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52章樓下人

樓下人

從二樓回到一樓後,劉羽凡在工作上感到有些生疏。他全力思考,以期儘快恢復到安適如常的狀態。他依舊偏愛飯間時間,因為這是他能發揮最大特長的地方。在整座廠區中,無人能與他相比。每次他都在眾人驚詫的目光中,默默地坐在一角。

他不顧他人的流言蜚語,自顧自地品嚐著飢餓後的美食,心滿意足地享受每一餐。他不想給任何一餐留下遺憾,否則他會內心糾結,會對飢腸轆轆的腸胃感到愧疚,會為忙碌不停的身心感到慚愧。打菜時,胖大廚總會給他一個寬厚的大笑臉,這讓他突然幻想到一隻大餅懸浮在眼前,多了幾個口子,露出了眼鼻口,多麼奇怪的想法。

他們之間有著心有靈犀的眼神交流,在其他人不經意間,胖大廚挖菜的手會在菜裡多下滲幾分,多打一層厚度。

劉羽凡非常感激他,因為胖大廚善解人意時一定會付諸行動,維護和詮釋他的善意,這讓劉羽凡心中無比喜悅。每次都會默契地點頭表示感謝,一次都不曾落下,他眼中流露出的感激之情讓胖大廚深感欣慰。

他感覺到了自已的“偉大”之處,後面操作起來越發嫻熟。每次都是兩人相視一笑,這是他們之間無言自明的交流方式,那時他們像親人之間一樣。夜班了,打菜時他們家長裡短的總要隨意聊侃幾句。

劉羽凡酷似其年輕時的兒子,如今亦漂泊在外。他心中掛念不已,正所謂兒行千里父擔憂。劉羽凡給他的印象素來良好,猶如芝麻,越嚼越香。相處之時,劉羽凡深感獲益良多,此人乃是心胸豁達的老廚師。

人在異鄉,總會邂逅一些真心善待自已之人。就如同乘車瞌睡時,有人會怕你著涼,下意識地為你披上一件褂子。這或許是因為他在劉羽凡身上看到了兒子的影子,將其視為心靈的寄託。然而,這亦可能是緣分所致,冥冥之中,自有相遇的安排。

胖大廚時常鼓勵劉羽凡:努力賺錢,衣食無憂,日後尋找更有前景的工作。無論走多遠,都要有方向,如此方值得。未來方才是最長久的,腳下所見,不過是這一寸之景,意義短暫,一步即可跨越,算不上遠大。對於埋首於熱騰騰飯菜中狼吞虎嚥的劉羽凡而言,這是他第一次感受到家人之外的溫暖,如涓涓細流,流淌於心間。或許,愛就隱匿在這庸碌、平凡的事物中,等待著人們去親身體驗其中的迷人之處。

在充滿陳規陋習的餐廳中,儼然是一個個裝載著各種心事的小世界。人們內心懷揣著心事,獨自面對,在出發、抵抗和逆境中經歷生命的必然歷程。當生活發生一次次轉折時,我們跨越一次次艱難險阻,以最純潔的身心去面對,往昔的言語也逐漸變得清晰。或許,即便是一件看似時髦的小事,其腌臢和不堪之處也會因沾染文雅而改變。一切事物的面貌取決於眾人對事物的定義,內心如何,環境就會變成什麼樣,所見的世界也隨之變化,正所謂相由心生,由內而外。

喧鬧的車間裡,幾百臺機器如永不停歇的駿馬,針盤外的鐵軌尺上不斷疾馳與摩擦。劉羽凡和楊超來自同一地區,楊超對待同鄉人,事無鉅細,教導得十分周到細緻,可謂傾囊相授。兩人見到彼此,猶如望見家鄉,品味著對方言談中濃厚的家鄉味。漂泊異鄉的人,常年在外辛苦工作,為了生存有時不得不忍辱負重,艱難地生活著。

“不知何時,一場回憶的帷幕緩緩拉開,鄉憶的滋味在心中交織,五味雜陳中蘊含著無限的快樂與美好。往昔的歲月愁苦卻也甘甜,充滿著無限的期盼。韶華已逝,默默回首,那仍是心田中最筆直的根莖。”

劉羽凡和王偉每次交談都十分愉快,他們的工作地盤相鄰,空閒時總會坐在一起聊天。在同年齡段的人中,他們這樣的友誼實屬難得。劉羽凡進廠不到一個月就逐漸熟悉了工作,王偉負責看護七臺機器,工作時心無旁騖,效率自然也在不斷提高。王偉算是劉羽凡在這裡的第一個真正的朋友。

王偉面龐清瘦,雙眼大而明亮,仿若蜿蜒翠綠山間汩汩流淌的溪流。每次劉羽凡靠近他,與他對視時,都彷彿心靈得到了洗滌。來自大山的孩子,如王偉一般,內心寧靜純潔,他理想中的外界,也期望如山中那般人心清澈祥和。

然而,山下的世界充滿了利益糾葛和詭譎多變,不經意間,就劃分出了強者和弱者的陣營。

王偉的家境貧寒,上有老下有小,開銷甚大,因此他必須一直努力工作,期盼月底能多拿些工資。他每天都全力以赴地提高所管理機器的產量,因為產量與工資直接掛鉤,多勞多得。對他來說,生活實屬不易。

在劉羽凡的印象中,王偉總是喜歡一個人蹲在角落裡默默工作。空閒時,他就會望著窗外發呆,那雙眼眸如同漸漸失去野性的小獸,被時間逐漸磨去了質樸的光芒。他深知必須做出改變,於是開始嘗試融入社會,模仿他人的心機,以尋求更多工作的機會。

就如那再不諳世事的小白兔,在歷經人世的折磨後,也會變得應激而猙獰。只有在渾濁的水中游弋過,趨近和趟過淺水,才能到達彼岸,才會明白身上沾染的究竟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