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311章 隨時可以犧牲的棋子

劉澈說道:“關於現在的國際形勢和各國之間博弈的結果來看,很多人把目光聚焦在了衝突的本身,卻不知兩個大佬打架,倒黴或犧牲的始終是小弟或者棋子。

反而是很多作為看客的國家網友們最先反應過來,只有親身體會,才能切實的感受。”

我怎麼覺得龍鷹熊的對抗就是演給全世界的一齣戲呢?

這是一位虎國網友在鷹國社交平臺上的問題。

他還補充道,最近幾年中美一直在博弈,甚至對抗,包括中美之間的貿易戰和兩熊戰爭。

我們鷗洲國家以為可以好好的看戲了,甚至覺得可以在他們之間的對抗中得到我們想要的利益。

可是我們現在才發現什麼經濟制裁呀,關稅壁壘呀,貿易限制啊,能源限制等等一樣不少全給我們歐盟用上。

先是兩熊戰爭切斷了我們和大熊的合作,讓我們苦於有技術,無能源的窘境。然後是鷹國一邊對龍國汽車製造施加技術封鎖,一邊要求虎國車企將供應鏈脫鉤出龍國,還試圖利用通脹削減法案,吸引我們的製造業轉移到鷹國。

這下好了,我們虎國連技術也被搞沒了,真的要空心化了,你們仨到底是在打架還是打我們。怎麼你們倆掄起來的棒子一下不少都打我們這些觀眾的頭上?

首先回應的是一位荷蘭網友憤怒的說道,他們就是在演戲,荷蘭就是這場戲裡最滑稽的小丑。

我們的阿斯麥作為全球唯一能生產高階及紫外光刻機的公司,原本在這場技術競爭中擁有極大的優勢,結果鷹國一句限制對龍國出口,我們就被迫停下了所有對龍國市場的供應。

為了配合鷹國的對華技術封鎖,我們承受了巨大的經濟損失,而鷹國自已呢,他們從沒停止過對龍國的半導體銷售,甚至利用我們的技術空白搶佔市場。

而龍國在這樣的制裁中,卻加大了自研投入,並在今年就完成了兩款光刻機的量產,我們的低端光刻機市場份額,也將很快被龍國企業佔領。

這場戲讓我們看清了,鷹國確實是導演,龍國本來就不該是對手,而荷蘭卻是在這場戲裡被放棄的棋子。

日雉國網友是這樣回覆的,龍鷹熊是世界上最強大的三個超級大國,他們是不可能發生正面衝突的。

因為他們的領導人都知道,如果正面衝突,以他們的軍事實力,那必將是三敗俱傷,這樣對他們沒有任何好處。

而最重要的是鷹國需要龍國的廉價商品來穩定他們國內的物價,而龍國則需要鷹國龐大的消費市場,所以他們的關係一直都是相互需要中的互相打壓,從來就不是你死我活的對抗。

看明白這些,你就應該知道,我們這些所謂觀眾存在的意義,我們不過是中美俄相互打壓的棋子,

龍國網友是這樣回覆的:演戲?你們別開玩笑了,不過我倒是覺得鷹國更像是一位嚴厲的老師,總能在第一時間發現我們的不足,然後毫不留情的以打壓封鎖的方式提醒我們。

他像雕刻家一樣精心的打磨著我們的每個缺點,雖然過程嚴苛,但我們都明白,這是為了讓我們變得更加完美。

我想鷹國老師一定是看出我們龍國人骨子裡,有著不服輸的精神。技術封鎖和打壓只會讓我們更加堅定自主研發的決心。

就是因為這樣的一位嚴厲的老師,讓我們從航空航天到高鐵和晶片製造,再到新能源車、盾構機,船舶等各類尖端行業都走在了世界的前列。

也是透過這位老師在幾十年裡的一輪輪制裁打壓,硬生生的把我們逼成了工業產值世界第一的全產業國家,我們真的很感激這位老師。

丁元英笑著應道:“雖然這是個笑談,但是真正讓我們發展起來的原因,是我們國家持續而堅定的發展決心。因為我們知道只有強大才不會被任何外部力量左右。

中美這一波對抗給全世界其他國家去了一波工業化,以後在晶片、AI、電動車等行業就只剩中美兩個玩家了。

稍微學點龍國曆史,就明白現在的鬥爭不是孤例,而是自古有之。

兩個大國打架,打到最後,邊上的小國慢慢都被打沒了,滅國了。別人從你家借道去打別國,結果順便把你就給滅了。

說句不好聽的,這些鷹國的小弟連自已國家的政治軍事主權都沒有,何談獨立發展?所以他們只能成為大國博弈中隨時可以犧牲的棋子。”

