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一個關於老書的說明和一本好書安利

在開始寫《御前心理師》之後,我發現有一些讀者從新書摸去了我的老書,感覺非常不好意思,有種黑歷史被翻的感覺(捂臉

非常非常感謝每一位追過去訂閱的書友。

但也非常非常抱歉,我那本書寫崩了,大概是在中期崩的。所以,抱著書荒想找故事看的讀者,不用去翻我的老書啦,怕大家看著看著會覺得失望昂。

那畢竟是我第一次寫書,實在是太稚嫩了。

筆力有限,想表達的東西又太多,以及我那時候甚至連大綱都沒有準備……於是寫好了開頭和結尾,中間就開始放飛,以至於最早準備下的結尾,到最後甚至沒有用上。

這大概就叫牛皮吹得太大了,圓不回來吧。

_(:3∠)_

最近我在追一本男頻的科幻,叫《明日未臨》,作者字裡行間有一點江南的影子,劇情又非常好看,加上作者又是個斷章狂魔,所以每天評論區裡一堆讀者被吊胃口吊得嗷嗷叫。

在一口氣讀完了現有的更新之後,我也順藤摸瓜地去看了他的老作品。

然後我就看到了這個作者的第一本書《夏殿青葛石》。

在第一次看到這個書名的時候,我是黑人問號的。

因為這個長得有點像俳句的書名,顯然沒有帶任何資訊量,除了封面一個可愛的蘿莉在對著你笑,你根本提煉不出任何資訊這本書什麼題材?講的什麼故事?金手指爽點是啥方向的?

啥都沒有,只有一股文青的氣息撲面而來。

當然,這本書的資料也是極其撲街的。

我心裡嘆了一口氣,嗨,看來大家第一本書都這樣,都寫得爛七八糟的。

如果是在往常,我可能根本不會點進這樣的一本書,但是我隨即發現這本書,竟然寫了兩百萬字。

我自己在寫《嫡女掌印》的時候,中後期基本上全域性單機。劇情寫的差,導致沒有讀者能繼續讀下去,沒有讀者鼓勵和互動,導致寫作心態低落,進而使得劇情寫得更差……所以原定大約一百二十多萬字的作品,我寫了六十萬字就草草結束了。

那種一個人單機敲鍵盤的挫敗感,我作為一個作者,太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六十萬字尚且如此,兩百萬,這個作者是怎麼挺過來呢?

所以我點進去看了。

然後,在這本書的作品相關裡,我看到了一篇隨筆,叫《關於書名二三事》。

這篇隨筆並不長,講述了這本書的幾次更名和作者的一些思考。

也就是在看完這篇隨筆之後,我甚至還沒有看正文,就全訂了這個作者所有的書,然後去領了他的神光。

因為,這本《夏殿青葛石》,這個作者寫了三遍,甚至直到現在,第五卷他還在推翻重寫。

這太不容易了。

以一個作者的親身體驗,我覺得每個新人的第一本書,大概都會因為技巧不足,而遇上這樣或那樣的問題,導致寫出來的東西目不忍視。

但是,但是。

也許正是因為技巧不足,所以極偶爾的,作品中會展現出一些屬於新人的靈氣。

那是沒有被規則束縛,非常天馬行空和任性的東西。

它可能佶屈聱牙,對讀者非常不友好,但是作為腦洞,它清新脫俗,沾帶著創作者的生命力和一種蓬勃的文學美感。

《嫡女掌印》作為我的第一本書,對我而言其實也是這樣的一個存在。在那個故事裡,有很多片段,我在構思的時候也為之落淚,有些畫面,光是想象就已經讓我心潮澎湃。

但……當它們落在紙面上的時候,已經全然不是我腦海中的樣子。

它們枯燥,單薄,沒有邏輯。

我常常覺得對不起那個故事,它跑到我腦子裡的時候是那麼精彩,結果我寫出來的時候,又這麼零散難看。

但我已經不算年輕了,我很難做到像這個作者一樣,回過頭去,耐心地伏案,像一個匠人一樣把自己的作品一點一點地打磨完美。

我必須加快腳步往前走,去做新的嘗試。

但像“一本書重寫三遍”這種近乎固執的做法,依然非常打動我。

《明日未臨》裡,已經沒有多少《夏殿青葛石》裡那種稚嫩的靈氣了。

但也因為這樣,《明日未臨》好看得不像話。

我想在這裡向大家安利這本書,不僅僅是作為一個讀者,也是作為一個作者。

如果一個作者,把自己的小說視為作品,能夠熬過無人支援的單機,甘願獨自咀嚼寫作裡的孤獨,一遍一遍地打磨自己的敘事技巧,那他為什麼不火呢?

如果生活也是一個小說家,那劇情推進到這裡,就應該苦盡甘來了。

《明日未臨》5月24號上架,如果你看到了這裡,也希望能一起去支援一下昂(w)

看到有這樣的作者存在,本身就是一種激勵呢。

希望我也能夠這樣一步一步往前。

也謝謝各位的陪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