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4章 你的陽謀也是我的陽謀

會議開到現在,基本也沒有正式話題了,就聽劉澈在那侃著:“再拿這個核汙水排放的事情來說,就因為背後真正的主子是老鷹,所以他們才敢冒天下之大不韙直接排放到海里。

再想想之前的碳排放指標。他們自已過了那個發展週期了,現在拿這個碳排放指標來卡我們,結果沒想到,硬生生的給我們逼成了新能源大國。

曾經他們認為只要打著環保的大旗,提出發展新能源,那就能限制龍國的工業產能,還能讓龍國每年花大量的金錢購買碳排放指標。

這種明目張膽的陽謀,既站在了道義的高點,又控制了龍國的實力,還能變相的養肥自已,簡直就是一舉三得的天才謀劃,

可讓老鷹沒想到的是,僅僅過了幾年時間,龍國就用實際行動告訴他們,你的陽謀,也是我的楊謀,真正的較量現在才剛剛開始……

站在這個前所未有的時代大變局之際,我們更應該注重頂層的博弈。

因為,藉助網文中常用到的一句話,聖人之下,皆為螻蟻。如果頂層設計上沒有能夠與國外大財團相抗衡的力量,最後真的會頃刻間化為灰灰。

還好,我們已經謀劃佈局了很久,並且現在已初具規模。能力越大,責任越大,因為自已淋過雨,所以總想替別人撐把傘。

保護傘這類詞兒都被人給整歪了,而我們就是要把這些全部都給重新正名。成為大家心目中真正的保護傘。”

現在全世界都看清了一個真相,那就是龍國在新能源領域的佈局,遠遠超出了所有人的想象。

不信我們一起來看看幾個不一樣的新聞,先說第一個新聞,根據國家統計局的資料,今年6月份我國原油的進口量同比下降了10.7%。

去年一整年我們購買石油就花了高達20000億元,也就是說如果我們按照10%的目標去削減石油的進口,那每年能省下高達2000億元。

而我國最新服役的航母FJ艦,預估成本也就在400億元左右。所以理論上來講,發展新能源降低對石油的依賴,會極大地加速我國航母下水的速度,也會極大地拉近我國海軍和老鷹之間的規模差距。

再來看第二個新聞,根據龍國乘用車市場資訊聯席會的資料,去年龍國總共進口了汽車79.9萬輛,同比大幅下滑了8.9%,創下了近10年來汽車進口的最低資料,而7年之前這個資料還是124萬輛。

按照平均每輛汽車進口費用29萬去算,相比7年前,我們光買汽車這一項就少花了1200多億,又省下了三艘航母。

這樣的成績得益於龍國新能源汽車的大爆發,我們從世界第一大汽車進口國,一躍成為了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國,

這還沒完,我們接著看第三個新聞,根據專業機構的統計,去年龍國的汽車產業鏈銷售,維修,改裝累計創造了7.44萬億的銷售額,成為了龍國重要的經濟支柱行業之一。

如果你對這個數字沒有概念,我拿另一個行業進行對比,房地產,大家都知道是我們無可爭議的支柱型產業,它在去年創造的銷售額也才23.76萬億。

也就是說汽車行業創造的效益,已經接近地產行業的1\/3,雖然還有很大的差距,但成長空間我們完全可以期待。畢竟以前龍國的汽車行業,可是連房地產行業的零頭都比不上。你看現在,再想想10年之後,那時候會是什麼樣的場景呢?

