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師侄。”
冷龍真君露出現在的面目。
與先前分開時,其實並無太大的變化,一樣的冷冽表情,一樣的中年道人打扮,只是周遭有一層無形寒意散出,凍得人直打顫。
孫平強忍著寒意,詢問說:“師叔可是換了人?”
冷龍搖頭:“我還是我,天淵海的冷龍!”
“師叔?”孫平試著與冷龍問好。
對面的冷龍拂了拂手,說:“不必如此,我也想過與諸位道君言明情況,只是如今身不由己,縱是連這中部地域,我也寸步不得遠離。”
“那冷龍師叔如今是甚狀況?”孫平又問一聲。
“地縛靈!一種類似於地靈的存在。”
冷龍開口回答。
孫平若有所思:“那便是如那頭玉蛟龍一般的存在?修士也可以作繭自縛?”
冷龍真君的問題其實很簡單。
對於大堯諸宗的修士來講,他們只在於冷龍真君本質上是誰?或者說他會不會投靠大堯諸宗。
人的定義很複雜。
比如孫平活了三世,但他本質上還是那個自藍星穿越而來的孫平,哪怕前世活了千年,這一世修行到了元嬰境界,孫平更願意承認的身份還是自己的第一世。
藍星孫平。
但是對於天淵海來講。
藍星是什麼地方,他們並不關心。
只要孫平能夠心向天淵海利益,那便會將孫平當做一個尋常的覺醒了宿慧的普通弟子。
冷龍真君的情況同樣如此。
興許他確實存在意識分裂或者類似奪舍的情況,但只要他願意投靠大堯諸宗,那麼身份跟腳反倒成了微不足道的小事。
“冷龍師叔。”
“諸位道君差我來問你,可還願意作我大堯底下的諸宗弟子,抑或是乾脆便成了大商世界的大巫。”
孫平也不遮掩,開門見山說出來意。
冷龍真君一愣,旋即露出痛苦神色,渾身氣息凜然一振,變得愈發冷冽。
“我,大商諸巫之首,原罪執掌,戴罪之人,巫王吉爾丹……”
“……&……&(%)”
“師叔。”孫平開口提醒,心中不免有些驚懼。
在他眼前的冷龍真君像是發癲一樣,嘰裡咕嚕說著一大串似是而非的言語。
“師叔應是出了狀況。”
孫平心底頓生寒意。
不止如此,他整個人下意識地向後飛懸方寸,雙目抬起緊盯著冷龍真君。
冷龍真君揮動雙手,倏地又恢復了正常狀態。
“師侄不必如此,我還是我,只是不巧生了病。師侄也知道,大商多是奇詭之地,這等毛病確實不易根治。”
“是、是。”孫平連連點頭,“師叔無恙。”
“先前師侄的提議,不知師叔考慮得如何?”
冷龍真君板著臉:“師侄說的事情,可以商榷,只是你也清楚我如今身患頑症,並非是想與不想之事,而是能與不能之事。”
“現在的我自然可以爽快答應你的事,但日後如何情況,卻不是我現在所能猜測之事。”
孫平連忙勸導:“師叔答應便好,諸位師叔差我做事,我所做之事也不過在道君與師叔之間搭建一座橋樑,至於日後事情,也並非師侄一個元嬰小修可以橫加干涉之事。”
孫平霎時看見了希望。
自然得要好言好語先將冷龍真君拉攏住。
其實就孫平現在觀察,冷龍的本性其實還佔據著主導地位,這也是為何他能與孫平平靜交談的緣故。
“不過……”孫平仔細想道:“冷龍師叔的狀況不可以保證,我還是早些脫身為好。”
他朝著對方齊身一拜,求問說:“師侄得了師叔答覆,諸道君前輩尚在湖心島等候,不知可否先退一步。”
“哈哈——”冷龍大笑,“天目大巫且先回來。”
他看向虛空之處。
半空中一個半截身子的獨眼怪人懸身而現。
“此為天目,是我大商巫祝之中專司監察之輩,先前天目便在湖心島觀測,如今倒是正逢其時。”
冷龍真君暢然介紹。
孫平一愣,他心裡卻是舒了口氣,他發現了那個一直跟在後面的小尾巴,赫然便是天目大巫其人。
冷龍繼續介紹說:“天目本就是修羅場中死去大巫之一,只是身姿單薄不得獨自抽身,方才寄身師侄身上,一併來了我這兒棲身。”
“嗯?”孫平身上寒毛陡立,暗道:“此物一直寄身在我身上?我竟只覺得他在遠處窺伺,難怪渾身都覺得不大自在。”
天目大巫身上支離破碎,半截身子底下猶有不少血絲飛懸。
孫平瞥了一眼天目大巫模樣。
當即扭頭飛離。
冷龍方才並未答應他的請求,但見其姿態,也不像是要阻攔的模樣,孫平自然得要把握機會,早些飛離這等是非之地。
別看此地的冷龍好說話。
實際上孫平從面見對方開始,心底便一直不停打鼓,害怕對方突然發難取走了自己的卿卿性命。
孫平不敢轉身去瞧冷龍兩人的表情。
而在原地。
冷龍再一次恢復了冷峻模樣。
陰沉著臉,質問道:“天目,那些異界修士,實力如何?”
