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53章 草木皆兵

如今,整個大秦朝堂上下,氣氛緊張到了極點,彷彿一場暴風雨即將來臨。士大夫們人心惶惶,甚至連朝堂都不敢去了,生怕在半路上被人截殺。這種恐懼如同瘟疫一般蔓延開來,讓整個大秦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恐慌之中。

然而,就在這個關鍵時刻,政哥卻下達了兩道調令。其中一道調令被送到了秦楚邊境前線,交到了上將軍蒙武和大將李信的手中;而另一道則被送到了駐紮在邯鄲的上將軍王翦手中。這兩道調令猶如兩顆重磅炸彈,瞬間在天下引起了軒然大波。人們紛紛猜測秦王的意圖,究竟這兩道調令是要做什麼呢?

與此同時,三位大將的動向也成為了眾人關注的焦點。難道他們又要進行一場大規模的戰爭了嗎?是要滅掉楚國還是齊國呢?這個問題困擾著每一個人,使得整個 天下陷入了一片混亂與迷茫之中。

很快蒙恬便緊急接到了新的命令。

蒙武讓他立刻返回前線暫時執掌大軍。

在這期間無論楚人如何挑釁都不得出戰。

蒙恬接到命令後表情凝重的向秦然告退。

不過在他離開之時並未將五千兵馬全部帶走,而是留下了兩千精銳交給秦然統率以備不時之需。

“多謝蒙恬將軍!”對於蒙恬的善意,秦然感激不盡。

自已的親兵全都留在了咸陽,現在正是缺人的時候。

而對於政哥的一系列動作,秦然在深入思考之後,得出了一個心驚的結論。

那就是政哥恐怕真的要攻楚了。

現在能改變這人心惶惶的朝堂,讓天下的殺手、刺客、諸子百家全都消停下來的唯一辦法。

那就是滅掉楚國。

楚國一滅,剩下的一個齊國簡直就是大秦的囊中之物。

到時候刺殺這些見不得光的動作也改變不了什麼。

甚至大秦可以抽調出更多的兵馬到處搜捕這群人。

抓不到你人,沒關係,直接掏你們老家。

諸子百家都是有地盤的,現在這種情況大秦無暇他顧,可是一統天下之後可以跟他們慢慢玩。

但是李信和王翦同時回朝這可不是一個好的現象。

“李信將軍離開多長時間了?”秦然詢問城父守將道。

秦然想要追上李信告誡他千萬不要太過輕視楚國,二十萬大軍想要滅楚實在是太難了。

實際上就算沒有昌平君之亂,李信蒙恬率領的二十萬大軍可以攻佔楚國大量城池,卻也難以再繼續下去了。

因為楚國地域遼闊,人口眾多,且民風彪悍,秦軍深入楚國腹地,必然會遭到楚軍的頑強抵抗。而且,楚國還有項燕這樣的名將指揮作戰,秦軍想要輕易取勝並非易事。此外,秦軍長途跋涉,後勤補給困難,一旦戰線拉長,很容易出現補給不足的情況。

因此,即使沒有昌平君之亂,李信和蒙恬率領的二十萬大軍也很難徹底消滅楚國。

“回秦將軍,李信將軍在日前已經輕裝簡行北上咸陽了。”

聽到這個訊息,秦然的臉色變得陰沉起來。自已原本計劃追上李信,阻止他回到咸陽後請命領兵攻楚之事,但現在看來,已經來不及了。

秦然無奈地嘆了口氣,自已知道,李信因為個人武力很強,所以並未把這些刺客和殺手放在眼裡,僅僅帶了幾個隨從便返回咸陽了。以他的速度,此時應該已經到大秦的腹地了。

其實秦然心中一直有一個疑問,那就是秦王是因為李信言稱用二十萬大軍可以滅楚才任用他的,還是嬴政認為滅楚用二十萬大軍便足夠才任用他的。

如果是第二種情況,那麼無論誰勸說都沒有用,因為這是大王的意思。

秦然深知嬴政的性格,如果他認定了一件事情,很難被別人改變。因此,自已決定不再去追趕李信,而是將注意力集中在如何應對當前的局勢上。

就算是昌平君真的逆勢而上非要叛秦歸楚,那麼秦然相信有自已在,也不會重蹈覆轍讓大秦二十萬精銳折在這次戰爭之中。

幾天之後,真相大白。

秦王用上將軍蒙武替換將張遼鎮守邯鄲。

而王翦與李信回到咸陽之後沒多久,政哥便召見了他們。

所問的問題便是伐楚要用多少兵馬。

上將軍王翦思索良久後才緩緩回答。

“回大王,非六十萬大秦銳士不能滅楚。”

依然是六十萬大軍。

要知道就算是現在的大秦,要想一次性調動六十萬大軍,也幾乎是舉國之力了。

這種說法顯然不能讓秦王滿意。

“李信,你呢?”

看著大秦年輕一代中最驍勇善戰的李信,秦王期盼的問道。

李信聞言剛想脫口而出二十萬。

可是突然想起了秦然之前在燕地對他的話,略加思索後才開口回答。

“回大王,三十萬大軍足矣!”

李信最終還是說道。

不是二十萬,而是三十萬,這已經是他很保守的數字了。

“三十萬大軍?”秦王政難以置信地問道。

“你是說你僅需要王翦將軍一半的兵力就可滅楚?!”秦王政眼睛之中微光閃爍。

三十萬也好過六十萬,在他可以接受的範圍內。畢竟,秦國雖然強大,但也不能輕易調動過多的軍隊。這樣一來,不僅會給國家帶來沉重的負擔,而且可能會引起其他諸侯國的警惕和反感。因此,秦王政認為,三十萬秦軍已經足夠了。

“沒錯!”李信自信地回答道。他知道,這是一個機會,也是一個挑戰。如果成功,他將成為秦國的名將,名垂青史。

如果失敗,他可能會失去一切,甚至性命不保。但是,他並不害怕,因為他相信自已的能力,相信秦國的實力,相信勝利屬於他們。

別看項燕有四十萬楚軍。

可是三十萬對四十萬。

優勢在我!

只要能抓住敵人的弱點,發揮自已的優勢,就能取得勝利。他深知,戰爭不僅僅是人數的對比,更是戰略、戰術、士氣等多方面因素的綜合較量。只有全面考慮,才能贏得最終的勝利。

“好好好,李信你果然沒讓寡人失望。”秦王政興奮地說道:“立刻從驪山、藍田兩大營內抽調二十萬銳士匯合前線的十萬大軍,由李信為主,蒙恬為副,伐滅楚國!

這一戰對於大秦來說至關重要,如果滅了楚國,那麼大秦一統天下的大願就馬上可以實現了。

“大王...!”一旁的王翦還想提醒一下,不過立刻便被打斷。

“王翦將軍駐守邯鄲勞苦功高,賞萬金,允你回府休養一段時間。”

秦王微笑著說道。

他明白,王翦作為名將,有著豐富的經驗和智慧,但是有時候過於謹慎。

而李信則血氣方剛,敢打敢衝,或許能給戰局帶來新的變化。

所以,秦王決定給予李信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