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後。
皇帝的船隊拐彎,正式踏入了清水縣境內的水道。
隨行伴駕的百官開始紛紛湧上甲板翹首以盼,此前只聞清水河村其名,如雷貫耳,今日便可一見,又怎能不令人滿腹好奇?
到了距離清水河村碼頭約十里處,兩岸的河道風景開始變了,不由令眾百官瞪大了眼睛。
只見沿途兩岸建起了兩條硬化規整的水泥路,綠植鮮花遍佈,沿途有供人遊覽靜坐的便民長椅,不時豎立起幾間涼亭,延伸出河面的觀景臺,襯著兩岸巍峨凸起的山勢,渾然天成的喀斯特地貌,風景秀麗,一甲天下。
無數行人遊客穿行於河濱路間,雙雙兩兩,怡然自得,閒情雅緻,顯然生活富足。
唐小志早已吩咐下來,要為皇帝與百官准備一個盛大的歡迎禮。
附近的民眾得知聖駕親臨,此時圍在兩岸競相手持鮮花吶喊,熱情之至。
古代的皇帝神龍見首不見尾,尋常百姓萬難一見,本身就自帶光環,宛若明星一般。
清水河村一帶的百姓,得知皇帝親臨,一時趨之若鶩,都想爭著一睹龍顏。
幾艘巨船上的百官環視著兩岸別緻的景觀,讚歎不已:
“諸位同僚,這兩岸河濱路景觀秀美,兩旁更建有無數臨街商鋪,宜商宜景,相得益彰啊。”
“大夥快看,那圍在岸旁的石柵欄是用大理石雕刻而成的嗎?竟像是渾然天成...”
“什麼?大理石?大理石價格昂貴,一般的豪門貴胄都無法大量使用。這個小小的清水河村居然用來做護欄?此乃何等的富貴?難道說此村富可敵國?”
“你們注意到沒有,咱們一進入清水河村十里範圍內的水道之後,這水道之水便變得異常潔淨清澈,水面也沒有任何漂浮的雜物,宛如引至天河,綠水幽幽啊。”
“咦,那漂浮於岸邊的一連串浮臺,是用來幹嘛的?”
“嗯?那艘堪比陛下龍船的客船,居然是間水上客棧?甲板上還可開設酒肆飯館?”
“快看,那艘形似鴨子的小舟,是用人力踩踏驅動的,單人便可泛舟河面,還能解放雙手。”
“...”
百官開始紛紛驚歎。
而這時候,各大船上留守的清水河商社人員,便開始了自己的導遊解說:
“各位大人,這河濱路上的石柵欄確實是大理石所制,但並非渾然雕刻而成,而是先雕刻好石材,再以水泥連線凝固而成,嚴絲合縫。”
“大理石雖是上等石材,但咱們清水河村本就隱於山間,有天然的資源優勢。大理石在其他地方或許價格昂貴,但在我們清水河村卻是一般石材,家家戶戶都可擁有。”
“而那些飄於河道兩旁的浮臺,其實是網箱,底下連線著一張巨大漁箱,用於水下養魚。為了保護河道水質,秉承我們大里正“綠水青山,即金山銀山”的治理理念,投餵魚苗的飼料都是純天然綠色食物,禁止私自排放汙水。”
“那幾艘商船上設有酒店客棧,飯館酒肆,商店小鋪,衣食住行可不靠岸。根據不同艙室的標準,船票從五十分至十兩一位不等,船上消費另計,豐儉由人。”
“至於那些小鴨大鵝一樣的小舟,是我們大里正親自參與設計的觀光小舟。適合情侶雙雙泛舟河面,或是休沐時一家老小出遊戲水。”
“...”
