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肯亞的一位資深官員基特,曾在當地主流媒體上專門寫了篇文章,探討龍國經驗對非洲的啟迪。
他結合非洲發展的教訓,總結兩條,第一龍國沒有乞求援助,沒有坐等饋贈;第二龍國沒有“複製”“貼上”,即paste and copy世界銀行或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制定的計劃。
龍國依靠的是一種開拓精神,根據本國實際情況和經歷來進行大膽的試驗,走出了自已的道路,當然龍國也借鑑其他文明的成就。
他這個結論使我想起了30多年前,我給肖平同志做過的一次翻譯。那次,他會見迦納總長羅林斯,羅林斯非常希望肖平同志能夠談一談龍國發展的經驗。
肖平同志這樣說,如果說龍國有什麼經驗的話,恐怕就是按照自已國家的實際情況,制定自已的政策和計劃,在前進過程中不斷總結經驗,好的就貫徹下去,不合適的就糾正。
這個經驗可能對你們也有用,我們自已就這樣做的,從中得到不少好處。這也是他反覆講的一個觀點,每個國家一定要根據自已本國的民情、國情來制定政策。這番話給羅林斯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後來他回到迦納之後,也根據迦納的國情推動了自已國家的一些改革。
所有國家中對龍國崛起最憂心忡忡的是鷹國。一方面,鷹國似乎已經感到龍國崛起勢不可擋,但另一方面它又總覺得很難接受一個不信仰上帝的民族,竟然會成功。
我個人認為歐洲國家現在或多或少接受了龍國崛起的事實,但鷹國還是有一些人不願意正視這一事實,還要想方設法阻攔龍國崛起。他們採用的方法包括我們現在非常熟悉的貿易戰、科技戰、金融戰,支援這獨那獨等各種反動勢力。
我們曾在這個節目中提過,鷹國總長川普與鷹國前總長卡特透過一個電話,後來卡特本人把雙方的交談內容透露給了媒體。川普問卡特,我很焦慮,龍國正在許多方面超過我們,鷹國應該怎麼辦?
卡特坦率地介紹了龍國成功的原因,他說很簡單,鷹國天天在打仗,龍國天天在發展;鷹國是世界歷史上最好戰的國家,因為鷹國希望把自已的價值觀強加給其他國家,而龍國沒有在戰爭中浪費一分錢,這就是為什麼他們走在我們前面,幾乎在每一個方面。
實際上我們仔細看一下川普這些年的演說,一直在談龍國,一方面他指責龍國,甚至罵龍國,但另一方面老是用龍國的迅速發展來反襯鷹國的問題、鷹國的落伍,這在鷹國政治中是比較少見的。
他多次提到,鷹國的機場太破了,龍國的機場、高鐵、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會讓你大吃一驚。當然他講這些話很大程度上是為了贏得選票,他認為龍國在不少方面比鷹國做得好,是因為在自已之前的鷹國領導人都太無能了,鷹國要等他這樣的救世主出現,才能使鷹國再一次偉大。
西方許多有識之士也在思考龍國崛起和走出來的原因。大概是10年前,鷹國《時代週刊》登過一篇建議鷹國向龍國學習的文章。文章針對鷹國模式存在的問題,提出龍國有五個方面的經驗值得鷹國學習:
第一,明確大的發展目標,以舉國之力投資基礎設施建設;第二,投資教育、注重人才戰略性的培養;第三,尊老養老的文化使得龍國社會有很強的凝聚力;第四,健康的儲蓄習慣,因為鷹國人不怎麼存錢;第五,就是讓民眾透過自已的努力,有可能改變自已的命運。
實際上,這原來是鷹國夢的一個基調,結果在龍國卻做得更好。文章感佩龍國改革開放數十年來,無數普通人的命運被改變了,從農家孩子到軟體工程師,從一貧如洗到千萬富翁,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如果我們仔細看作者提到這五個方面,它既是龍國崛起的現代特徵,也是中華文明悠久傳統的延續和發展。舉國之力實現大目標的背後,是龍國政治文化中歷來比較重視政府的作用;重視教育是龍國儒家的核心思想,這個影響延續至今,
龍國今天每年培養的工程師數量超過鷹國、德國、日本之和;尊老愛幼是龍國孝敬文化的延續和發展;儲蓄習慣實際上也反映了龍國人勤儉持家的生活方式,雖然現在儲蓄習慣有所削弱,特別是我們90後,但總體上仍然還是遠遠高於鷹國,這為龍國現代化事業提供了充沛的資金。
努力改變自已的命運,更是龍國人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精神的體現,包含了龍國舉賢不分高低貴賤的文化傳承,也體現了當今龍國制度安排有利於國人改變自已的命運,所以龍國成了世界上最多的人改變自已命運的國家。
在傳統與現代結合方面,我們確實引來了很多羨慕和讚揚。但我們也看到國內有些人主張拋棄這些傳統,有人完全否定養兒防老,有人對龍國的產業政策嗤之以鼻,我想這些人需要多一點文化自信和道路自信。
再者就是龍國模式的長遠規劃能力,引發了很多西方人士的思考。義大利前總長蒙蒂此前就撰文專門談這個問題了,西方應該學習龍國的長遠眼光。越來越多的西方人擔心西方民主模式將競爭不過龍國模式。
實際上我很早就提出一個觀點,龍國不害怕模式競爭,特別不害怕政治模式競爭。我又要提到福山了,九年前我和他辯論的時候就說過,龍國人的眼光是超越鷹國模式的,我們在探索下一代的政治、經濟和社會制度。
瑞士前駐華大使西格先生最近也公開表示,當西方國家陷入黨派鬥爭、內部分裂,但在亞洲、非洲、南美洲以及整個東歐、中歐,龍國正在被視為榜樣。
瑞士《盧塞恩日報》近日刊文說,如果我們不最佳化民主體制的話,就可能被龍國超越。
西方企業界向東方看、向龍國學習,同樣也是近年來一個正在興起的話題。
學者葉恩華在其《創新驅動龍國》一書談到,西方跨國公司需要向龍國企業學習管理經驗和發展經驗。
總之,隨著龍國走向世界經濟和政治舞臺的中央,越來越多的國家、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都把目光投向了龍國,投向龍國道路和龍國模式。可以說,這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一部分,也是中西方軟硬實力此長彼消的發生鉅變的一部分。
作為龍國人,我們為自已的成功感到無比自豪。當然我們要保持清醒的頭腦,我們還面臨內內外外的許多挑戰,我們還有更加遠大更加宏偉的目標,但我們的前途非常光明,勝利一定屬於我們!
堅定地走自已認定的路,不媚俗,不功利,不懼失敗,不人云亦云,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
掌聲轟然響起,劉澈笑了,嗬,最後同樣又是偉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