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或者爭霸苦境宏圖霸業,問鼎天下、三宮六院七十二妃……
這個可以有,最後那個三宮六院……咳、咳咳,玉梁皇是說,爭霸可以有。
天下風雲出我輩,一入江湖歲月催。
皇圖霸業談笑中,不勝人生一場醉。
不不,不是這個,重來: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後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貌似還是不夠應景,但大概就是個意思了,如果說玉梁皇真有那啥玄乎的‘武道意向’。
那麼玉梁皇這種爭霸但種田,悄悄發展自身、然後驚豔所有人的模式,當是『內聖外王』。
就是你了,內聖外王……然後呢?
然後、玉梁皇就將問題(難題),推給了擎海潮與魔書。
擎海潮與魔書盡皆無語,武道極意還能假手於人,這樣借來的‘道’如何走得遠?
面對人推回之顧慮,玉梁皇完全不放在心上,對於武道極意這玩意,玉梁皇的‘武道’武學底線靈活得很。
內聖外王可行,反過來的外聖內王、同樣可以接受。
擎海潮與魔書齊齊嘆惜,他們總算明白,為何修行到了玉梁皇這地步,竟然就連初級的武者真意都不曾凝練。
修功不修神,向道、武道之心不誠、能得到武意加持才怪……不過有一說一,按玉梁皇的情況,也不是不能走‘模擬流’。
雖說繼承模擬他人之道,永遠也不可能超越繼承者,且基本斷絕自身之道途,但問題是玉梁皇根本就沒有且不需要這玩意啊。
那就……私人定製吧!
好在依擎海潮與魔書之能,為玉梁皇私人定製量身打造一條‘私人賽道’,根本不成問題。
那麼,最適合玉梁皇的‘武道方向’,是什麼呢?
擎海潮不由地想起了北海灣,在北海廣灣、御宇皇朝正在執行一種很新的政策。
如果說有什麼最能代表玉梁皇,那麼必定是北海廣灣上,正轟轟烈烈的『人道法網』。
只是對於人道法網,擎海潮尚有一疑問,以人為本、深植基層,人眾勝天、人定勝天,這只是治理手段。
於核心思想、核心理念而言,終歸是缺少真正的‘核心’、武道極意之核心!
擎海潮可以以人道法網為基,代為‘構建’武道極意,但武道極意之核心,卻必須由玉梁皇來確實。
若然就連核心思想、終極意志擴散都由他人代勞,那這不就成了擎海潮的道麼,特意根據人道法網所作私人定製不就成了白費心血。
面對擎海潮再一次推過來的問題,玉梁皇當即感覺到了熟悉,至於哪裡熟悉呢,此前、殷芊妘亦有過如此一說。
不過殷芊妘所問,只是因為‘一切最終解釋權,盡在御宇皇朝之主’,太過唯心、太過‘獨裁’。
所以在‘律令’方法,人道法網需要符合普世價值的核心。
而擎海潮所言之核心,更多是武道方面,但‘道理’是相通的,當下正好一併解決。
這些雖然曾是必修課,但考過之後,具體早就被忘得七七八八。
但其中的某些理論,哪怕是潛意識也好,終歸是受到了影響。
(為什麼素還真說玉不琢的‘道德觀’遠超常人,眼神清澈得完全像個界外之人,這就是原因。)
而這些加起來,就此成為玉梁皇‘三觀’的部分展現。
比如:物質和運動是不可分割的,沒有離開運動的物質,也沒有離開物質的運動。
玉梁皇乾脆就直接‘借鑑’了,也不管吖是不是符合當前社會的時勢與生產力。
(玉梁皇這也是沒辦法了,若是普通的世界,還可以整一出傳世經典,永不過時的‘橫渠四句’。
但可惜,霹靂自明朝之前、都是有歷史淵源的,文抄公這條路一開始就走不通。)成功地鎮住了擎海潮,就連對面的魔書亦跟被攝魂了似的。
不,魔書並非被攝魂,而是竟有重新恢復成為梵天一頁書之勢。
卻是‘頓悟’狀態之下,玉梁皇九九登龍體之龍氣不自覺地溢散而出,隨著時間推移,現已彌散在整個校場。
‘順帶’著,就連影響一頁書入魔的魔貫三元,火宅佛獄至高邪法‘三元匯陰咒’都為之深深潛伏了起來。
如斯情況下,魔書神色清明漸復、隱有重新恢復高僧百世經綸之姿態,就不奇怪了。
好在只要三元匯陰咒不解,一頁書就永遠擺脫不了魔化狀態,自然玉梁皇亦無需暗操手腳枉作小人。
而隨著擎海潮與魔書的‘構建’完成,頓時一股全新的武道極意,自玉梁皇身上鋪展開來。
驟然、玉梁皇悟了。
悟道、得道了……
那玉梁皇的‘道’是什麼呢?
擎海潮與魔書無不以殷切的期盼目光看著玉梁皇,他們急切想要知道玉梁皇所悟,畢竟代人築建道途這種事,他們真就第一次經歷。
“人道法網!”擎海潮。
“調伏神通!”魔書。
“不!”玉梁皇睜眼,一股震懾天地萬物、主宰蒼生的‘武道極意’奔騰而出。
毫無保留地,對擎海潮與魔書外放而出。
玉梁皇心識傳音:[此謂:龍之道——領域。]
領域、領域!
以人道法網為核心,龍氣、九九登龍體,雙重神皇之氣…
終成、真龍之道!
領域!
雖然此武道極意是由擎海潮與魔書所構造,但龍之道走的本就是‘人人如龍’的眾生之道。
而且最終成型,其威勢已經超出了擎海潮與魔書之設想。
這集結‘眾生願力’之道,那怕是身為構建者的擎海潮與魔書,亦抵禦不住。
隨著擎海潮‘主動’伸手,魔書亦‘知敵’搭手,三人整時進入至高的‘元神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