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原看著滿眼擔憂的時寧:
“都過去了,小魏已經沒事。”
時寧:“……”
她是擔心魏亓舟嗎?
她是擔心他,擔心他這個當哥哥的為了她插手太多事,從而影響到他們時家三兄妹的以後!
可她不能說,她只能讓時原誤會她是在擔心魏亓舟。
魏亓舟感動極了:
“讓你擔心了,都是以前的事,你放心,沒事了,以後也不會有事。”
他當初去救鄭博林,的確是經過深思熟慮之後,還特意藉由別人的嘴,才找到他被關押的地方。
他自信,不會有人知道他是死過一次的人。
也不是他不想告訴組織他死過一次,可每當他想開口,他都有一種他會灰飛煙滅的預感。
他很珍惜再活過來的每一天。
因此,他將自己死過一次的事情徹底隱去,然後拼了命的殺敵立功。
他想盡快見到他想念的愛人,他想見到那個在他死後,他漂浮在她身邊卻只能眼睜睜看著她叫天天不應,最後慘死在鳳平村的愛人。
活過來後,他如願了。
抗戰勝利後的第一時間,他便求了到軍校學習的機會,又第一時間去鳳平村找她。
只一眼,他就認出那個匆忙著往村外走的女人是他朝思暮想的愛人,他想都沒想就拿出了自己珍藏了十多年的戒指向她求婚。
儘管那個時候他就已經察覺到她有什麼不一樣的地方。
只是他沒在意,他以為她跟他一樣,都是在壓抑他們十年未見的激動和想念。
直到,她拒絕了他的求婚。
“嗯,我知道了。”
時寧抬了抬眼皮,掃了一眼最近十分不對勁的魏亓舟。
魏亓舟無奈摸了摸鼻子。
“該!”
時原在一旁冷哼,轉頭又問時寧:
“你給你六哥回信了?”
時寧點頭:
“其他的不能放,我給寄了些花生豆類過去,都是從村裡換來的。”
時融給她寄來的那個包裹裡,除了給時原的一塊布料,其他全是給她和寶儀的東西。
像是布料,像是各類醫學書籍,像是奶粉糖類,全是她能用得上的。
她這邊條件有限,想回別的吧,又太常見,時融兩口子肯定不會缺,她想了又想,才去附近兩個村裡給換了十來斤花生和十來斤各類豆子。
也只有這些豆類的東西才經放,也是時寧覺得時融夫妻可能會比較稀罕的東西。
時原又酸了:
“怎麼沒見你對我這麼上心?”
老六隔著老遠,她就能跑兩個村子給換東西寄過去,到了他這裡,她就只給做套睡衣織件毛衣?
魏亓舟:“……”
原哥居然有臉當著他的面發酸,他都沒穿過時寧做的衣服!
時寧也是愣住。
直到看見魏亓舟一臉“我都沒有,我也想要”的表情,她才破功:
“呵呵!”
一個個的想的倒是挺美。
……
七月底,時寧種下的兩畝地玉米可以採收了。
家屬院差不多是全員出動,村裡人也來了不少,還有兩位後勤的同志全程在旁邊記錄,不過短短的十多分鐘,兩畝地的玉米便被扒了皮堆放在路邊。
黃燦燦的、成年女人小臂大的玉米棒子,顆顆飽滿的玉米粒,讓所有人都讚歎出聲。
村裡過來的幾位老農也倒吸一口涼氣:
他們種了一輩子的地,也沒種出這麼長,這麼大,顆粒這麼飽滿的玉米棒子呀!
後勤兩位記錄的同志更是手都在發抖:
這產量,比他們農場的產量還要高出一倍吧!
稱重、計數,最後算出兩畝地的產量總共是五千多斤。
注意,這是才扒了皮的溼棒子,還沒有脫粒沒有曬乾的。
但就算是這樣,依然震驚到所有人。
尤其是村裡的村民們,他們只掐指一算就得出結論:
時寧這兩畝地的玉米,畝產達到五百斤!
五百斤啊。
什麼概念?
比他們村裡人種的,產量至少高了一百斤往上。
五十斤的玉米麵就能讓一家三口吃上兩個月,高一百多斤的產量,就能多出半年的口糧!
有村民早已經按捺不住去刨時寧種的紅薯,結果就刨出來一堆紅薯。
要知道,時寧地裡的紅薯,種下去的時間滿打滿算還不到兩個月。
兩個月,一根紅薯藤的產量是五六個嬰兒拳頭大小的紅薯,接下來可還要繼續生長三個多月才會收穫。
那也就是說,到收穫的時候,那嬰兒大小的紅薯個頭至少還要再長大一倍。
嘶!
所有人都不淡定了。
“堆肥的效果這麼好嗎?”
有人發出疑問。
時寧也驚訝呢。
玉米是她看著成熟的,雖然跟別人家的確實有對比,但她自己的感覺並不強烈。
紅薯不一樣。
紅薯是一直埋在土裡,她還沒來得及去關注的東西,她是真不知道紅薯的產量也會這樣高。
“嫂子,還請你將堆肥的方法傳授。”
是後勤的兩位同志。
他們的反應快,立刻就收好紙筆走到時寧面前,十分鄭重的朝時寧敬禮。
時寧毫不猶豫的點頭:
“我一直都有做記錄,等會兒回去就把筆記給後勤送過去。”
好像已經不需要再驗證,也沒有人再質疑時寧的堆肥方法有沒有用,所有人都將期待的目光看向劉愛華那將將一畝的玉米地裡。
於是,十多分鐘後,劉愛華地裡的玉米產量也大致算出來了,跟時寧這邊的相差無幾。
這就進一步證明了時寧的堆肥法確實有用。
“我哩個娘嘞,我還是第一次種出這麼好的玉米棒子。”
劉愛華拍了拍胸口,不敢置信的眼神落在她地邊那一堆玉米棒子上舍不得挪開。
她咧著嘴笑得黃色的牙花子都出來了,靠近時寧在時寧的手臂上擰了一下:
“時寧啊,我不是做夢吧?”
時寧:“……”
是不是做夢,你倒是擰你自己呀!
時寧笑著伸手,在她胳膊上使勁擰了一下:
“疼不?”
“哎呦我哩個娘嘞,你輕點!”
她來回撫摸著被時寧擰疼的手臂,嘴角卻依然沒有耷下去過。
“哈哈……”
眾人歡天喜地,像是他們自己豐收了一樣,又從村裡推了板車驢車,或是挑了竹筐出來要幫時寧和劉愛華收穫的玉米送回去。
“把我的分開送,送後勤去,我們家人少,這麼多玉米我們家也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