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偶遇親哥

第二天清晨韓志鵬起的比張六斤還早,他反覆催促著張六斤趕快收拾東西跟自己外出。

韓志鵬領著張六斤來到西安騾馬市找到了的那家羊肉泡饃館,韓志鵬給他和張六斤二人每人要了一碗羊肉泡饃,並要求夥計每份碗裡多新增一個饃饃。

“夥計,把你家的糖蒜跟醬辣子給咱端來。”

張六斤學著韓志鵬的樣子把手裡的饃饃一點點兒地掰開揉碎,等到兩個饃饃都掰完後跑堂的夥計過來收走了韓志鵬和張六斤的碗拿到後廚交給師傅開始製作。

不大一會兒,跑堂的夥計就將兩碗冒著熱氣的羊肉泡饃端到張六斤和韓志鵬身邊。

韓志鵬剝開瓣糖蒜丟進嘴裡嚼了起來,把店裡特製的辣椒醬用勺子挖了一大塊放進碗裡,用筷子攪拌均勻後開始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邊吃還邊說道:“美滴很,把人香日踏咧。”

相比韓志鵬的狼吞虎嚥,張六斤就變得斯文了許多,他夾起碗裡的羊肉塞進嘴裡慢慢的咀嚼起來。

可能是因為張六斤是陝南人的原因,不習慣羊肉的羶味,他對陝西關中地區著名的美食羊肉泡饃並沒有表現出太多的喜愛。

張六斤剛才吃到一半,韓志鵬的碗就已經見底,他顯得意猶未盡的樣子。

“夥計,再給咱弄一碗,還是兩個饃。”

跑堂夥計應了一聲,又去給韓志鵬端來兩個饃饃。

半個小時後張六斤和韓志鵬終於吃完了早飯,韓志鵬摸著鼓脹的肚皮他把腰帶往外面鬆了鬆,嘴裡打起個飽嗝。

一股糖蒜的味道從韓志鵬的嘴裡傳來,張六斤站在他對面捂住鼻子說道:“你是吃了多少糖蒜,嘴裡都是糖蒜的味道,太難聞了。”

韓志鵬尷尬地笑了笑,他邀請張六斤去自己家裡做客被張六斤謝絕了。

“我來西安這麼長時間還沒去大雁塔和城牆上看看,我等會兒自己在周圍轉轉。”

韓志鵬笑著對張六斤說:“爛慫城牆有個錘子看頭,我屋就在城牆邊上住著,從小到大一抬頭就看見喔爛慫地方。”

張六斤和韓志鵬告別說下午宿舍見,等韓志鵬走後張六斤也離開了泡饃館,他一個人踱著步,欣賞著騾馬市的風景。

騾馬市街由五條巷子組成,從北向南依次是水車巷,肋子巷,馬王廟巷,戴家巷和惠家巷,從唐朝時期開始,這裡就是設有大型騾馬交易市場,後來逐漸形成街市,騾馬市街的名稱源得於此。

“三意社”在騾馬市有兩家秦腔戲園子,張六斤看到戲園子周圍有站著的、蹲著的,戲園門口的石獅子上還爬上去幾個小孩正伸著腦袋往戲臺上瞅著。

洋車行的苦哈哈還有前來販賣牲口的販子們對著戲臺上唱戲的演員拍手叫好,聲浪一陣高過一陣,好不熱鬧。

張六斤覺得西安人民對秦腔戲真的是發自內心的熱愛,寧可放下手頭的生意不做,也要圍在這裡聽戲。

他隨著人流緩慢前行,等出了騾馬市街口張六斤遠遠就瞧見了西安鐘樓,他想順便去鐘樓參觀一下。

“哎、哎,前面的看路些。”

張六斤聽見後面好像有人在對自己說話,還沒等到他轉身一輛腳踏車輪胎就撞到了張六斤的身上。

“你這人走路咋不看路,眼窩往哪瞟呢?”

