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無雙受邀前往靖玄島,並加入其中,成為一名靖玄者。
且經驗恆山聖火令考驗、成就靖玄九星——文曲星。
就在紀無雙如願成就靖玄者,且成為靖玄錄計劃關鍵核心之際,同一時間、北漠深處:
迷失了方向的葬魂皇以及麾下三萬大軍,剛剛血洗了一個盤踞在此間的大型沙寇勢力。
得到了足以救命的水源補及,以及更為珍稀的輿圖一張,那張染血的破爛疆域圖上面,應許月灣赫然在列。
同一時間、北武林。
(因著燁世兵權選擇以中原為攻略目標之故,所以選定的降臨地點極具地利以及、戰略優勢。
正面朝東、一路平川,集境對中原、是下坡路,而中原想要反攻集境、卻成‘天梯’。
背靠西面、北面的西北方向,則為巨大之“高原”落差,高高隆起的集境如在雲端,堪稱天塹中的天塹絕境。
集境地塊唯一與北武林相應之接入口、僅有南面,正好用作與集境與北武林之資源互換交易。
且同樣易守難攻,南方同樣山巒起伏彎彎曲曲,每設下一道關卡,就是一道函谷關虎牢關。)。
此時的‘玉梁皇’,就正身處集境地界外的正北方向,仰視著高高隆起之“集境地塊”。
一身金黃戰甲、穆天七護覆身的‘玉梁皇’忽地揚手,打斷了一旁正在“說唱”三國曹操傳的稗史侯。
(稗史侯內心有數,眼前喜歡聽梟雄曹操者、僅是梁皇的影子替身而已,真正的梁皇早已脫出了層次,雖仍喜歡聽說曹操、卻只喜歡品味‘曹賊’部分。)
偽裝成玉梁皇的少箕裘,看似是在聽三國,實則一直在苦等訊號呢,集境天降如斯劇變在前,縱被提前告知,‘玉梁皇’仍是心下沒底。
但好在,終於等來到訊號,‘玉梁皇’不再猶豫,衝另一旁的靖滄浪拱手道:“傾波族凌主,就是現在、請……”
……
回到集境,閉環了啊,同一時間、破軍府內。
正在討論聖帝生死相關的破軍府“三巨頭”,猛地察覺到,隨著聖帝散溢天地、龍氣回饋,集境大地竟在融入苦境大地。
弒道侯最先想到了後果,“不好,一旦集境徹底融入苦境,軍督慧眼待定之地利不存,戰略優勢盡失矣。”
有過日盲族“滅族”慘痛教訓在前,千葉傳奇雖仍有強烈展現自身能為之慾望,證明自己不是素還真,千葉傳奇‘傳奇度’更在素還真之上。
但因著找回了萬古長空,此時的千葉傳奇並不極端,很是理智地分析道:
“集境隨時可以與苦境分離,與集境將與苦境徹底融合,性質大為不同。
同樣是為中原帶去‘和平’,集境行事卻必須採取不同的行為模式:
一者不留餘地、應得盡得;另一者需得事事分寸、留下退路。”
弒道侯卻覺得千葉傳奇想差了,“有法有破,聖帝既能融合兩境,就代表著必有辦法重新將兩境分離。
一切但看軍督決擇了。”
在弒道侯與千葉傳奇的目光下,透過破軍府“中心樞紐”將集境現狀探查詳細之下,燁世兵權緩緩睜開了眼睛。
“夫兵者兇器,戰者危事也,無需有所顧忌,更不用留下退路。
軍人存在的意義就是征戰、自當百無禁忌,將軍難免陣前亡,燁世兵權早已做好覺悟。”
不同於千葉傳奇只想證明自己,弒道侯同樣早已有所‘覺悟’,他現在更為關心探查結果。
“不知軍督探查結果如何,集境是將永久相融於苦境,還是可以再次分離、甚至升回原定軌道?”
燁世兵權先是點頭,再是搖頭又點頭,“若然放任不管,集境將徹底融入苦境。
理論上,仍然可以將兩境重新分離,讓集境迴歸原定軌道。
此外,尚有一股‘異力’,正在加速兩境融合程序。
這股不明異力源於‘地心’,又像是來自四面八方,正形成一片特定之磁域。
一旦集境所處高度與北武林增值齊平,兩境將徹底疊合在一起,分離難度將是十倍起步。”
千葉傳奇當即建議道:“不論是哪一種打算,吾在此強烈建言,請軍督務必‘攘外先安內’。”
弒道侯亦反應了過來,“太陰司!
三位祀嬛是為何進展如斯,是不是解決辦法就在太陰司,被逆吾非道捉走的望夜祀嬛緣何如此巧合地恢復自由身?”
“既有此疑惑,何不走一行太陰司。”
“同去!”
……
同一時間,太君治、求影十鋒,鴉魂、戰龍紋,劍子仙蹟、香獨秀等人,亦齊齊聚焦在太陰司殿前。
劍子仙蹟亦發出了類似的疑問,“不知望夜祀嬛,還有玉不琢,你們兩人是如何脫困的?”
仙殿望夜並不擅長“說謊騙人”,隱晦地撇了一眼‘其奸似鬼’的玉梁皇,這可惡的傢伙,還不知道有多少的‘小號化身’呢。
(自從與天者達成‘交易’,玉不琢雖放過了夜神,卻也取走了他身上的寧之卷。
且改變了主意,沒有迴歸北域,而是直上九天之頂,拿玉傾歡‘練功’……溫存是真,但藉助重新修復的九重天帝皇之氣大陣遮掩‘命數’,同樣是真。
此後,玉不琢與玉傾歡‘樂修’寧之卷,並發現了寧之卷擺脫兵甲武經總綱君臣隸屬之法,那就是精神力量。
這裡算是二設吧,在沒有生之卷的情況下,如果問哪一本兵甲武經最不受廢之卷克服,那麼必定是夜神修行的寧之卷。)
玉不琢主動‘解釋’道:“是聖帝,融合集境龍脈之後,集境大地上發生的事情,基本瞞不過其感知。
但可惜,成也龍脈、敗亦龍脈……”
玉不琢提起聖帝之死,眾人果然地被帶偏了話題,聖帝雖有私吞集境龍脈之私慾,但終究是一代太平聖君。
在其繼位期間,集境雖有‘殘宗’叛黨存在,但不得不說,集境是太平且安定的。
就是因著本土資源有限,民生過得不咋地。
能吃飽、但也只是不用餓肚子的程度而已。
且聖帝亦在人生的最後,歸還了一身來自於集境之龍氣。
人死為大、眾人還真不好再說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