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皇帝的心思,顧淵心知肚明。
別的事情上這位皇帝足夠果斷,可一旦涉及到三個兒子,就會猶猶豫豫,拿不定主意。
對於皇帝而言,本身就只有三個兒子,每一個兒子都可謂是他的心頭肉。
可現在呢?
老三躲在嶺南不肯回來。
老二因造反被流放,只剩下老大一個人在身旁。
然而太子又是腦子少根筋的主,賢明的時候那是相當賢明,太子這個位子坐的頗有當初這位皇帝的風采。
但糊塗的時候,那也是足夠糊塗。
就比如今日這件事。
令楊儀大失所望,不禁又想起了另外兩個兒子。
老三在嶺南混的風生水起,估摸著是輕易不肯回來,皇帝也沒理由無緣無故讓他回來。
但老二不同。
老二現在似乎能夠被洗清嫌疑,皇帝自然就想著讓老二回來。
不排除皇帝想用楊玄警示楊恆的用意。
一旦讓他回來,造成的影響可不止一星半點,甚至會引發朝堂動盪,惹來不必要的麻煩。
“陛下,二皇子即便並未參與私制龍袍一事,洗清了冤屈,也不應召回朝堂,而應立刻封王就藩。”
“若是陛下覺得這一年多的時間委屈了二皇子,可在封王之事上多加賞賜,以彌補二皇子。”
顧淵的態度很明確。
二皇子可以無罪,但不能回來,直接封王,將他送去封地是最好的,再不濟,你給他一塊好封地,再多加一點賞賜。
總而言之,二皇子不能回朝堂。
楊儀清楚顧淵的意思,也明白顧淵這是站在大局方面考慮。
但,他也有自已的考慮。
“啟明,老二給朕的來信上說,他寧願不要封王,不要補償,不要朕任何的賞賜,只願意服侍在朕身前。”
“難道這樣,也不行嗎?”
顧淵都無語了,二皇子這話也就騙騙你這個當爹的。
當局者迷,旁觀者清。
楊玄打的什麼主意,顧淵還能不知道嗎?
當然,顧淵並不知道這個主意是自已未來好女婿出的,否則他立刻就會寫信將楊斐狠狠說教一頓。
這不是添亂嗎?
可楊斐要的就是亂!
不亂,自已怎麼有機會?
“陛下,二皇子如今已成年,按照我朝律法,成年皇子需離京前往封地。這是祖制,不可違背。”顧淵拱手說道。
楊儀嘆了口氣:“朕當然知曉,只是朕著實想念老二。唉,若非如此,朕也不會召你前來商議此事。”
片刻後,楊儀無奈朝著顧淵揮了揮手:“你先退下吧,讓朕考慮考慮。”
聽見這話,顧淵沒有再勸。
多年的相處讓他知曉陛下這是鐵了心要二皇子回來,以陛下的果斷,真考慮封王之事,直接就可以下旨了。
像當初三皇子請封,陛下也就是稍加思索便同意。
既然勸說無用,只能想想接下來如何穩固局勢吧!
顧淵拱手告退。
果不其然,顧淵退下去後,楊儀立刻命曹忠去請兵部尚書李勝。
第二日朝會。
楊儀一上朝便同意了太子的請求,但只是讓倭國使臣自行前往嶺南求見楚王,至於楚王見不見,全憑楚王決斷。
楊恆聽見父皇當眾宣佈這個結果,心中大喜。
縱然昨日與夏覽商討的不錯,但最終的決定權還是在父皇手中,夏覽同意,而父皇不同意也無用。
如今父皇同意,一切塵埃落定。
老三的那些製造工藝,都將是他的了!
楊恆似乎已經看見源源不斷的錢財流入自已的口袋,他可以憑藉這些錢財做更多的事情。
但他尚未高興太久,一則訊息便讓他的笑容凝固在臉上。
兵部尚書李勝出班奏道:“起奏陛下,數月前,邊關將士在巡查之際,發現幾名形跡可疑之人,一番審問,現已查明他們都曾是皇宮尚衣局的織匠,且與二皇子私制龍袍謀反一案有關。”
“經織匠的口供,已確定二皇子是遭奸人誣陷,幕後真兇乃北周餘孽,現真相大白,懇請陛下為二皇子平反昭雪。”
“該死!一群廢物竟然被抓了。”
楊恆心中大怒。
這幾名織匠他不是已經安排人暗中解決了嗎?怎麼非但沒死,還被邊關抓了!
好在自已早有防備,並未引火燒身。
“那群北周餘孽不能留了,之前他們對孤有用,孤才與他們合作,如今事情敗露,若是他們還活著,勢必會將線索引至孤身上。”
想到此處,楊恆心中有了計策。
李勝的上奏立刻引起軒然大波。
去年二皇子只是一句造反,就被不明不白的流放,三皇子也隨即被丟去嶺南,如今你告訴我二皇子是被誣陷的?
陛下到底在布什麼局?
一些官員不明所以,紛紛看向宰相。
然而顧淵只是如以往一般閉目養神,並沒有任何的神態變化。
丞相沒表示,那就是不必理會。
於是一眾官員也不再出班詢問案件的細節,任由陛下與李勝唱雙簧戲。
楊儀掃了一眼下方官員的反應,尤其是顧淵的反應。
見顧淵沒有出來反對,他滿意點頭。
昨日私底下他會阻止,提建議,可自已一旦拿到朝堂上,他即便依舊反對,也不會當眾表態。
這也是他一直讓顧淵當宰相的原因。
顧淵知進退。
楊儀大聲道:“北周餘孽亡我大隋之心不死,此番竟陷害朕的皇子,實乃罪大惡極。李卿,朕命你速速派人查清北周餘孽所在,將他們抓捕歸案,不得有誤!”
“另外,關於二皇子之事,既然已證明他的清白,那便擬旨,命二皇子回京。”頓了頓,楊儀接著說道:“在尚未抓捕到北周餘孽,徹底查清二皇子之罪前,他仍為戴罪之身,也不得恢復皇子身份。”
楊儀還是照顧了一番顧淵的感受,將二皇子定為戴罪之身。
順帶還可以減輕老二回來的影響。
可謂是一舉兩得。
“遵旨。”
李勝領旨。
而此刻遠在義安郡的楊斐,並不知曉父皇同意讓倭國使臣前來嶺南求見自已的訊息,他剛與李秉規劃完港口建造的一系列初期事務。
“魯明抓的那個小日...海賊給本王帶過來。”
“本王要親自審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