天目大巫並不會開口說話,他只是咿咿呀呀照著先前冷龍真君一般,向著冷龍傳遞了一些訊息。
冷龍眯緊眼,自言自語說:“這具身子的記憶倒是不假,天外居然還有大天,我家大商身處危局卻尤不知多時,可笑那殷王,竟將我當做了對手!”
說罷,他從腰間取出一枚鏤空頭顱。
遠遠瞧去,赫然就是大商帝君留下的一尊不朽顱骨,卻被冷龍做成了一副頭骨杯。
……
孫平離了舊王宮方向,自是瘋狂支出真元,加快御空飛行的遁速。
很快。
大惡廟絕地又在眼前。
孫平沒有任何雜念,直接懸空飛過。
過了大惡廟,他也是當即取出虎符與固魂符察看一二。
入眼處,固魂符已經四碎,而虎符堅硬,只是裂成了兩半。
“這——”孫平有些意外,“我確實有所猜測,卻不想一切竟然發生在無言之間。”
他當即取出自家的傳訊符籙,傳訊雪河道君,說道:“雪河師叔,冷龍已經答應了合作,只是其人恐怕已非是原身!”
撤回符籙,他又趕緊御空飛行。
腳下真元形成一道氣旋,支撐著孫平快速回返湖心島。
“其實湖心島也不安全。”
孫平心裡橫生揣度:“但對於我來講,並無其他地方比得上湖心島!”
天目大巫能在湖心島存活這般久,顯然也是有著自己的手段,湖心島對於冷龍來說並不是秘密。
再一個,石圭幾人其實也有些託大。
他們聚集在島上多時,從未有過分毫修繕湖心島陣法的念頭,興許是孫平自己修為不到家,看不出其中的玄妙,但事實上他們確實無意修繕陣法。
時隔半月。
孫平再次返回了湖心島。
一進入湖心島範圍,孫平便由衷覺得心安。
“石圭、弄泉……八位道君戰力守候,想來湖心島應是無虞。”
作為大堯諸宗在大商的臨時大本營,孫平進入湖心島的剎那,便有人懸身接引,領著他又去了天諭殿內。
“孫平拜見諸位道君。”
孫平拱手問好。
正前方高坐的石圭帝君拂手,問道:“如何了?那冷龍果真如你傳訊一般,答應了我家的要求?”
孫平搖頭:“冷龍師叔只說是他答應了,但他身體裡似乎還有一個意識,它不答應,他答應也是做不得數的事情!”
“嗯。”石圭帝君點頭。
“你說的事情,我們已是知曉,此事會記你一功,到時候我等也會稟明上尊。”
他扭頭衝著雪河幾人,繼續說:“孫小友所說的事情,應該並非杜撰之言。大商世界承平萬載有餘,如今卻到了風雲變化的時候。”
“萬載之前,大商君臣左位,驅魔師代替巫祝登上了大商修行界的主流位置,釋修也取代了儒修,成了此界主導。”
“而現在,大商帝君身死,潛在的巫王很大可能就是出自我家弟子,這趟是機會,也是難以預測的風險!”
石圭帝君話一剛落。
枯符道君便上前直言:“火起知救活,山崩知彌石,冷龍斬殺商王,於此界內並無憂患可言,無需向著我等。”
“倒不如引釋修、儒修之眾,宣之以威,告之以實,待其危難之時,再談靠攏之事。”
“善!”石圭帝君拍手稱快:“枯符道友不愧是天符山高足,甚有乃祖之風!”
