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90章 朱祁鎮(2)

【但一切的前提都是能集權,朱祁鎮打算怎麼做呢

若要在正統初年的政治格局中找到一股完全聽命於皇帝的力量,可能就只剩宦官了

其中典範當屬王振

此人少年入宮,在宮中接受啟蒙教育,一直表現得“小心謹慎”,受到此前兩任皇帝任,命他“侍太子講讀”

這給了王振“夙夜在側,寢食弗違,保衛調護,克盡乃心”的機會

對於幼年登基的朱祁鎮來說,朝臣都是聽奶奶指揮的老頭子,唯有王振和他“亦師亦友”

這份寵信恰恰是王振日後攫取權力的政治資本和最大倚仗

其實早在朱祁鎮即位後八個月,王老師就升任司禮監掌印

在明朝,內閣,司禮監是兩大最高輔政機構

內閣奏議需經皇帝批紅,方能實行,但文書除“御筆批數本外,皆眾太監分批”,所以司視監常作為皇帝代言人“口含天憲,手握王權”

在朱祁鎮繼位之初,由於“三楊”內閣受到太皇太后信用,司禮監反遭冷落

但發現皇帝不肯上課反而更喜歡騎射,他明白自己的機會來了

在皇帝的默許下,“招權納賄,諸大臣自士奇以下,皆依違莫能制”

一年多後他就放了個大招

正統元年十二月,他趁著兵部尚書王驥和兵部待郎鄺埜“議邊事,五日未奏”攛掇皇帝發難

史載:振教上招驥,面責之曰“卿等欺朕年幼耶?”,即日執驥並埜下之獄

遭受皇帝鐵拳的王驥立刻變得乖巧,從此唯朱祁鎮,王振之命是從

這場小勝讓王振變本加厲,他於翌年向“三楊”內閣發起試探,找茬奚落楊士奇

《明史紀事本未》載,此次挑釁激怒了太皇太后,她下令鞭撻王振,隨後“加刃振頸”警告他“再爾,必殺無赦”

乍著之下王振輸了,但實際上朱祁鎮贏了,他敏銳地探測到當前朝局主導者們的底線,只敢動王振,不敢動自己

你們不是伊尹不是霍光,甚至連做富弼的膽子都沒有,朕才是天下的主人

所以正統三年王振捲土重來,七月他接連找茬,把禮部尚書胡濙,戶部尚書劉中敷,侍郎吳璽,刑部尚書魏源,侍郎何文淵等下獄,給皇帝創造了“六部尚書,朕不得不罷免三位”的名場面

自此“諸臣阿順幼主,為身後計,故而隱忍保全”,這一事件的影響持續了七年

直到正統十年仍舊“六部侍郎多缺”

王振更是先後羅織證據,參奏楊榮不廉,楊土奇縱子行兇,屢屢敲打下“三楊”逐漸式微

四年後,太皇太后辭世,“三楊”或卒或老英國公張輔不預國事,其餘官員對王振“無大小皆望風拜跪,舉朝以父翁稱”

上一個有這地位的還是唐朝大宦官李輔國

在皇帝的寵信下,王振又安排他侄子王山,王林進入錦衣衛系統,打造了誣陷,捉拿,刑罰“一條龍服務”

如此滔天權勢為將來的噩夢埋下了第四個伏筆。】

(狐朋狗友)

(朱棣知道了得氣活過來)

(朱祁鎮有點腦子,但……)

“有沒有腦子!給太監如此大的權利!”

如果不是朱標擱在兩人中間,恐怕朱元璋早就打過去了。

被自己寶貝太子攔著的朱元璋,打不著朱棣,就一個勁兒的指著他的鼻子罵,反正用來罵朱祁鎮的全部罵到了朱棣身上。

誰讓朱棣是他的祖宗。

朱棣苦哈哈的聽著朱元璋的怒罵,他應該去叫母親的,若母親在這裡,母親肯定要是攔著父皇的。

朱標接受到朱棣的哀求之意,搖搖頭,已經打不著你了,就讓父皇罵一罵吧。

再說他沒有跟著父皇一起罵,已經是很疼愛他這個弟弟了。

永樂年間,朱高熾不僅在捱罵,也已經在捱打了。

三兄弟挨著打又不敢躲,也就捱罵的時候敢小聲bb兩句,還不敢太大聲了。

唯一一個沒有捱打的就是朱瞻基了,但也僅僅是沒有捱打,罵也是一起挨的。

“太子,你給朕減肥!”朱棣將棍子扔在朱高熾身前,“朕看就是你這身肥肉太多了,才拖壞了身體,正好這段時間朕親自盯著你減!”

朱高熾抬頭,“啊?”

朱瞻基跪在朱高熾旁邊,盯著棍子,目光沉沉不知想些什麼。

【至此朱祁鎮透過王振強化了權力,那麼其結果有像李治那樣正面落實到治國理政上嗎

客觀地說並非毫無成效,“武德充沛”的朱祁鎮在正統年間確定贏了幾次

比如正統三年韃靼阿臺汗侵猶大明邊境,朱祁鎮派出已經被收拾得很聽話的王驥,督軍出塞,麾下宿將蔣貴以輕騎數千高速突出,偷襲阿臺汗軍營一舉破敵,此後蔣貴連續追擊80裡斬首300餘,生擒韃靼左丞脫羅等百餘人

老韃靼可汗只帶了少數親信遁逃

連續的成功,讓朱祁鎮和王振覺得自己行了,他們很快把目光瞄向南方——麓川

這是位於雲南西部的土司政權,長期受大明招撫,羈縻

正統三年,土司首領思任發侵犯南疆,對此“三楊”內閣援引宣宗時舊例,主張敕文撫諭,但被關過一次監獄的兵部尚書王驥“揣知振意,力主用兵”

這本是一次就成功的戰役,但好大喜功的朱祁鎮和王振偏偏驅使明軍九年間三徵麓川,光看結果是不錯的

但前前後後“發兵五十萬,轉餉半天下………勞師費財”

明軍士兵“死亡大半,軍資爵賞,不可勝計”

一個直接結果是,正統十二年起浙,閩,贛等地先後發生農民起義

表明當初海晏河清的穩定局面已開始動盪,但朱祁鎮好像不在意,年方二十的青年皇帝對戰爭的沉重代價熟視無睹,他正摩拳擦掌憋著給大明的老對手蒙古人來一波大的

而連翻不計代價又小有所成的經驗也為後之變埋下了第五個伏筆

接下來這些伏筆將如何一一應驗,朱祁鎮又究竟犯了哪些錯誤,讓國家從內無權臣欺主外無強敵入寇的“夢幻開局”變成了兵臨帝都十面圍城的景象呢?】

(贏了,但也沒有完全贏)

(這不就是大炮打蚊子嗎,蚊子死了,炮也壞了)

(楊廣直呼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