今年前10個月的外貿出口資料已經出爐,其中10月份的出口表現創下新高,尤其是新興產業的出口連續攀升,資料非常亮眼。根據海關公佈的資料,今年1-10月我國出口總額超過20萬億,同比增長6.7%,進口超15萬億,同比增長3.2%,貿易順差5.58萬億,同比擴大17%以上。

其中,10月出口再創新高,當月出口2.18萬億,同比增長11.2%,按照鷹元計價,當月出口突破3000億鷹元,同比大漲12.7%,創下近2年的最高紀錄。

不只是整體出口表現較好,在一些新興產業的出口上依然實現了高增長,比如汽車、積體電路、高階製造、通用機械、船舶等等。

其中,汽車出口6985億,同比增長20%,家電出口接近6000億,漲幅也達到16%,手機出口7539億,增速下滑0.9%,船舶出口2580億,同比暴漲74.9%……

同期,積體電路出口首次突破9000億,達到9311億元,同比大漲21%,反超汽車、手機的出口額,成為機電出口領域出口金額最高的單一產品。

晶片出口的增速高於傳統的家電、手機,以及新興崛起的汽車,但低於爆發力更強的船舶出口,這是因為近兩年我國船舶訂單接到手軟,一度拿下全球70%的市場份額,把日韓造船業逼到了牆角。

當然,晶片的出口同樣非常出色,今年前10個月的出口額達到9311億元,全年的出口額突破1萬億毫無懸念,晶片出口的快速增長,說明我國正在從晶片進口大國向晶片出口大國進行轉變。

另外有一個資料值得關注,今年前10個月,我國服裝出口9327億元,同比增長0.7%,而同期我國晶片出口9311億元,資料非常接近。

一個代表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另一個代表高階的資金和技術密集型產業,這也深刻反映出我國產業轉型升級正在持續拿到成果。

在過去這些年,我國進口最花錢的兩大類就是石油和晶片,進口金額都高達2萬億,晶片一度超過石油,成為我國進口最多的商品,而半導體晶片也成為“卡脖子”問題最突出的行業。

經過這幾年的持續投入和自主研發,科技領域“卡脖子”問題實現了很大的突破。

這樣的積極變化值得慶賀,但背後存在的問題同樣不容忽視,一方面是晶片出口大部分還是以中低端晶片為主,高階先進製程的晶片目前還無法制造。

晶片出口的數量上去了,但質量還有很大的提升空間,而高階先進晶片的製造依賴於更先進的光刻機,高階光刻機的製造目前仍然由荷蘭ASML公司壟斷,而國產光刻機的研發也取得了一些成果,上升空間仍然很大。

另一方面,老鷹並沒有停止對龍國的半導體打壓和制裁,反而在近段時間提升了打壓的力度。

其中就限制了英偉達對東方市場的AI晶片出口,尤其是限制了A100等先進處理器。而為了繞開監管,英偉達向東方市場提供了A800等晶片的出口。

事實上在全球AI領域,中美當前處於絕對的領先水平,只是各自側重的優勢不同。

從過去幾年國內半導體行業的發展,以及老鷹方面的制裁力度來看,打壓和制裁根本無法壓制一個國家的科技發展和進步,只會加速其半導體國產化和核心技術的突破進度。

“晶片的技術我們不參與了,投錢進去就是了,大水漫灌下,希望能出現百舸爭流的局面。

我們現在研發的側重點是軟體方面,純漢語環境的開發工具,作業系統,和資料庫軟體,外加攻擊性安全軟體,到時候和我們自已的作業系統一結合,那才是如虎添翼。

硬體是死的,就想自然界中的礦產資源一樣,誰搶到就是誰的。

我們把軟體做的頂呱呱的,管你什麼硬體,我在你外面包一層殼,還不是讓你點頭就得點頭,讓你搖頭就得搖頭。”劉澈向幾人通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