枯符不言,退於身後。
雪河道君同樣開口:“枯符道友所言有些道理。”
“只是我擔心巫王承繼了冷龍的記憶,知曉我家冷暖情況,不懷以恩,先懷以惡,屆時那般做法,反倒會使其積下仇怨。”
雪河道君的意思也很簡單。
巫王知道大堯的虛實,也知道大堯諸宗以往一貫的手段,並不會對大堯諸宗到時候的慷慨解囊,覺著是天大恩澤。
反倒會覺得大堯修士處心積慮圖謀他家天地。
“此事也確實需要商榷。”石圭帝君同樣認同雪河的說法,“大商世界的巫祝修行之法,甚至連我家諸位老祖也未曾參透詳略,其中必有蹊蹺之處。”
“我意派遣弟子回返大堯,將此事告之諸位上尊,由上尊裁決。”
“我等置於下界,小心行事,以保全自身為主。”
“帝君明鑑!”底下齊聲稱讚。
對於一眾道君而言,他們的立場其實和孫平大同小異,真要論起征服一界的大事。
相比於合體道祖、大乘仙人,他們幾個也算是小嘍嘍,比起孫平強不了多少。
而且,石圭帝君所言也並非虛妄,巫祝修行體系確實連大堯諸宗的老祖都無人徹底參透,算是一種較為神秘的東西。
孫平人在殿下,仔細聽著諸位道君下定主意。
當石圭帝君說完的時候,他也長舒了一口氣,暗道:“石圭前輩曉明大義,顯然是個長壽之人!”
不曉明大義的比如大商帝君,如今已是冢中枯骨。
修士的慫並非真慫,而是保全性命的從心,從石圭帝君以下,在場的所有人都明白,自己來到大商世界,接到的命令也只是稍稍攪動風雲。
而不是置之死地而後生。
在場所有的道君也多是閒暇時候,獨自來到大商,準備靠著巫毒之地完成自己的修行。
並非是公事。
能夠因為大商世界的變故,聽令調齊一處,便已是莫大尊重。
真要是捨生忘死,反倒不美。
“坐觀風雲起落,遙看煙雨浮漲,如此才是修士應有的修行生活。”
想罷,孫平也自覺撤到了一旁。
此時的天諭殿除了諸位道君,並無其他閒散人員在場,孫平退到廊柱一角,自覺當起了小透明。
殿上的諸位道君顯然也沒有在意孫平的舉動。
他們自顧自地商討起了其他細節地方,比如五蓮教的修士是否也要一塊召集過來,又比如如何引動儒修出手,如何將驅魔師引來與巫王火併。
事實上,這些事情根本不需要石圭等人操心。
……
殷都。
商王薨隕已是如今殷都的頭等大事。
慧光禪師甫一回到殷都,便下令處死所有王室的權貴,同時圈禁舊王留下的血脈。
而他本人則是入了佛音幻境,治療身上虛弱的傷勢。
佛音幻境確實是地藏菩薩降下的福祉,本身就能幫助大商的力士、驅魔師,來模擬各種巫毒之地的環境。
但事實上,此地也是驅魔師們聯絡界外菩薩的手段。
基於某些原因,大堯諸宗、釋修高層、儒修高層都沒辦法降臨大商世界,只能派遣底下弟子逐步滲透其中。
慧光禪師一入佛音幻境,便熟絡地走向了一處地方。
他臉色慘白,左袖空空,靠著右手勉強結下一道印記,恭敬言語:“弟子謝過大人搭救,願此世間早開空門,諸大商地域可為佛土。”
“免禮。”
地藏菩薩的聲音在小房間裡傳蕩,但並不見其本人現身。
遙遠天際之處。
地藏菩薩高坐蓮座之上,掌中一朵蓮花生有九十九瓣,正中蓮心之處,慧光禪師斷臂模樣若隱若現。
地藏菩薩呢喃落語:“濁惡眾生,乃諸佛所行境界,唯佛與佛方能究盡,非汝行之不利也。”
“勿要自責,存寬恕心,饒人亦要恕己!”
蓮心正中的慧光禪師霎時感激涕零,連連稱讚:“佛慈悲,我心汙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