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昌平君的派頭真是不小啊,恐怕就是秦王親至,也不過如此了。”
韓國舊王宮之外,一身白衣勝雪的張良緩緩開口道。
“天下還未大定,昌平君便如此,這一次栽跟頭順理成章啊。”
“只不過,希望他回到楚國之後能奮發圖強,而不是因為此事一蹶不振。”
站在前面的便是韓國大將軍衛莊,一頭白髮隨風飄揚,眼神冷漠如冰。
從昌平君進入新鄭之後,他便一直在暗中觀察這個對手和以後要合作的人。
衛莊知道,昌平君並不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
只不過如今他在秦國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權勢滔天到這個地步,恐怕任誰也會心中自滿。
“山東五國如何了?”
“最先趕到的便是距離韓國最近的魏人,他們已經進入上黨。”
“趙國代王、燕國聯合派出了三萬兵馬在墨家鉅子的統領下日夜兼程,如今距離新鄭不足百里。”
說到正事,張良立刻嚴肅起來。
被秦國不斷壓縮生存環境,只能依靠北地惡劣的天氣苟延殘喘的燕、趙兩國這一次能派出三萬兵馬已經是極限了。
按照張良的計算,這恐怕兩國的幾乎所有家當了。
足以看出,燕、趙兩國這一次新鄭起事的重視。
“農家派出了人數最眾的神農堂由朱堂主和俠魁兩人率領,共計五萬餘人,分為數路正在來韓的路上。”
“不出三天便可抵達。”
作為這一次起事的主力,楚國的五萬人這讓張良出乎意料。
“而且齊國透過商賈運送來了大量的糧草和器械,現在存放在新鄭外的大山裡。”
這一次,可以說山東六國,有人的出人,有錢糧的出錢,空前的團結合作。
比之之前的幾次合縱伐秦還要團結。
這與秦國的刀劍已經架在他們的脖子上大有關係。
“已經到了生死關頭,這些人才醒悟,未免有些太遲了。如果之前,但凡他們能少一點算計,秦國早就亡國了。”
“何至於此。”
衛莊冷笑道。
對於各國人的秉性他再瞭解不過了,這是到了危難之時才會如此。
如果是勝利在即,絕對會為了利益互相暗中使絆子。
“等各國的兵馬全部抵達,我們手中可以動用的兵力就會超過十萬。”
“只要奪回新鄭、上黨,天下必然一呼百應,這一次未必不能復國。”
得到的訊息越多,此時張良愈發覺得這一次可以成功,而不僅僅是靠起事削弱昌平君在秦王心中的地位。
只要韓國能成功復國,各國貴族和百姓們看到希望,狼煙四起到處起火,大秦很難兼顧過來。
“人數雖多,可是真正能征善戰的老卒沒有多少。”
“等到各國兵馬抵達之後,再根據情況行事。”
作為大將軍的衛莊自然知道,憑藉人數優勢在戰場上是最沒用的。
如今的大秦,一名全副武裝的銳士,六國三五名布衣百姓不能奈何於他。
衛莊深知戰爭的殘酷,面對強大的秦國銳士,他們必須謹慎行事。他決定等待各國兵馬匯聚後再根據戰力統一調動,做出決策,以確保勝利的可能性。
接下來的幾天裡,昌平君就住在新鄭的韓國舊王宮內,這裡已經被改造成他的臨時住所。
韓國舊地的政務都會送到他的手中處理。
“怎麼回事,最近流民、災民這麼多嗎?”
昌平君看著各地剛剛送來的竹簡皺著眉頭說道。
因為就在最近的一個多月裡,從山東五國逃來了大量的災民來到新鄭、上黨等地。
這讓昌平君很是疑惑,因為他沒有收到來自燕地、趙地官員們關於災情的文書。
“從各地災民的口中得知,災情主要發生在燕趙邊境處,可能是燕地和趙地的官員們都會以為對方會上大王奏報吧。”
旁邊一位大夫思索道。
“哪裡還有什麼燕地、趙地,都是我大秦的土地。”
昌平君依然緊皺眉頭的開口提醒道,不過這個說辭太蒼白了。
“難道是各地官員隱瞞不報?”
“他們敢!!”
“秦法昭昭!所有隱瞞,大王必然問罪!”
“哼,不論什麼原因,都需要儘快查明,立刻派出信使分別前往邯鄲、薊城,問清緣由。”
昌平君當機立斷道。
這種事他不能等著大王開口詢問他,而是要先查明情況向大王彙報。
至於竹簡上還說了,齊國的商賈們好像往新鄭周圍運送了大量的糧草。
這一點倒是沒能引起昌平君的注意,因為商賈無利不起早,現在可能發生災情。
糧草價值千金。
至於農家弟子,在進入韓國之後便化整為零,從四面八方借道分批而來。
這讓新鄭的官吏們並未發現異常。
只是因為災情的緣故,現在新鄭城內外已經聚集了上萬的流民。
這點不得不引起秦人的注意。
“派出兵馬維持好秩序,謹防宵小之輩趁機作亂,開啟糧草每日每人限量供應吃食。”
昌平君最後下令道,這些流民們無所事事,也不能讓他們吃飽,只要餓不死就行。
韓國舊地發生的一切,此刻除了羅網查到了蛛絲馬跡外,其他人還並不知道。
因為丞相昌平君正在新鄭,一干事務皆被他所處理。
而秦然這兩個月一直待在咸陽,無所事事。
中間想要找自已的大師哥蓋聶見上一面,可是自已連咸陽宮的大門都沒有進去。
自已好像被政哥遺忘了一樣。
而且某一日秦然想離開咸陽去城外轉轉,結果到了城門時卻被守城士卒攔了下來。
“秦將軍,王命,將軍你需要暫留咸陽,不得外出。”
聽著這話,秦然只好返回驛站,雖然自已可以趁夜偷偷離開咸陽,可是卻不能這麼做。
“就算派我去攻打楚國,也比現在好啊。”
現在的秦然好似一個正在等待判決的犯人一樣。
自已雖然知道新鄭之亂,可是昌平君剛剛前往韓國舊地,這“亂”到底是什麼時候發生,是現在還是三年五年後,自已並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