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75章 夷陵?

見此情況,不善言語的麟兒只能拿起竹簡給秦然讀了起來。

“三日前,陳郢前線李信與蒙恬發大兵進攻楚軍大營。”

“雙方鏖戰六個時辰,秦軍斬三萬餘首級。”

“楚軍在項燕的統帥下,向後撤退三十里。”

麟兒平靜的念著竹簡的內容。

只不過這內容卻讓躺著的秦然瞪大了眼睛。

沒想到自已不過昏睡幾日,前方戰事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秦然心中暗自驚歎,原本以為這場戰爭會持續很久,但現在看來,秦軍的進展非常迅速。

隨後麟兒繼續念起第二封竹簡的內容。

李信、蒙恬二將擊敗楚軍後,未作停歇,率三十萬大軍幾乎傾巢而出,以陳郢為中心,展開對楚地的攻略。

麟兒讀到此處時,秦然眉頭微蹙。不過並未出言打斷。

僅昨日一日,已連續攻佔楚國一十八城。今晨,蒙恬所率先鋒隊與項燕再度激戰,取得小勝,斬殺敵軍萬餘人。項燕領兵再次退卻五十里。

此竹簡送達城父時,秦軍已繼續南下。按此速度,恐不久即可抵達楚國新都壽春。

“唸完了,這就是這幾日送來的訊息。”麟兒輕輕放下竹簡,柔聲說道。一下子說了這麼多話,讓她有些不太習慣。

秦然靜靜地聽著這些訊息,陷入了沉思之中。兩軍對峙已逾半年之久,期間雙方激戰數場,秦軍雖勝多敗少,但楚軍亦非毫無還手之力。然而,就在短短數日之間,局勢發生了戲劇性的變化。秦軍大破楚軍,勢如破竹,連克城池無數。如此輝煌的戰果令人矚目。

秦然不禁懷疑起項燕是否在暗中謀劃著什麼。

秦然緊皺眉頭,思索片刻後問道:“上面有沒有寫項燕敗退之時,楚軍撤退時的具體情況?”

麟兒聽到這個問題,便開始在竹簡上仔細尋找起來。過了好一會兒,她才皺著眉頭回答道:“只有簡短的兩句話,楚軍敗退之時,丟盔卸甲,潰不成軍。”

聽到這這句話的秦然心中暗叫不好。

項燕作為楚國的名將,治軍向來以嚴謹著稱,即使敗退也不可能出現這樣混亂不堪的局面。除非這場敗退是項燕有意為之,故意裝出一副兵敗如山倒的樣子。

然而,李信和蒙恬二人雖然不及王翦、蒙武等老將經驗豐富,但也是久經沙場的戰將。如果項燕只是佯裝敗退,那麼李信和蒙恬應該能夠識破其計謀。

“難道是被勝利衝昏了頭腦?”秦然自言自語道。但很快又否定了這個念頭。

李信和蒙恬都是秦國的得力將領,不至於如此輕易地被勝利矇蔽雙眼。那會不會是他們將計就計呢?秦然再次思考起來,但很快也放棄了這個猜測。

因為項燕並非等閒之輩,他的智謀和軍事才能不容小覷,不太可能輕易落入對手的陷阱。

秦然感到困惑不已,意識到自已必須深入瞭解戰局的細節,才能找到答案。

只可惜自已現在這個樣子根本無法前往前線。

無奈之下,秦然只能再次讓麟兒去找王由,想要從他的口中得知詳細的戰局。

第二日,王由如約而至。

手中帶著的是最新的訊息。

“秦將軍,大捷啊。”

“李信蒙恬兩位將軍不負所托,我大秦兵馬已經攻至距離楚國國都最近的城池,夷陵了!!”

王由高興說道。

“夷陵?!”

“這麼快!”

秦然聽到夷陵的名字忍不住想起身,一旁的麟兒見狀連忙將他按下。這幾日他一直沒有靜養身體的傷也無法好轉。

“是啊,二十萬大軍兵臨城下。”

“那項燕率領二十萬殘兵退守夷陵之後,緊閉城門拒不出戰。”

“若是能攻下夷陵,那麼距離楚國都城一路平坦,楚人再也無險可守了。”

王由興奮的分析道。

如今大秦距離滅楚只有一步之遙了,距離一統天下指日可待。

“我軍傷亡如何?”

秦然皺著眉頭問道,他心中非常清楚,這場戰爭已經進入到最關鍵的階段,每一個細節都可能影響最終的勝負。

一路攻城拔寨又與敵人正面交鋒數次,不可能沒有傷亡的。

“這幾日大約陣亡了兩萬將士,還有三萬需要休整的傷員正在陸續返回城父養傷。”

王由面色凝重地回答道。

聽到這個數字,秦然不禁倒吸一口涼氣。

“傷亡五萬......”

這個傷亡數字可不低啊,這說明秦軍與楚軍是實打實的惡戰了幾場。

“楚軍傷亡更多,幾乎是我們的兩倍。”

“而且這一路追擊,有好幾支楚軍與項燕失散了。”

王由連忙說道,表明秦軍雖然傷亡不少,可楚人更多。

這個訊息讓秦然稍微鬆了一口氣,但也明白,這只是暫時的優勢,如果不能儘快解決戰鬥,形勢隨時可能發生逆轉。

不過這樣一來,就更能說明項燕佯裝敗退的可能性也就不存在了。

如今戰線已經拉的很長了,秦然擔憂起前方大軍的糧道。

按照王由的介紹,李信率領大軍並沒有選擇逐步蠶食楚國疆土,而是集中突破。

所攻下的城池基本都是前往楚國都城的必經之路。

這也是為什麼這麼快就要兵臨壽春城下的原因。

但是這也會出現一個很大的隱患。

那就是秦軍的周圍幾乎全都是楚國的城池。

如果項燕舉國之力調動大軍騷擾秦軍的糧道,那麼李信就危險了。

畢竟李信手中現在只有二十五萬兵馬,其中夷陵城下二十萬。

剩下的五萬分別駐守在各個城池,同時還要維護糧道。

分攤到各處的兵馬就很有限了。

“這...李信將軍以一萬精銳護送糧草,其餘四萬兵馬駐守在沿途城池之中。”

“一旦糧道出現異常,各個城池立刻發兵相救。”

王由聽著秦然的擔心也說出了李信的安排。

他認為這麼安排大軍的後方應該安全無虞。

只不過秦然想的確是更多。

看似這五萬大軍都在保護糧道。

可實際上從陳郢到夷陵夷陵有百里之遠。

四萬兵馬萬駐守近二十個城池。

每個城池又能留守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