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1章 十地連環聚靈大陣

祖師峰。

主事殿。

放眼望去,主事殿並無什麼特殊。

除了修建大殿的樑柱要比其他地方更為考究些許。

但實際上,孫平卻在這裡感受到了與別處截然不同的靈氣濃度,先前來時有雨禾運用陣法遮掩倒也沒察覺出什麼。

主事殿作為掌教修行、處理宗門事務的地方,自然有著羽化山最濃郁的靈氣環境。

洞府與洞府之間並不相同。

比如孫平修行的雲雨洞府就是一處簡單的三階靈脈,它靠著陣法牽引羽化山主靈脈的靈氣,也勉強達到了四階靈脈的程度,因而孫平習慣於在雲雨洞府修行。

其他幾脈修行的地方也大抵如此。

唯獨祖師峰上的主事殿直接勾連羽化山底下核心的四階靈脈,再配以一些聚靈法陣,甚至能夠接近五階靈脈的水平。

對於修士修行不可謂不重要。

不過靈脈雖好,但整個道場的修行文明都偏於簡陋,更高的靈脈他們反而發揮不出更大的優勢。

接近五階靈脈水平的主事殿,對於雨禾來講也只是一處靈氣更充裕的修行之地,因而在雨禾死後,其他幾脈的宗師也絲毫不見爭搶主事殿的修行資格。

但放在孫平手裡卻大不一樣。

越高階的靈脈不止意味著更充足的靈氣,它還對修士佈置的陣法有更高的容錯性。

比如一處二階靈脈,可能只能佈置一兩道聚靈法陣稍作加強。

但到了正常四階靈脈的程度,不止聚靈法陣可以多佈置十餘道,還能稍作精進佈置一些奇門異陣。

奇門異陣的傳承不說羽化山,便是更厲害些的玉龍觀裡也無一道。

孫平這裡倒是有,是一道偽三階陣法十地連環聚靈大陣。

為什麼喚作偽三階陣法?

偽字頗具考究。

越級佈置出的陣法便是偽陣,他們大多比起正常同階陣法差了幾分意思。

也只分成兩類,一類是精巧的小型陣法,這需要完備的同階佈陣理念配合低一階的陣法材料,一般多是高階陣法師炫技偷工減料所致。

孫平掌握的十地連環聚靈大陣屬於第二類,即巨型疊陣。

凡事雖不是事事如此,但量變大多能引發質變。

巨型法器一般比靈器更貴,巨型疊陣也是如此原理。

用量雖不精巧,但涉及的總值卻要超出高階靈陣一截,這就是孫平掌握的奇門異陣之法。

“主事殿原有三處聚靈陣,我只需要加固一二,再另外佈置七處聚靈陣,而後勾連起來形成陣路,十地連環聚靈大陣便算成了!”

孫平默默想道。

其實主事殿內原本的聚靈陣便也有些簡陋,不去加固根本不足以作為疊陣陣基。

邊想著,

孫平已經開始從儲物袋裡不停取出各類靈材。

這是個新儲物袋,原先那個被他藏在雲雨洞府內的某處隱秘角落,裡面東西裝得滿滿當當,孫平只將赤梟旗等幾件有用的物什取了出來放到了新儲物袋裡。

新的儲物袋也並非空空如也。

至少基礎的靈石孫平也存了幾十萬在裡頭備用,其餘符籙、丹藥也是夠用的量。

修築主事殿的大陣本就是造福羽化山的事情,孫平也不可能枉做好人,他又抽空去了一趟寶庫將所需的材料準備妥當。

孫平不可能倒貼靈石、靈材,為了羽化山千秋萬代貢獻一份自己的力量。

他覺得自己能為羽化山佈置上這一份大陣便已算是件大功德,沒收五脈的靈石費用更是德上加德!

完整的十地連環聚靈大陣不止有著十餘倍於聚靈陣的功效,更兼有一套抽取靈脈靈氣防護的運轉機制,但後者卻被孫平砍去了,倒也不是能力不夠。

而是沒有必要。

孫平從始至終都清楚在道場內自己只是個過客,天師道才是道場的主事人。

作客不能喧賓奪主,大陣也只該做好自己的本事,老老實實當做孫平往後數十年修行的洞府便好,無需忝作防護大陣,為日後埋下禍端。

少了防護機制,這等疊陣佈置起來自然簡易不少。

只數天功夫,大陣便是好了。

孫平前世修行不綴,資質、見聞上差了許多,卻在修真百藝上有些建樹。

那也算是實打實的二階陣法師,再加上孫平如今遠超前世的神識水平,配合疊陣之法搭建這門大陣時也算得心應手。

嗡嗡——

在孫平的操作下。

十地連環聚靈大陣開始有條不紊地開啟。

只一剎那周遭靈氣霎時濃郁了三四倍有餘,這還是孫平刻意收斂的情況。

此刻,孫平嘴角露出笑意,思忖道:“有這寶陣,看來我離著道場結丹更近了一步!”

