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六國遺民所掀起的風浪實在是過於浩大了!他們的反抗行動愈發激烈,局勢幾乎失控。”
姚賈憂心忡忡地說道,眉頭緊蹙成一團。
“還好有你和蒙恬將軍在薊城力挽狂瀾,成功擊潰了齊、趙聯軍。否則,後果簡直無法想象!一旦讓他們得逞,大秦多年來的努力恐怕就要毀於一旦了。”
姚賈心有餘悸地拍著胸口,長舒了一口氣。
要是薊城被攻破,齊國、趙國以及燕國三地緊密相連,形成了一道堅不可摧的防線。它們彼此呼應,互為犄角之勢,便會使得秦軍的進攻變得異常艱難。
而此時此刻,大秦的主力部隊仍在南方與強大的楚國展開激戰,無暇顧及東部局勢。
東邊僅剩下韓國和魏國的舊地,兵力空虛,防禦薄弱。若是齊、趙、燕三國趁此機會揮師東進,那麼這兩塊土地恐怕很快就會淪陷敵手。
一旦如此,秦軍將陷入進退兩難的困境。前進受阻,後退則意味著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將化為泡影,甚至有可能不得不一朝退回函谷關,眼睜睜看著辛苦得來的戰果付諸東流。
這絕對是大秦所無法容忍的!
正因為這樣的情況存在,姚賈才會奉命現身於此地。
他身負王命,肩負著重任前來。如今,秦軍面臨緊迫局勢,必須要儘快消滅楚國,刻不容緩。
“多謝大哥為我答疑解惑。”
秦然聽完後,心中的疑慮頓時消散不少,也不再繼續深思下去。
不過,此時無論是秦然還是姚賈,內心深處都縈繞著同一個疑惑,關於他們結拜之事究竟是如何被大王知曉的呢?
“依我之見,羅網應該沒有這般能耐能夠探聽到這件事情。”
秦然語氣堅定、斬釘截鐵地說道。憑藉自已對羅網組織的深入瞭解,他堅信這件事不可能是羅網探查到的。
那麼,秦王又是透過何種途徑知曉此事的?
兩個人心中都有了一份答案。
只有兩種可能性,其一,或許是三人當中的內史騰不慎將訊息走漏了出去。
其二,則可能是在他們周圍潛伏著一個深藏不露之人,而此人正是秦王安插的眼線,甚至有可能是他們三人中某個人的心腹親信。
若是第一種可能性成真那倒還好,但要是不幸出現了第二種可能,其後果簡直令人毛骨悚然。
要知道,秦然、內史騰和姚賈這三人究竟是什麼樣的人物?
他們即便稱不上個個都是精明到極致的人精,那也是相差無幾了。
倘若真有這樣一個人的潛伏在他們的身邊,那實在是太過恐怖了。
哪怕秦然一直以來都對幾位女子深信不疑,然而此時此刻,也不禁開始深思熟慮起來,琢磨著是否有可能其中有人將這件事情洩露了出去。
畢竟,這一路走來,自已確實曾向她們透露過一些相關的訊息。
“關於這件事,等我返回咸陽的途中,一定會去詢問二弟的。”
“希望那個人不是他。不過話說回來,咱們倆也要格外留神留意身邊的人啊。”姚賈一臉嚴肅,刻意壓低了聲音叮囑道。
經過一番暢所欲言之後,時間悄然流逝。
就在此時,王翦和李信二人已然折返歸來。與此同時,精心籌備的宴席也已萬事俱備。
“今日,我願與諸君開懷暢飲!”
宴席之上,只見姚賈站起身來,高舉酒杯,聲音洪亮地喊道。
他接著說道:“此次大軍出征,定要一舉攻破長沙城,將楚國徹底消滅!待到凱旋而歸之日,我必定會向大王為我大秦銳士們請功!到那時,咱們班師回朝,各位一定要一醉方休!!”
姚賈這番慷慨激昂的話語甫一出口,瞬間點燃了整個宴席現場的熱烈氛圍。
眾將士齊聲高呼:“不醉不歸!”
對於這些身經百戰的將士而言,他們所追求的其實很簡單,無非是自已的努力和付出能夠獲得應有的認可與回報。
而大秦之所以能夠憑藉強大的軍事實力一躍成為列國之首,其關鍵因素之一正是那行之有效的軍功制度。
在這套制度的激勵下,無數大秦兒郎奮勇殺敵,為國家開疆拓土,建立赫赫戰功。
左下角一直安靜坐立著的秦然,此刻微微抬起頭來,目光緩緩掃過在座的一眾將領。隨後舉起手中的酒杯,然後穩穩地站立起身。
就在秦然站起身的瞬間,原本喧鬧嘈雜的現場氛圍彷彿被一股無形的力量猛然遏制住,陡然間變得一片沉寂。
哪怕王翦此前已經嚴厲地呵斥過眾將,並詳細講述了秦然所立下的赫赫戰功,但此時此刻,這場激烈的大戰尚未結束。
無論是那些長眠於沙場之上的將士,亦或是依舊奮戰在前線、頑強拼搏的生者,皆未曾獲得應有的賞賜。
然而,唯獨秦然一人,不僅被冊封為地位尊崇的上卿,更是獲賜食邑多達三千戶之巨。
如此厚賞,無疑讓在場的眾多將領心中或多或少地產生了些許難以釋懷的疙瘩。
“憑什麼?”
這個疑問猶如狂風暴雨一樣在許多將領的心中盤旋。
儘管嘴上並未明言,但從他們那複雜難辨的眼神和若有所思的表情之中,依然能夠清晰感受到這種不滿情緒的存在。
對於眾人的心思,聰慧過人的秦然又怎會不知曉?
因此,當他舉杯起立之後,便毫不猶豫地將視線投向了坐在首位的王翦。
“上將軍!”
秦然高聲喊道,聲音洪亮且堅定有力。
聽到呼喊聲,王翦立即轉頭望向秦然,眼中好似早有預料一般:“秦將軍有何事?”
只見秦然深吸一口氣,大聲說道:“末將懇請上將軍准許明日由我率領大軍主攻長沙城!長沙不破,誓不罷休!”
話音未落,秦然仰頭將杯中的美酒一飲而盡,緊接著手臂一揮,毫不猶豫地將空酒杯狠狠地摔落在地面上,發出清脆而響亮的破裂之聲。
酒杯的摔擊聲,讓在坐的眾多將領都能體會的到秦然的決心。
秦然之所以這麼做,就是要堂堂正正的告訴所有人,自已所得,皆有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