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周老頭的秘密藏身處

雖然目前這處宅子看起來暫時安全,

但未來如何,

誰也無法預料。

世界上最安全的地方,

莫過於系統空間。

而且,

一旦物品進入系統空間,

就會處於一種永恆不變的狀態,

不會隨時間流逝而腐朽變質。

李平安絲毫不客氣,

凡是能看見的,

全都被他一股腦收入囊中,

絲毫不給周老頭留下半點。

更何況,

以周老頭現今的身體狀況,

能否有機會再次回到這個院子,

亦是未知之數。

清理完地下室之後,

李平安在院子裡又仔細檢視了一番。

在這座四合院的正房中,

還擺放著不少傢俱,

其中不乏在這個時代看似平常、但在日後卻可能價值不菲的物件。

儘管李平安對此類事物並不精通,

他還是走了一圈,

將感覺可能有價值的物品全部搬進了系統空間,

反正此刻他的系統空間足夠寬敞!

確認完畢後,

李平安站在牆角聆聽了一會兒,

確信附近無人,

這才躍出院牆。

李平安離開了那個小院,心頭對系統空間裡的寶物熱切期盼,但同時也對院中出現的異常情況疑竇叢生。

晚間,在救助站的工作告一段落後,李平安找到周老頭,向他反映了這樁怪事。

“有人進過那院子?”周老頭聽聞後也是一臉困惑,“還進了房間,卻不是走正門進去的?莫非是蟊賊不成?”

對於這個謎團,兩人一時都捉摸不透。慶幸的是,屋內的東西並未被發現。

……

當夜幕降臨,李平安再次回到了南鑼鼓巷的四合院。這次他刻意保持低調,畢竟連續幾次的豐盛晚餐已引起院內其他人的注意,而目前他又沒有穩定工作,不想引來不必要的麻煩。

儘管如此,今天的晚餐依舊少不了肉食,只不過這次他選擇從外面買回了五斤滷牛肉和一些饅頭。在得到系統饋贈的好物之後,這點開銷對他而言實在微不足道。

然而,就在李平安準備享用晚餐之際,門外又傳來了腳步聲,並且直奔他的屋子而來。這讓李平安有些無奈,難道這些人還沒死心?

為了避免無謂的糾纏,李平安將食物藏入系統空間後,才開啟了房門。

出現在門口的,竟然會是何大清,這讓李平安頗感意外。何大清沒有直接進來,而是站在門口掃視了一下屋內,然後問道:“平安,還沒吃飯吧?我那邊已經做好了,要不到我那兒吃點?”

李平安心中起疑,婉拒道:“何師傅,不用麻煩了。”同時試探性地問:“您來找我,是有何事嗎?”

見李平安拒絕,何大清並未表現出失望,反而走進屋裡,提出了一個建議:“平安你剛來京城不久,應該還沒有找到工作吧?如果不嫌棄的話,可以去紅星機械廠的後廚試試看,一開始可能是幫廚,不過只要你有能力,進步快,用不了多久就能上灶掌勺。”

李平安一聽就明白了何大清的意圖。昨日自己做的東坡肉,雖然其他人可能只覺美味,但以何大清的廚藝,恐怕能看出其中門道。他此舉名義上是給自己介紹工作,實則是想拉攏自己,為自己謀取好處。相比易忠海,何大清的做法確實顯得更為高明。

李平安微微一笑,回應道:“謝謝何師傅的好意,幫廚這份差事就不必了。您的心意我領了,如果您沒別的事,我還得準備晚飯呢。”

何大清聞言一愣,既然對方已拒絕,他也只好作罷,退出了李平安的住處。回去的路上,他還在納悶:按常理說,這樣的機會對於剛從農村進城的年輕人來說,本應不會輕易放過才是,都想盡快在城市立足。

另一邊,易忠海看到何大清從李平安家出來,隨口問道:“老何,去找李平安了?”何大清不動聲色地應付過去,以免暴露自己的真實目的。

前院,李平安吃過晚飯後,取出白天在周老頭地下室獲得的拳譜,開始專心研讀起來。他知道貪多嚼不爛的道理,因此首先選擇了形意拳筆記進行鑽研,裡面記載著周老頭多年修煉形意拳的心得體會,以及與他人交流的經驗心得,對於李平安來說,這無疑是一份珍貴的資料。

【叮咚,國術熟練度+1!】

【叮咚,國術熟練度+2!】

【……】

李平安這才意識到,原來提升國術熟練度並不僅僅需要親身實踐,透過閱讀學習也能有所增長。

看來,透過閱讀書籍來汲取知識,同樣能夠領悟技能。李平安心中有了這樣的認識後,便下定決心,以後要頻繁造訪圖書館,尋找知識的寶藏。既然讀書可以提升自我,那他必定要把握機會,努力提升各方面的能力。