結丹不止需要結金丹、合適功法,也與築基時一樣需要一處靈機氤氳的良地。

“止!”

孫平雙手再次結印,將這大陣停止運作。

此時的主事殿還未歸屬於孫平管轄,他可不願意平白便宜了其他幾脈的宗師。

“當務之急便是積累真氣,早些步入後期。”

孫平粗略算過,自己距離築基後期還差二三十年的積累,若是早些換處修行環境,這個過程能被縮減到十餘年。

相比於尋常出身的築基道人,那幾乎稱得上是神速。

但比起那些大宗世家子,這也並非什麼能拿出來炫耀的大事。

孫平現在六十餘歲。

真按照原先的路子,二十多年入後期,又二十多年築基圓滿,那他也就堪堪追上唐劈山、龔玥兒幾人的水平。

依著唐劈山露出的三言兩語,對方在天帝廟裡的定位便屬於勤修不綴的庶子,享受的也並非是最好的資源。

這說明大堯修真界能夠比過他們的天才仙苗大有人在!

所以孫平一刻也不敢懈怠,結丹之前的速度能快一步便要更快一步。

“積累真氣前,還需先將自己的法統確定,莫要讓這羽化山成了制約我修煉的累贅,而應是助我修行的寶地!”

孫平下意識眯了下眼。

現在的羽化山說不上孫平自傢俬有,而仍是羽化天師傳下千餘載道統的正經宗門。

他前任雲雨、龍雨二人身上都各自有天符山留下的手段底蘊,自然不在乎羽化山這點小貓小狗兩三隻的東西,但孫平卻不能像他們那般灑脫。

他只是散修出身,黑魂真人也只給了他一道緊急傳訊的符籙與幾冊玉簡而已。

散修不易。

所幸孫平現在已經上岸。

但入了大宗門楣,孫平也得多做些事情證明自己的價值,否則遲早被丟在一旁,空頂個大宗弟子的名頭,實際上修行的環境與待遇還不如那些個小宗門的核心弟子。

這一點孫平前世就深有體會,他不是沒有想過去哪家勢力當個客卿,只是實力太差,縱是當上客卿也只享受最基礎的俸祿,卻得時常被人打斷修行。

因而也就萌生了長期閉關的打算。

“嗯……”

孫平點點頭,似是認可自己心中萌生的主意。

旋即走出主事殿,遙望見整處羽化山山脈的模樣。

“七峰十二谷”!

祖師峰算是最高的那座靈峰,餘下丹、器二峰稍矮了五六十丈的高度。

丹、器二峰常年有宗師駐守。

一般是一峰兩宗師。

先前雨辰谷內未到的五脈宗師便是留守在丹、器二峰,二峰上皆有一座鑄鐵大爐,終年不熄需要宗師把握火候,而後不停煉製門下弟子需要的丹藥。

這是羽化山存在的根本。

丹峰上留守的是雷脈雷轅、小風一脈的荷風。

器峰上留守的是電脈的電壇、電圭兩名宗師。

再加上雨辰谷聚集的十三名宗師。

整個羽化山自玉龍江之役後,攏共便只有十七位宗師。

小小的羽化山不算大,但規矩也是頗多。

大雨一脈擔任掌教,大風一脈負責看守藏經閣,餘下三脈共掌丹、器二峰,底蘊最淺的小雨一脈則被排除在外。

“三、三、三、三、四!”

孫平嘴裡念道:“攏共十六人,倒也算是平均。”

風雨雷電四脈各有三名宗師,小風一脈則多了一位,再算上孫平冒充的雲雨宗師,整個羽化山十七名宗師之數便是如此。

“我若是要徹底掌握羽化山,最保險的便是在外再拉來十六名宗師之數。”

宗師在道場裡並非大白菜,以往沒有《羽化功》的時候,整個道場七宗之外誕生的散修宗師每隔五六年才會冒出來一兩個。

當然,現在有了《羽化功》。

這種野生宗師的出現會越來越頻繁,只是如今只侷限在寒翎府一地範圍,尚未擴散到整個天龍道場。

……

數千裡外。

玉龍觀主峰上,塵泥道人便急匆匆地向著一個枯槁老叟彙報情況。

“稟陀普師叔,寒翎府最近出了不少散修宗師,您看……”

枯槁老叟嘴角未動,腹語嗚咽道:“你先去抓個瞧瞧,事出反常必有妖,說不得便又是那玉蛟龍作怪!”

塵泥道人領了旨意,當即退了下來。

他雙目微動,心底卻是想起了孫平,他當即從腰間屍袋裡取出一具迷你小屍,隨意寫了一頁玉帛書信放在小屍身上。

旋即,迷你小屍便朝著羽化山方向快速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