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3章 山貓VS海鳥

陳鵬很自豪的講道:“我們的無人機,可以像小鳥的雙翼一樣伸展,這樣才能最大限度的節省空間,也使得我們的無人機能像炮彈一樣裝填在無人機機艙裡。”

“我們的無人機機艙,呈圓柱形,像彈夾一樣連起來,最後把首尾也連到一塊,形成一個迴圈。一圈迴圈下來,這一圈的無人機就全飛出去了。按一圈連線20個機艙的話,那就相當於5個彈夾,一次可以發射5架無人機。”

劉澈強調道:“無人機的用途很廣,民用領域你們自已決定就好,但是軍用產品,要作為研究重點。”

“既然我們有無人機式起落架,那在上面就可以自由搭載很多單元模組。”

“你像現在軍隊裝備的山貓全地形車,就被進行了各種各樣大膽的改裝,原來只是作為部隊代步工具的小山貓,目前也形成了一個龐大的體系,甚至可以組建一個超輕型的合成旅。”

說起山貓全地形車,當時是想解決輕型部隊機動型問題,這裡的輕型部隊包括山地部隊,空降兵,特種部隊和直升機機降部隊(空突部隊)等。

這些部隊都要用到直升機或運輸機來進行空投或空運,但是脫離飛行器之後就無可奈何的變成徒步輕步兵,機動力和所能攜帶的物資都非常有限。

山貓是卡著直升機或運輸機的機艙尺寸造的,就是為了能夠直升機空運。在部隊落地之後不用再徒步而是有車坐,把徒步輕步兵變成摩托化步兵,乘車機動下車作戰,所以最初山貓本質上就是代步和運載工具。

所以能夠透過直升機空運是山貓的一大特點,山貓裝備部隊之後很受歡迎,除了軍隊,森林消防和特警也都有裝備。

部隊在使用過程中開始不滿足於山貓只是用來運輸,希望其能具備一定的作戰能力,便自主為其加裝了一些武器,比如重機槍,榴彈發射器,火箭炮。同時部隊也希望山貓能提供一定程度的防禦力,畢竟“裸奔”不安全。

在得到部隊的反饋之後,山貓的研製廠家透過改進山貓底盤,在保證空運能力的前提下加強擴充套件變形能力,使山貓從一款單獨的運輸載具逐漸向多用途全地形機動平臺轉變。

山貓家族開始變得繁盛起來,出現了各種各樣的山貓,有重機槍型、35自動榴彈炮型、雷達通訊型、107火箭炮型、紅箭-8反坦克型等。

後來經過慢慢改進,採用自動變速箱(以前是手動),動力前置、動力中置(之前是後置)的佈局,山貓全地形車能夠承載更重的武器。

於是又推出了車頂載入一挺12.7mm轉管機槍的裝甲運輸車,搭載82mm速射迫擊炮和120mm迫榴炮等火力更強的車型。原來的107毫米火箭炮,為12聯裝的型號,最新的已經改成36聯裝的107毫米火箭炮,

最引人注目的是防空版山貓,這個真可謂是腦洞大開,6管23mm機關炮+兩側各六枚紅纓行動式地對空導彈,還有個光電探頭,在時髦值爆表的同時還能提供給山貓基礎的防空能力。不過這個配置也不能指望太多,但是打打無人機和輕型直升機已經夠了。

陳鵬聽劉澈提到山貓全地形車,立即表態道:“放心吧,劉總,山貓能做到的,我們一定能做到,而且要飛到天上去,他是山貓全地形車,我們就是海鳥全空域無人機。”

劉澈高興的大笑起來:“好,好,海鳥也好聽,我們就叫海鳥,不過這山貓我也是真喜歡啊。”

“這對於應對一些小規模的衝突,真是太實用了,在區域性小規模的衝突條件下,對手可能只擁有輕武器的火力,如果透過快速的空投和空運能力,把這些小傢伙投擲到戰場上,則可以起到出其不意、扭轉乾坤的效果。”

“回頭我們可以考慮合作一下,把海鳥和山貓合作一下,用海鳥無人機式起落平臺代替直升機、運輸機進行遠距離運輸,直升機還需要低空機降,這直接降落地面,開起來就走。”

陳鵬對雙方合作也非常看好,欣然答道:“好啊,下來我們雙方先接觸一下,看透過什麼形式合作最好。”

劉澈接著對秦立新說道:“立新,之前你一直忙,沒顧上給你說,接下來,九天科技總裁由你擔任,九天科技就由你帶領吧,我掛的職務太多了,要慢慢卸掉一些才行。”

秦立新無奈的笑笑:“好吧,不過我還主要管研發這塊,下邊他們三個公司,沒大事不要找我,大事咱們還開會討論解決。”

劉澈笑道:“好吧,只要把名先掛上就行。你看,現在薛大偉主要管C集團,席置業要抓安全方面,九天實業準備讓韓春明接手。王洪娜、蔣小娜、蘇萌,包括麗敏都出去單獨擔任集團總裁了,你這個當哥哥的也得多少管一塊。”

秦立新替妹妹謙虛了一句:“麗敏這丫頭,也就是咱九天年輕人多,要不論資格哪輪得到她當什麼集團總裁。”

劉澈不同意秦立新的觀點,反駁道:“這話你說的就不對了,九天所有員工裡面,如果按入職時間排號,麗敏可是除了咱們四個以外,第5個正式員工。我們雖不按資格,但麗敏的資格可不低哦。”

秦立新感慨的說道:“真沒想到,不到兩年的時間,不光是我們,大家都成長的好快。有一個好的集體,集體氛圍,真的是非常關鍵的因素。”

陳鵬也在一旁補充道:“九天的研發團隊,是我見過的最純粹、最專業的研發團隊。他們可能跟這個社會上的一些人情事故啥的,不是那麼合拍,但是,他們內部的協作卻非常高效,很少有什麼內耗。你知道,有時候,團隊的內耗,會導致超過一半,甚至百分之七八十的損耗,太讓人心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