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95章 宿命的真相

民用飛機有幾百萬個零件,是最複雜的民用工業品之一。

產品越複雜,零件的供應商就越多,質量就越難保證。

可以這麼說,供應商的質量下限,就是最終產品的質量上限。

而要保證這麼多的供應商都靠譜,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不過載人飛船的複雜度也很高,SpaceX又是如何保證質量的呢?

它的辦法是自已掌控大部分供應鏈,現實中有超過70%的零部件都是SpaceX自已生產的。

這樣他們在質量控制上就非常主動了,不僅自已可以直接控制大部分零件的質量,管理供應商的壓力也不會很大。

這個道理很簡單,但波音做不到。

因為民航飛機有一個載人飛船不具備的特點,生產規模大。

鷹國太空梭在歷史上總共就造了5架,SpaceX的龍飛船從2010年到現在總共也不過只造了20多艘(載人版7艘,其餘為貨運版)。

而波音在巔峰時期,每年生產的幹線大客機數量高達800架之多。

這種生產規模靠一家公司肯定是搞不定的,它需要的是全社會工業體系的共同努力。

也就是說民用客機和載人飛船的生產有著本質的不同,它的成功從來就不是一家公司的事,而是整個國家的事。

當年波音的金融天才們把生產環節大量外包出去,確實給質量管理挖了個大坑,但這就是整個行業的大趨勢:

一架現代大飛機的質量,拼的是一個國家的整體工業水平。

而鷹國的工業發展則在上世紀七十年代碰到了一個問題:

以黃金為錨來發行貨幣的佈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了。在這之後,美聯儲就走上了以美債為錨來印鈔的道路。

簡單的說就是政府發多少債,美聯儲就印多少錢。

這麼玩的最終結果當然就是政府想印多少印多少,然後通貨大膨脹、貨幣大貶值。

工業專案的回報週期很長,一個大型工業產品從設計到成熟再到盈利,跨越幾年甚至十幾年都是正常的。

而由於印鈔機的瘋狂運轉,等你熬到盈利的時候,手上的錢早就貶得毛都不剩了。

在這種遊戲規則下,“薅印鈔機羊毛”才是最高效的商業行為:

用印出來的鈔票去拉動一個資金盤,吸引韭菜進入,然後迅速收割走人;接著拿錢再去拉動另一個資金盤..

這就是金融天才們的絕學,他們在賺錢效率方面可以輕鬆把那些只會埋頭搓產品的工程師們摁在地上摩擦。

而鷹國的工業正是在這股巨大的貨幣浪潮中逐漸走向了空心化。

如今他們製造業產值的全球佔比已經從巔峰時期的50%跌落到了17%左右,產業工人也失去了社會的尊重。

於是全美最優秀的人才都湧入了華爾街,工廠成了無根之木,大量生產線被迫撤出鷹國。

曾是國家脊樑的產業工人則紛紛失去工作,只能在荒蕪的老工業區裡默默的等待消亡。

這種環境倒是孕育出了一本《鄉下人的悲歌》,作者現在是鷹國副總統候選人。但工匠的技術和精神就很難傳承了。

目前鷹國製造業的就業人數佔全部就業的比重不到10%(巔峰期40%)。

這個趨勢不是波音一家公司能左右的,麥道人“金融掛帥”的思路不過是順勢而為罷了。

你就說賺沒賺到錢吧,從波音兼併麥道後,波音的股價是漲了不少,投資人確實賺的盆滿缽滿。

但現在產業鏈越來越拉垮,未來的長遠規劃怎麼辦呢?

呵呵。

玩資金盤的哪有什麼“長遠”?

所以,你看現在的報道是波音押注白象研發和供應鏈,尋求扭轉局面。

當世界燈塔的工廠裡已經無人可用時,它造的飛機頻繁掉零件也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這是波音的宿命,也是鷹國的宿命,換什麼CEO都沒用。

最後順帶說一句,鷹國為登月而啟動的阿爾忒彌斯計劃,其火箭的主承包商也是波音。

“是呀,金融的力量可以讓人成功,也可以讓人失敗!事物發展到極致,就會走到反面。所以,我們還是要牢牢抓住技術,尤其是軟體技術和網路安全技術!所以,一個可以相容所有的核心作業系統確實勢在必行!”秦立新感慨道。

劉澈心情倒是大好,尤其是像這樣,大家在一塊兒越討論越有信心,前景越來越清晰,未來越來越光明,

“技術方面還是要由你來掌舵,大偉主要管著海外業務,置業要負責安全事務,金融方面有丁哥,實業方面有明哥。

還有,我們成立了那麼多組織,就是為了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把他們都組織起來,把我們的陣營擴得大大的,把敵人的陣營搞的小小的,哈哈。”

“但是這樣,我們明面上的組織和成員必定會成為某些勢力的眼中釘,肉中刺的!他們可不是什麼善類!”席置業不無擔憂的說道。

“這也是無可避免的,這也是我們為什麼要建立十地地下組織的原因。要不為什麼潛艇的序列裡有戰略核潛艇,而航母卻沒有戰略航母的說法呢。

那是因為藏到暗中,找不到行蹤的才是殺手鐧,才能稱得上戰略級的大殺器!

來而不往非禮也,我們也要開始著手反向滲透了。國外那些需要貸款上學的學生,就是最好的發展目標,只有無產者才是最堅定的革命者。

國外還有那麼多癮君子,他們同時也是受害者。他們是最無助的人,但也應該是對這個世界認識最深刻的人,是誰把他們變成這樣的,他們一定知道需要反擊的是什麼!

我們有幾場硬仗要打,一是打贏經濟領域的貿易戰金融戰,取得經濟上的主導權;二是要打贏文化領域的宣傳戰,取得輿論上的話事權;三是打贏網路安全的攻防戰,成為獨步天下的網路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