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人聽到李峰的話,似懂非懂的點了點頭。
主要還是李峰說的太過深奧了,而李峰說的責任又是現代的。
這對生活在封建社會的五人來說,還是有點過於超前。
李峰看到五人那似懂非懂的模樣,也沒有過多的說什麼。
畢竟他剛剛說的乃是後世的文藝工作的要求,並不一定適合大唐。
因此他也沒有過多的去要求五人。
“行了,不必過多的去思考,能明白多少就明白多少。”
李峰說完就返回到了後院。
剛剛回到後院,就遇到了張偉領著兩個人從後院的大門走進來。
“少爺!”
“嗯!”
李峰迴應了一聲,接著打量起跟在他身後的兩人。
李峰詢問了一下兩人的名字。
隨後對著張偉說道:“安排好他們,隨後帶他們來正廳見我。”
“是,少爺。”
隨後就去安排兩人的住處。
而李峰則往正廳走去。
沒有讓李峰等多久,張偉就領著兩人來到了正廳。
“張偉,可還有空房間?”
聽到李峰的詢問,張偉連忙回答道:“少爺,除掉庫房和雜物間,還有一間空房間。”
聽到張偉的回答,李峰點了點頭,隨後繼續說道。
“把那間空房間打掃一下,我有用。”
“是,少爺。”
“至於你們兩人,先隨張偉去吧,我到時候再叫你們。”
“是,公子!”
儘管三人不解,但是還是沒有多問。
不怪李峰會這樣,主要是他忘了兩人工作的地點了。
這不才詢問張偉還有沒有空房間。
下午兩點,睡了一覺起來的李峰領著兩個剛剛買回來的下人往收拾好的房間走去。
隨後對著兩人說道。
“你們兩個的工作非常的簡單,看到這個玩意了嗎?”
“就像這樣。”
李峰當著兩人的面演示怎麼使用那個油墨印刷機。
因為本身就不是什麼很複雜的事,兩人看了兩遍後就已經知道該怎麼使用了。
聽到兩人學會了,李峰就讓兩人試了一下。
兩人聽到李峰的話,在李峰的注視下,開始弄了起來。
確認兩人確實掌握了,李峰對著兩人說道。
“你們兩人用五日時間,給我印刷一千份出來。”
“是,公子!”
兩人連忙回應道。
“紙張用完了找張偉,記得一定要清晰。”
李峰叮囑了一聲,就走出了房間。
李峰來到涼亭,拿出永生躺在躺椅上看了起來。
看了一會,李峰又陷入了沉思當中。
因為他想到了一個問題,好像在後世當中,不少的藝人都是會接商演的。
那麼他是不是也給自已旗下目前的五個藝人也接一些商演呢。
至於說能不能行,那也只有試過才知道。
想到這,李峰也懶得繼續看永生了。
直接往店鋪內走去。
看到李峰的身影再次出現,現場的觀眾瞬間將自已的目光看向李峰。
感受到現場觀眾的目光,李峰只是微微點了點頭。
還是跟上午一樣,那張凳子就在舞臺旁邊的位置坐著。
一直等趙俊和張瑜兩人結束了演出,他才再次走上臺。
看到李峰再次走上臺,現場的觀眾立即露出了好奇的表情。
想知道李峰又要幹嘛。
“諸位,不用如此看著我,我會不好意思的。”
他這話一出,瞬間現場響起了大笑聲。
李峰等現場稍微安靜了一些後,這才繼續開口。
“諸位,我想問一下,在場的諸位當中,有沒有掌櫃的,有的話麻煩舉一下手。”
聽到李峰的話,現場的八十號人當中,立即有七個人舉手。
李峰看到舉手的七人,出聲道:“幾位等下在演出結束以後,麻煩稍作停留,在下有點合作與七位相談。”
舉手的七人聽到李峰的話,連忙表示沒有問題。
李峰說完就下了臺。
畢竟他上臺就是為了說這麼一件事。
下午五點,隨著最後一場演出結束,現場的觀眾紛紛開始退場。
之前被李峰點名的七人,卻都留了下來。
“把店鋪大門關了。”
聽到李峰的話,下人連忙將店鋪大門給關上。
等店鋪大門被關好以後,李峰這才繼續開口:“稍微耽擱一下七位的一點時間,將七位留下,確實是有一點合作相談,不過在此之前,我需要了解一下,七位都是開什麼店鋪的。”
聽到李峰的話,七人互相對視了一眼。
過了一會,終於有一人率先開口道。
“回李大人,在下是開布莊的。”
“大人,在下是開茶樓的。”
“大人,在下是開酒樓的。”
......
聽完七人所從事的行業,李峰微微點了點頭,這才繼續開口。
“七位,我這裡有那麼一個合作,七位要不要參與,全憑意願。”
“合作很簡單,那就是你們出錢,我們出人,你們出錢邀請我旗下的藝人,去你們的店鋪進行演出。”
“比如說,王掌櫃,你可以出錢邀請小翠去你的酒樓進行一場演出。”
“而小翠在演出結束後,會與現場的觀眾介紹你酒樓的特別之處。”
“以小翠的人氣,我想一定能夠給王掌櫃你的酒樓帶來不少的食客吧。”
聽完李峰的描述,七人瞬間明白過來了。
如果真的能夠讓小翠姑娘去他們的店鋪進行一場演出,那不用說,絕對能夠提高他們店鋪在長安城的知名度。
就小翠姑娘的目前的知名度,基本上已經做到長安城一半以上的人都知道。
就小翠姑娘彈唱的那兩首曲子,不少青樓的女子都在學和唱。
看到七人那激動的表情,李峰知道,這七人已經明白了這其中能夠帶來的好處。
“李大人,不知道需要多少錢倆,可以邀請小翠姑娘前往在下的酒樓進行演出。”
聽到對方的詢問,李峰伸出了兩根手指。
看到李峰伸出一根手指,這名叫做王掌櫃的試探的詢問道:“兩千貫?”
還沒有等李峰說話,這王掌櫃一臉為難的說道:“李大人,這兩千貫在下一時間拿不出來,不知一千貫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