鑽研了一整晚,他對形意拳的理解愈發深刻且系統化,同時,國術的熟練度也增長了五百多點。次日清晨,李平安如常早早起身,跑步來到救助站,在路上順便活動了一下筋骨。在救助站完成早間的鍛鍊後,他對形意拳的領悟已至暗勁層次,與之前相比大有不同。

早餐過後,李平安找到王芸請假,沒有細說緣由。王芸誤以為李平安是急於去見陳雪茹,臨別時還打趣讓他好好表現。面對王姐意味深長的眼神,李平安心知她誤會了,但他並未解釋。

離開救助站後,李平安徑直走向紅星機械廠。抵達門口時,被保衛科的人攔了下來。他拿出介紹信,陳述道:“我伯父是原廠工人李義林,今天來找婁廠長,商量一下關於我伯父的事情。”

彼時的紅星機械廠尚未擴張,全廠僅三四千人左右。李義林因病去世的訊息,廠裡上下基本都知曉。此刻看到李義林家的人前來,保衛科人員仔細審視了李平安一番,又看了看他的介紹信,隨後說:“行,你跟我進來吧。希望你不是來鬧事的,否則我們可不會客氣。”他們之所以如此謹慎,是因為去年曾有一名姓賈的工人因病去世,其家屬不滿撫卹金數額,跑到廠裡大鬧一場,令廠方十分被動。

跟隨保衛科人員進入廠長室,李平安在外面等候片刻,待保衛科人員進去通報完畢後,邀請他一同進去。見到婁振華——也就是婁曉娥的父親——李平安發現此時的婁振華正值壯年,風華正茂,與電視劇中落魄的形象截然不同。

婁振華對李平安的出現略感驚訝,沒想到李義林竟有一個如此俊朗的侄子。“你是李平安同志吧?”他主動打招呼,“我是婁振華。對於令伯父的不幸離世,我們也感到非常痛惜……”

然而,李平安此行並非為鬧事而來,而是為了取回李義林遺留之物。他面色平靜地回應道:“婁廠長,謝謝你的關心。的確是我大伯命運多舛,本應在新社會沐浴陽光,卻遭遇這般不幸。我今天來,主要是想拿回我大伯的一些遺物。”

聽聞此言,婁振華稍顯放鬆,取出一個檔案袋,解釋道:“你大伯生前技術精湛,月薪不菲,但因身體狀況欠佳,醫療費用開支不少。所幸這些年他積攢下來的錢,總計一千五百多萬。在他病危之際,特意囑咐將工資交由廠裡轉交給你。另外,鑑於李義林同志在我們廠工作多年,我們廠方決定發放一定的撫卹金,並將其與工資相加,總共湊足兩千萬作為補償,你看這樣如何?”

整個過程中,婁振華一直在留意李平安的表情變化,而李平安始終保持著沉穩的態度。他明白大伯為何選擇讓廠裡代為保管工資,而非四合院裡的那些親戚,顯然是看透了他們的品性,怕自己難以從他們手中拿到這筆錢。李平安點頭答應:“就這樣吧,按婁廠長說的辦。”

順利拿到兩千萬款項並簽完字後,李平安並無久留之意,準備離開機械廠。至於頂替崗位的事宜,他自有考量。

兩人均未提及此事。

這是私營的私營工廠,並非國營,更不是鐵飯碗單位。

如今,也不存在工人頂替崗位的說法。

賈家的賈東旭能夠頂崗,

這種情況,

實屬特例。

一方面是因為賈張氏親自到廠裡鬧騰,另一方面又有易忠海這位技術骨幹從中斡旋,這才讓賈東旭得以進廠頂替崗位。

婁振華對李平安不甚瞭解,

自然不會主動提及這個事情。

走出廠長室大門,李平安微微一嘆。

儘管自己是穿越而來,但即便是前身,也只是小時候與大伯有過一面之緣,完全沒留下深刻印象。

此刻,

他不僅接收了大伯的房子,

還剛剛接受了兩千萬鉅款。

“大伯真是個好人啊!”

李平安感慨之餘,準備離開。

然而在車間門口,恰好碰見從車間走出來的易忠海。

看見李平安,

易忠海不禁愣住,

問道:

“平安,你怎麼來廠裡了?”

“也是,你大伯走得突然,確實和廠裡還有些事務需要交接。”

看到李平安手中拿著的檔案袋,

易忠海眼神中閃過一絲異樣,

說:

“你這是……”

“已經把事情都處理完了嗎?”

“你大伯的東西,你都核對清楚了嗎?”

“畢竟你對大伯的情況不太瞭解。”

“要不我幫你一起核對一下?”