最後來看看第4個新聞,根據統計局釋出的資料,去年龍國的光伏和風力發電量已經超過了龍國的居民用電量,也就是說就算只靠光伏和風力發電,也能維持龍國基本的生活用電。

如果放到國際上去對比,那我們僅僅是光伏和風力的發電量,就超過了大熊和日雉國高居世界第四,如果再加上水電這些可再生能源,甚至我們還能超越白象,成為僅次於世界霸主和我們自已的超級發電大國,

這是一個何等誇張的數字啊,讓那些叫囂新能源無用論的人徹底啞口無言。

之所以講這4個新聞,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不要去爭論發展新能源有沒有用,因為事實已經在打很多人的臉。

當年我們要發展光伏和新能源汽車的時候,很多人說這就是在浪費錢,有這麼多錢為什麼不發給老百姓。這樣的言論,當時全網都是,偶爾有一兩個站出來說新能源是趨勢的人,也會被嘲諷,看不清問題的本質,但真正看不清本質的人其實是他們自已。

因為發展新能源汽車這件事兒表面看是汽車行業的事兒,但實際上卻是全球的能源革命之爭,而誰能在能源革命中佔得先機是事關國運的重大事件。

不信你看看歷史當年老鷹為什麼能夠快速崛起?因為老鷹在開發密西西比河平原和西部的時候發現了大量的石油資源,所以老鷹一躍成為了輪子上的國家,引領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而大熊為什麼在XX年代的時候實力會出現嚴重的衰退呢?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中冬頻繁的鬧石油危機,導致國際油價大幅下跌,而大熊的外匯很大一部分都是依賴於石油的出口。

所以當石油賣不出價的時候,缺錢的大熊一下子日常物資都開始短缺了,別說買那些小家電了,就連買個麵包都得排長隊,這樣維持了幾年,人心慢慢的就散了。

我們也是一樣的道理,為什麼XX年的時候我們那麼困難?就是因為石油緊缺,不僅沒辦法透過賣石油去賺錢,每年還要拿大量的錢去進口石油,這樣的局面,讓我們根本就沒有多的錢去買西方先進的裝置。

那段艱苦歲月,現在看起來簡直是難以想象。正是因為經歷過這段歷史所以進入21世紀之後,我們非常重視能源領域的發展。

比如說10年前的時候我們上馬了特高壓技術,然後8年前之後我們又開始大力扶持光伏和電動車領域.

當時很多人看不懂這些操作,可是現在看這些佈局,是不是小學生都能看懂國家的佈局呢,利用清潔能源發電,特高壓負責運輸電力,電動車負責消費電力,這是一個完美的閉環。

一旦產業佈局成型,那龍國就能同時解決能源安全和產業升級這兩個重大難題。

就拿新能源汽車來說,很多人對這個行業的理解非常膚淺,以為就是賣一個鐵盒子,但實際情況遠遠比你想的複雜,我們為什麼要發展新能源汽車呢?

除了眾所周知的能源安全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個是打破國外的技術封鎖。

因為在燃油車領域我們很難追上國外,這不是我們能力強不強的問題,而是國外花了上百年的時間,已經把發動機和變速箱的專利搞到了極致。只要我們進行技術研究,立馬就發現全是國外的技術專利,我們前進的路已經被他們給堵死了。

而且一開始我們想大力發展的也並不只是電動汽車,氫能源汽車,我們也考慮過這條發展路徑。但最後我們一合計,發現日雉這個國家竟然壟斷了全球83%的氫能源專利。

所以最後我們果斷決定押寶電動車,因為這條賽道大家都在同一起點,這才是我們發展電動汽車最開始的起因。大家一定要記住一句話,歷史的抉擇,一定是根據當時的情況做出的最優解。

我們之所以會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就是因為從當時的情況來看,這就是最適合我們國情的選擇。

現在看來,我們果然選對了方向。根據資料顯示,經過十幾年的佈局,在新能源領域,我們在全球已經是佔據了絕對的優勢。

全球41%的鈷礦,73%的鈷精煉,77%的鋰電池正極材料和92%的負極材料,全都在我們手裡,還有全球66%的鋰電池在國內組裝,54%的電車在龍國製造,

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這意味著國外只要也發展新能源汽車,那最大頭的利潤必然會來到我們手裡。我們終於不用打長工,也能享受一下躺著賺錢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