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80章 舍車保帥

隨著李令月的意志消沉,讓忠於李隆基的劉幽求覺得機會來了!

劉幽求便與右羽林軍將軍張暐密謀,以羽林兵誅殺太平公主李令月,好為李隆基在朝中徹底掃除障礙。

事後劉幽求令張暐密奏李隆基,曰:“宰相竇懷貞、岑羲,俱為太平公主一黨,擾亂朝綱。若陛下不早做決斷,將來必成大患。若一朝出事,則太上皇何以安度晚年?古人云:‘當斷不斷,必受其亂。'臣與劉幽求懇請陛下誅殺此賊,以正朝綱,臣等必誓死相隨!”

李隆基聽後,心中十分感動,畢竟他又何嘗不想如此,張暐說的與他心裡想的完全一樣!

但為了不走露風聲,李隆基不動聲色的回道:“張將軍回去代朕轉告劉卿,此乃大事,要徐徐圖之,切不可輕舉妄動!朕相信他定可像張漢陽(張柬之)那樣匡扶社稷、重振朝綱!”

張暐將李隆基的話原封不動的轉達給劉幽求後,劉幽求心中明白李隆基雖然表面沒有答應,可在言語中已經暗示自已要像張柬之那樣撥亂反正,這已經擺明了他是支援自已對李令月等人動手的!

想到這裡,劉幽求命張暐下去秘密準備,等時機成熟了就誅殺李令月等人!

張暐回去之後,想著此等大事,自然是多一個幫手,就會多一份希望,就去找了自已的好友、侍御史鄧光賓。

鄧光賓見張暐登門拜訪,立刻吩咐下人準備酒菜,兩人邊喝邊聊。

酒至半酣,張暐將自已的來意向鄧光賓和盤托出。

鄧光賓聽後沉默不語,畢竟此等大事事關自已的身家性命,他又豈會輕易答應。

張暐見鄧光賓沒有表態,說道:“此乃匡扶社稷之事,鄧兄為何還要猶豫?”

鄧光賓回道:“非是光賓猶豫,此事若無太上皇與陛下的旨意,等同於謀逆,光賓又豈敢輕易答應!”

“男子漢大丈夫,本應頂天立地,鄧兄怎麼如此懦弱?”

“此事非同小可,你容我想想!”

見鄧光賓不置可否,張暐也沒有再過多逗留,起身告辭離開了!

見張暐要走,一道靚麗的身影從窗外迅速離開。

皇宮,紫辰殿,李隆基剛剛摟著武瑩瑩躺下,還沒來得及寵幸,就見高力士急匆匆的從門外走了進來!

“陛下,大事不好了!”

雖然有點掃興,可李隆基也知道高力士不是沒有分寸之人,若無大事,他絕對不會在這個時候前來打擾自已!

“究竟發生了什麼事?”

李隆基一邊說著,一邊披了件衣服,從床上坐了起來。

高力士來到李隆基身邊,在他耳邊耳語了幾句之後,李隆基臉色一變,怒道:“真是個蠢貨,此等大事怎可輕易示人?”

高力士問道:“那陛下打算怎麼辦?”

李隆基心裡明白,這樣重大的事情,本應該嚴守秘密,可是張暐卻輕易地將此事告訴了侍御史鄧光賓。

在背後秘密策劃謀害太平公主,一旦讓自已的父親和太平公主知道了,其後果將不堪設想,不但策劃之人要人頭落地,就連自已也要受到牽連。

李隆基面若死灰的看著高力士,問道:“以你之見,予該怎麼辦?”

高力士回道:“既然陛下能在鄧府之中安插眼線,太平公主也未嘗不會。何況那鄧光賓今晚也未曾表態支援,誰敢保證他明日不會將此事告知太平公主或太上皇?以奴才之見,唯今之計也只能舍車保帥了!”

李隆基明白高力士的意思,就是讓自已將劉幽求等人丟擲去,作為替罪羊,以此來消除父皇與李令月的疑慮,來保全自已!

要捨棄劉幽求,李隆基的確有些於心不忍。

雖然之前李隆基就曾為了自保拋棄了姚崇與宋璟,可那二人最多隻是站在自已一邊罷了,並非自已的親信。

可這劉幽求與自已交往多年,從一開始就是自已的死黨,要將他推出去,李隆基自然是捨不得的!

高力士看出了李隆基心中的不捨,連忙勸道:“陛下,自古成大事者必有流血犧牲,何況劉大人有大功於社稷,太上皇也未必會真要了他的命!就暫且讓他受些委屈,等陛下將來坐穩了江山,再好好補償他也不遲!”

李隆基聽後也覺得高力士所言不無道理,於是命人連夜將劉幽求等人的罪狀開列出來,上奏於太上皇李旦。

次日上朝之後,太上皇李旦看了李隆基的奏書,勃然大怒,當即傳旨將劉幽求、張暐和鄧光賓三人逮捕入獄,交由刑部嚴加審訊。

刑部審理之後,劉幽求三人對所犯罪狀全都供認不諱,但也全都堅持此事與李隆基無關,是自已三人的主意。

負責審理此案的官員,審理完之後,上奏太上皇李旦道:“劉幽求挑撥離間陛下骨肉親情,等同謀逆,以臣之見應當判斬刑。”

見刑部上書要將劉幽求等人處死,李旦看後搖了搖頭,似乎也有些不忍,但仍傳旨將三人收監、擇日問斬!

李隆基見狀,為了保住這兩個人的性命,不得不親自出面,為劉幽求等人向太上皇李旦求情。

李隆基上奏父親李旦道:“父皇,劉幽求曾為大唐朝廷立有大功,還望父皇能從輕發落,以免寒了功臣們的心。”

既然皇帝開了口,李旦自然也不再堅持,於是從寬處理,將劉幽求流放至封州,張瑋流放到峰州,鄧光賓流放到繍州,將三人全部發配到了嶺南。

劉幽求被流放後,太上皇李旦又將蕭至忠與郭元振重新提升為宰相。

這時,位居宰相的有七人,他們分別是:竇懷貞、崔時、魏知古、陸象先、岑羲、蕭至忠、郭元振,即使不算上崔時,李令月在朝中的力量依然大於李隆基。

退朝之後,李令月命人將崔時叫入府中,問道:“澄瀾,以你之見,此次的事是否乃劉幽求等人自作主張、與三郎無關?”

崔時心中明白,若無李隆基的點頭,張暐又怎敢去拉攏鄧光賓?他將劉幽求等人丟擲,無非就是舍車保帥罷了!

由此可見李隆基的政治手腕之狠辣,為了達到目的任何人都可以拋棄!

見崔時沉默不語,李令月冷笑道:“三郎心裡的伎倆,姐姐又豈會不知,他無非是想以此事證明他無意針對姐姐,好讓姐姐麻痺大意罷了!”

“既然姐姐知道,那更要注意自已的安全。既然他能在鄧光賓府中安插眼線,姐姐府中也未必沒有,以澄瀾之見,姐姐之前準備的替身或許馬上就能派上用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