李平安並不想搭理易忠海這個老謀深算之人,

拿著檔案袋,

擺擺手對易忠海說:

“不必了,我自己可以處理。”

“都是一些瑣碎小事,就是關於我大伯的一些遺留物品。”

“你忙你的吧,我先走了!”

話音落下,

李平安轉身離去。

身後,易忠海皺起了眉頭。

他幾乎可以肯定,李平安手中的檔案袋內裝著的肯定是錢!

要知道,李義林作為資深技術工人,工資水平一直不低,即便這些年常去醫院,也應該積攢下不少積蓄。

當初在李義林剛去世時,

院子裡幾個年長的人曾商量過,

一起去李家檢視,

以防李義林藏匿的錢財被老鼠咬壞或是被人偷竊。

當時大家搜尋了一番,並未發現現金,

便猜測李義林可能將錢存放在了廠裡。

這讓易忠海心中頗為不滿,

認為李義林此舉是對院子裡人的不信任。

作為一個喜歡道德綁架的人,

他認為有必要經常給院裡人灌輸團結思想,

把四合院打造成一個封閉的大家庭,

這樣一來,一旦他成為管事之人,

就能在院子裡說一不二。

不過現在李平安對他有所防備,易忠海一時之間也找不到下手的機會。

看來,

不能直接從李平安身上找突破口。

想到此處,

易忠海徑直走向了廠裡的財務室。

經過一段時間,

易忠海面色沉重地從財務室出來,

自言自語道:

“竟然有兩千萬!”

“沒想到李義林這些年竟積累了這麼多存款,也不知道廠裡這次給了多少撫卹金。”

“這筆錢,不能讓他輕易得手。”

“要想辦法給他製造點麻煩。”

“讓他在院子裡孤立無援,我才好拉攏人心。”

此時的李平安還不知曉,

易忠海又打起了自己的主意,計劃給自己製造麻煩。

離開了紅星機械廠,

李平安並未返回救助站,而是決定去陳雪茹的店裡取衣服。

繞了個彎,

趁無人注意時,他迅速將檔案袋放入系統空間內。

如今,

李平安終於有了經濟保障,

除了剛繼承的兩千萬遺產,

再加上週老頭那裡得到的一個億——雖然那筆錢燙手,

但大伯留給自己的這兩千萬,無疑沒有任何問題。

短期內,

李平安無需擔心這些錢財來源的問題,只是周老頭的那筆錢還需清洗一番。

悠哉悠哉地,

他來到了前門大街上的陳記布莊,

邁步走入店中,

只見店內擺放著一排排櫃檯,布料整齊地陳列在櫃檯後架上。

店裡共有兩位姑娘負責接待,

見到李平安進來,她們都感到有些驚訝,

因為在那個年代,選購布料做衣服多為女性之事,

像李平安這樣年輕且俊俏的男性顧客實屬罕見。

正當其他顧客紛紛將目光投向李平安時,

他從容不迫地開口詢問:

“陳老闆在嗎?”

“我和她約好了,過來拿衣服。”

兩位店員還未及回應,

陳雪茹已然從店內走出,

一眼看見李平安,頓時眼睛一亮,

揮手招呼道:

“平安,你來了。”

“這裡不方便多講,你進我辦公室來細說吧!”

言畢,

李平安被陳雪茹引領入內。

平日無事時,陳雪茹常在店內後室處理事務,遇到熟識的老顧客上門,她也會親自出來接待。

領著李平安進來後,陳雪茹並未急於取出衣物。

而是先烹上一壺茶。

與李平安漫談起來。

李平安見時辰尚早,離做午飯還有一段時間,便隨性地與之交談。

他雖是隨意而談,但言語間流露的資訊,

卻讓陳雪茹的眼神逐漸亮了起來。

畢竟,

她是出身於資本家家庭的千金小姐,

自小在家耳濡目染,

見識過各種各樣的人和事。

雖然不能說是無所不知,

但也絕對是個見多識廣的女子。

一番交談下來,陳雪茹發現這個李平安宛如一本讀不完的書,

對各類知識的涉獵之廣令人驚訝。

甚至於布料、紡織印染工藝、世界流行服飾這些較為冷門的領域,

他也都能說出個頭頭是道來。

倘若只是胡亂吹噓,

陳雪茹或許不會如此驚訝。

然而李平安所提及的諸多內容,

很多都是陳雪茹有所瞭解的專業知識,

她能準確判斷出李平安所述之事的真實性。

有些問題,

更是經由李平安深入淺出的剖析之後,

她才豁然開朗。

不知不覺中,

陳雪茹的心態再度轉變,

對話時的語氣也愈發恭敬起來。

聊了一陣後,陳雪茹察覺到李平安的見識實在非同一般,

對生意的理解也非常獨到,

這才意識到已過去了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