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0章 墨脫〔2〕

【常年的地震讓岩石變得破碎,山體很不穩定,而身處在峽谷兩岸的山坡上,這裡又堆滿了古代河流產生的砂石

於是,在雨水的參與下,經常發生滑坡和崩塌等災害

輕則有落石威脅過往車輛,重則整體掩埋或毀壞公路

這就成了修建墨脫公路時所面臨的第一重考驗。】

(這視角去觀看確實很美)

(聽說墨脫要建水利工程了)

(臥槽)

失去植物遮蓋的石土,被雨水沖刷出來淺褐色的砂石,路面斷裂的樹木,正從山坡滾落的山石都表明了,這裡的情況和天幕中男人所說的一模一樣。

是個十分危險的地方。

有人問道:“那那裡面的人不就被困住,出不來了?”

“你笨啊,後世人之前不是都說了嗎,他們修路了。”

本來被徵調出去修路就危險,那地方還經常落石,豈不是更危險?

就為了一個小地方,值得嗎?

那人想問,但看著身邊人不善的面孔,飛快的將話嚥了回去。

【為了降低地質災害風險和保障道路通暢,人們在墨脫公路沿線採用了大量的邊坡防護措施和地質災害防治措施

例如拉阻攔網,構建擋石牆,堆砌鋼筋石籠,防止石塊落入地面

還在路邊的不穩定斜坡上釘入錨杆或者預應力錨索

從而起到加固山體的作用

但即便如此

公路仍常常遭到破壞

人們只能依靠不間斷的重建和維護艱難的保障通行。】

(為什麼不搬遷?)

(說搬遷的那個人你別走!!!墨脫守著的是藏南的邊境線!)

(修不進去也要修,不然就被別人拿走了。)

看到評論,這時古人們都明白了為什麼後世人要用五十多年的時間在那樣危險的情況下去修路了。

邊境。

這是絕對不能退讓不能放棄的地方,就算再危險,再艱難也要駐守的地方。

岳飛看著近在咫尺的開封,握緊了手中的金牌。

他們離汴京只剩四十華里了。

偏偏…偏偏官家此時召回!

他們若是現在回去,便是前功盡棄!

不能回!

後世人可以為了邊境耗費五十多年去修一條路,今日他岳飛也可以壓下金牌。

先寫一封奏摺送回京,向官家表明情況,等打完仗,他自會回去請罪!

【除此之外,印度洋暖溼氣流一路北進,迎頭撞上喜馬拉雅,崗日嘎步等山脈後,水氣抬升冷凝為雨雪

使藏南成為西藏最溼潤的地域

不僅山頂時常雪花紛飛,山谷裡也常暴雨如注。】

(這成本真是太高了)

(迎風坡,降雨巨大的區域)

(這用來上地理課可太直觀了)

是很直觀,抬高的高於其他地方的山體,很清楚的表達了墨脫所處的地形。

在得知墨脫處於邊境地帶的古人,開始對著那片不屬於後世人的土地蠢蠢欲動。

那邊的土地看著平坦許多,又沒有多少山。

看起來是個不錯的地方,適合種植。

【冰雪的考驗】

【我身後這座高聳的大山,叫做嘎隆拉雪山

它屬於崗日嘎步山脈的西段,平均海拔為4800米

每當冬季來臨的時候,都會被厚厚的白雪所覆蓋,墨脫公路的前半段,就位於這座雪山的南北兩側

以及我身前的嘎隆曲峽谷

由於山高坡陡,降雪集中,這一路段的冰雪災害十分常見,集中了墨脫公路全段12處,危險性較強的雪崩災害點

當雪崩發生時,成百上千噸重的積雪高速傾瀉而下,沖毀森林,擊碎岩石,掩埋公路,車輛和行人

而雪崩最頻繁的地方,莫過於嘎隆拉雪山本身】

(為什麼不修機場?)

(先不說修機場的條件和飛行機長的高要求,修機場首先會使當地人的出行成本非常高且不方便,另外國防也需要地面交通)

(無限風光在險峰。)

國防,軍隊,邊境。

明明是一個講地方道路工程和風景的影片,但畫面上方卻永遠都會關於國防,軍隊,邊境的評論飄過。

後世人對軍隊真的很看重,處處都能想到軍隊。

“看看後世人,再看看前朝的那群大臣們!”劉徹甩手背在身後。

顯然是被親和派的大臣又給氣到了。

沒有人回話,衛青安靜的站於帷幕旁,隨時準備收拾可能會被皇帝推翻在地的竹簡。

他知道,此時皇帝需要的不是回答,而是傾聽。

——————

墨脫細節可能比較長,放在明後兩天內搞定,後天墨脫結束再接一個讀者點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