張六斤今天外出沒有穿軍服,只是穿了件便裝,旁人從背後看還以為張六斤是個學生。

“不好意思,我剛沒聽見。”

張六斤想給對方說聲抱歉,可還沒等他開口說話,就被對方的相貌給震驚的說不出話來。

“你是?福林哥。”

張六斤差點喊出聲來,撞到自己的路人就是他苦苦尋找了很久的大哥張福林,他萬萬沒有想到居然會在這裡遇到了自己的大哥。

騎腳踏車的男人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他只是瞧著對面的人的確有些眼熟,可是想不起在哪兒見過。

這並不怪張福林沒有想起對面的人就是自己的弟弟張六斤,因為距離張福林上次回家和張六斤見面已經過去了差不多七年的時間,這七年裡張福林的樣貌基本沒有太大的變化,可是張六斤因為種種原因已經脫離了在老家時稚嫩的相貌,取而代之的是如今成熟穩重、眼神果敢堅強的張六斤。

張六斤眼圈發紅,他抑制不住自己激動的心情對張福林說道:“哥,我是六斤啊,你不認得我了麼?”

張福林在張六斤臉上又仔細端詳一番,這才問道:“你是我兄弟六斤?”

兄弟二人終於相認,兩個大男人都異常激動地都哭了起來。

騾馬市牲畜交易市場東邊有家名氣不小的毛家茶館,到這裡買賣騾馬的市民們不少人都是這個茶館的座上客。

張福林和張六斤在毛家茶館門口尋了處僻靜的地方,向夥計要了壺茶水,張六斤把家裡這幾年發生的事情跟張福林仔細講了一遍。

“我媽先走的,還沒入殮的時候達也跟著走了。”

張六斤抹了把眼淚繼續說道:“那段時間達跟我媽的身體都不好,醫館基本上不營業了,屋裡剩下的錢都給達跟媽辦了喪事。舵人剛下世沒多長時間,大媽找了過來,說老屋是當年大伯跟達一塊兒出錢買的,她要賣房子我不準,差點打到一塊兒。後來只給我跟小女還有摔娃留了間西廂房。我在洋縣稅務局幹了一年時間,後來又回城固賣水果跟柴火,實在過不下去了,我就把摔娃跟小女託付給別人,自己一個人來西安尋你。”

張福林聽著張六斤的描述,他對弟弟的遭遇感到十分同情。他拍拍張六斤的肩膀安慰弟弟一切都過去了。

“達沒的時候我託人給你捎信想讓你回來,沒想到信捎出半年多時間都沒有迴音,後來我找到李記錶行人家說你早都不在那裡幹了。”

張六斤又把自己到達西安後如何去的部隊跟張福林說了一遍,張福林沒想到自己不在家的這幾年竟然發生了這麼多事情,他能理解弟弟的不容易。

張福林說弟弟和他在家的時候長相已經大不相同,人長高了,也長壯了,腰板挺得很硬,有父親過去的風采。

“李記錶行的老闆不幹了,我跟你嫂子生活沒了著落,當時你嫂子快生老二女子,我得趕緊找份工作養家餬口。後來有個熟人介紹我到西安發電廠上班,所以你寄過來的信我不可能收到。”

張福林把自己在西安的情況也和張六斤詳細說了一遍。

“老大已經上中學,老二女子今年七歲上小學,你嫂子在家帶娃。”

張福林告訴弟弟,他在發電廠附近租了間房子,一家人就住在那裡,等張六斤後面有空時一定要去家裡坐坐。

“你嫂子手藝好,哥知道你愛吃咱陝南的燻肉,到時候你來了我讓你嫂子給你好好做些咱老家的飯。”

張六斤對大哥說他這一年時間都會呆在西安,等到有空的時候一定去看大哥和嫂子還有兩個孩子。

“哥你要是有空也回趟城固,畢竟達走了這麼多年,你回去給達上根香。”

張福林答應說等自己忙完這段時間,他一定帶著全家人回去給父母掃墓。

兄弟二人在茶館一直聊到了下午,張六斤看著手錶上的時間已經快到兩點鐘,他告訴大哥自己該回醫院報到了。

於是他們相互給對方留下自己的詳細地址,約好下次見面的時間。

“正所謂有心栽花花不開,無心插柳柳成蔭。”

張六斤回去的路上心情很是愉悅,今天意外地碰見大哥張福林,張六斤認為這是上天安排的巧合。另外他要感謝韓志鵬,如果不是他帶著自己出來誰知道何年何月才能與大哥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