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自彙報一下,今日攻城所遇到的困難。”
在那巨大的沙盤之前,王翦面色凝重地沉聲道。他深知只有透過對困難的詳盡總結,才能夠更有針對性地應對各種狀況,從而在後續激烈的戰鬥中奪取最終的勝利。
話音剛落,只見人群之中一個身影迅速閃出,正是性子急躁的李信。
他三步並作兩步,率先站到了眾人面前,朗聲道:“我先來!”
說著,他抬起手臂,伸出手指直直地指向沙盤之上西門的位置,那裡便是他今日主攻的方向所在。
“在我大軍如潮水般的猛烈進攻之下,楚軍那些守城計程車卒們可謂是傷亡慘重!據我觀察,他們多數都是些新兵蛋子,想來應是臨時被徵召而來的年輕力壯之人罷了。”
李信微微皺起眉頭,繼續說道,“然而,就在我親率一隊精銳成功登上城牆之後,卻發現敵人的抵抗突然變得異常頑強起來。”
在李信身先士卒地殺上城牆之後,原本就拼死抵抗的楚人彷彿受到了某種刺激一般,他們的抵抗力度瞬間變得強大起來。
“而且,就在我們大秦銳士好不容易佔據上風的時候,那些農家之人竟然也突然冒出來了!”李信面色凝重地說道。
以田虎為首的一群農家弟子洶湧而至,直直地朝著秦軍猛撲過來。
田虎更是一馬當先,揮舞著手中的長劍,徑直朝李信衝殺過去,瞬間便將其死死纏住。而其他的農家弟子則趁機對秦軍將士發起了猛烈的攻擊。
說到此處,李信心頭一陣懊惱,不禁長長地嘆了口氣:“唉...今日這攻城之戰,就是因為這些變故,最終才功敗垂成啊!”
一旁的秦然聽聞李信所言,不由得眉頭微微皺起。
沉思片刻後開口道,“其實東門這邊的情況跟李信將軍那邊差不多。一開始楚軍只是派出了大批年輕力壯計程車兵前來抵擋我們的進攻,以此來消耗我軍的有生力量。然而當我軍大軍成功攻上城牆之後,他們卻又忽然調遣出那些經驗豐富、作戰勇猛的老卒投入戰鬥。”
秦然一邊說著,一邊圍繞著沙盤行走起來,繼續分析道,“很顯然,楚軍此舉乃是經過精心策劃的戰術安排。他們先用那些青壯之士拖住我們,待我方疲憊不堪之時,再出動老卒給予致命一擊。”
“如此行事所帶來的益處顯而易見,一方面能夠留存下楚國當下數量已然稀少的老兵,另一方面還可以促使那些年輕力壯之人於歷經慘烈戰事之後迅速地成熟起來。”
王翦接過話語,面色凝重地闡述道。
“只是,這般做法著實過於殘忍無情了些啊!要知道,那些毫無作戰經驗的青壯年負責守衛城池,其可能遭受的傷亡比率簡直令人觸目驚心。”
一名秦軍將領聞聽此言後,終於按捺不住內心的擔憂,脫口而出。
事實上,不僅僅只是東門和西門面臨著這種狀況,即便是其他兩座城門,情形也大致相同。
“這本來就是最為殘酷的血腥之戰爭。”王翦深吸一口氣,緩聲道,
“自從項燕兵敗以來,楚國已無多餘的時間可供這些青壯逐步成長起來。若想存活下去,唯有依靠他們自身的力量。”
他的目光掃過眾人,語氣堅定而決絕。
隨後,王翦站在營帳前,面色凝重地向眾將傳達了他的最新命令:“諸位將軍聽令!明日大軍繼續對敵軍發起強攻。”
不過有兩人需按兵不動,那便是李信與秦然。
經過今日的觀察,王翦發現農家那幫高手的部署甚是精妙。當前能夠拖住秦然步伐的,唯有農家俠魁以那銅皮鐵骨的典慶而已。
若貿然派田虎前去與秦然交鋒,只怕是以卵擊石、凶多吉少。故而,秦然在此戰中的作用至關重要,切不可輕舉妄動。
次日清晨,晨曦微露之際,秦軍再度匯聚於四面城門之下。
隨著一陣激昂的號角聲響起,秦軍士兵們齊聲高呼著口號,奮不顧身地朝著城門衝殺而去。
剎那間,喊殺聲、兵器相交之聲震耳欲聾,整個戰場陷入一片混亂。
這場激戰從日出一直延續到日落,整整持續了一整天。戰場上屍橫遍野,鮮血染紅了大地,雙方將士均傷亡慘重。
然而,就在這激烈的戰鬥當中,卻始終未見李信和秦然二人的身影。
此時,身處城內的項燕正焦急地等待著前線傳來的戰報。當他聽聞秦軍又一次發動猛攻且李信和秦然並未參戰之後,不禁臉色一沉,心中暗叫不好。
“這是怎麼回事?為何李信和秦然今日至今仍未出戰?”
項燕緊皺眉頭,自言自語道。他深知這絕非尋常之事,這意味著秦人已然洞悉了已方的戰略佈局,並及時作出了針對性的調整。如此一來,局勢將對於楚軍而言愈發不利了。
“俠魁究竟何時方能抵達長沙啊?”
項燕猛地轉過頭來,滿臉焦慮地詢問著身旁之人。
此刻,他心急如焚,只因秦然所帶來的威脅已至生死攸關之境。
而僅靠典慶一人之力去抵擋,他著實憂心忡忡。倘若俠魁此時身在當場,或許心中尚能稍安幾分。
“俠魁目下仍身處大澤鄉之中。”
“不過,請上將軍寬心,只需再支撐些許時日即可。”
“目前,俠魁正在請六大長老親自出馬,意在襲殺秦然!!”
此語一出,猶如石破天驚,震得在場眾人皆是心頭一顫。
說話之人正是朱家。
“什麼?農家的長老們竟然要親自動手了嗎?!”
項燕聞聽此言,驚愕之情溢於言表,雙目圓睜,嘴巴微張,半晌說不出話來。
要知道,楚國的高層人物無不知曉,上次這六位長老一同出手之時,乃是為了誅滅那位令人膽寒的殺神。
“沒錯,秦然此人的崛起速度委實驚人。”
朱家面色凝重,緩緩開口解釋道,“為了永除後患,也為了防止再有第二個白起出現,俠魁這才決意懇請諸位長老出山相助。”
只是,在他們這行人動身出發之際,那些德高望重的長老們尚未明確應允此事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