自己並沒有這方面的打算。

“我不當醫生,我看見血就難受。再說醫院到處都是病人,一股酒精的味道,環境不太好。”

邠蕊告訴張六斤,他們學校老師說女孩子適合學文職方面的專業,她打算中學畢業後報考中專,學習財會方面的知識,以後可以坐辦公室端個比較輕鬆的飯碗。

張六斤發現女兒年紀不大,心裡倒是挺有主意,他就沒有再說什麼。

如今時代變了,不再是舊社會那種講究子承父業。既然孩子們長大了他們想幹點兒什麼就乾點兒什麼,只要將來走正道,做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