令百官無不側目,震驚不已,實難想到一個小小的五里村落,竟在被唐小志治理得宛若世外桃源一般,各種新奇事物不勝列舉。
例如,此時兩岸浮空而起的幾艘巨大熱氣球,吊籃上仍有幾名美女正徐徐灑下花瓣,漫天花香飄落之際,算是給皇帝準備的盛大歡迎禮來了一個預熱。
再到那座橫跨與河面兩岸的純實木拱橋上,此時披紅掛綠,拉起巨大的橫幅,印字“歡迎大奉天子駕臨清水河村”,更有無數曼妙的少女輕舞於橋上,敲鑼舞獅,不勝隆重。
來到清水村碼頭時,船隊剛剛靠岸。
一眾官員又被驚呆了,寬闊的碼頭平臺上,此時竟站滿了不下數百人,皆是盛裝出席,場面宏大。
那一座由御貢石材雕刻而成的巨大碼頭牌坊,足有七八米高。
橫額上居然還鑲著一塊經過精心雕琢的漢白玉,刻字“清水河碼頭”,狂草字型而成,別具風格。
龍船船首上,皇帝燕雲天望著隆重一幕,不免有些訝然,稍稍回頭看了唐小志一眼,道:“唐愛卿這是大手筆啊,這陣仗都快趕上朕的宮廷禮儀隊了。”
唐小志謙遜道:“陛下過譽了,卑職手下這些草民怎麼能與宮廷禮儀官相提並論?”
燕雲天一笑,並未多言,擺袖喊了一聲:“走吧,讓朝廷百官好好看看你這神奇的小村。說起來,朕上次一來匆匆而別,倒也還未能好好逛逛。而時過半年有餘,你這村子好像又變化不少啊。”
正所謂士別三日當刮目相看,時已半年,清水河村自然是小有變化的。
唐小志雖不在村中,但時刻與村裡留守的兩大副里正保持聯絡,並遠端操控著村裡的建設。
隨後,燕雲天便帶著身後百官下船,剛踏上碼頭的間隙,便見到數百結隊歡迎的人員齊齊跪下,高呼萬歲,聲勢震天。
燕雲天帶著笑意,目光掃過熱情的民眾,抬手一句“平身”後。
兩名花童便起身前來送花,緊接著,便是各個隊伍的領頭人前來覲見:
“清水河村巡捕房主事,攜三百部眾覲見大奉威武皇帝。請陛下檢閱。”
“環衛隊覲見。”
“救援隊覲見。”
“清水河商會聯盟主事,攜各大加盟社長覲見。”
“清水河村第一建築隊覲見。”
“二建隊覲見。”
“...”
一連十幾支不同制服的隊伍首領,相繼跪在燕雲天面前。
燕雲天一一點頭示意後,與唐小志邊走邊道:“你手下商會竟有如此之多的隊伍?”
唐小志回道:“這些都是日常必須的,例如巡捕房自不必說,村中的治安需要保證,防止偷雞摸狗,欺行霸市的惡行出現。”
“環衛隊,便是負責清掃街道,垃圾分類管理,保持良好居住環境所設。”
“常備救援隊,可應急處理天災人禍。例如像半年多前的蝗災,便可出動救援隊參與賑災,平時也做防火救急的應對,無不涉及。”
“村裡的產業外涉,採用的是加盟的方式合作,成立一個專門管理維護合作的商社聯盟,也是必然之舉。”
“...”
唐小志緩緩解釋著,不禁令皇帝和身後百官為之愕然。
一個小小的村落,彈丸之地,卻是五臟俱全,管理有度。
村民生活富足,安居樂業。
相比之下,在某些方面,堂堂朝廷的治下,甚至不比唐小志的清水河村有章法。
比如,衛生環境的建設,幽都乃大奉第二大城池,人口百萬。
但大街上卻只能用髒亂差來形容,臣民的自我素質也不高,甚至仍有人不恥當街大小便,隨意吐痰扔垃圾。
除了接近王府的幾條街道相對比較乾淨之外,偌大的城池,單說衛生環境只能用一塌糊塗來形容。
而清水河村街道寬闊,乾淨整潔,人行車行分流有度,各大十字路口更有專門負責交通的疏導員,臨街公共廁所五百米一間,汙水和生活垃圾有專門的隊伍處理,設有垃圾焚化爐和汙水淨化設施。
最重要的一點是,皇帝和百官逛了一圈後,感覺村民的素質極高,待人謙遜有禮,溫和倍至。
街上甚至找不到一個流氓惡痞,就連街邊乞丐行乞都極有規矩。
整個清水河村除了物價有點高,規矩有點多,暗地裡會擇人宰割之外,儼然是個極為文明的方外桃源。
而這一切,居然都是出自君上的手筆?
那該是何等大才,方有如此偉略?
一路行走在清水河村的街道上,百官連連驚歎,震驚於村中驚奇富足之餘,更深感唐小志乃國之棟樑。
他這套營商模式和管理方法,若放到京城,放到幽都,豈非舞臺更大,影響力更甚?
話說之間,眾人來到一處開放式的宅院前。
燕雲天看了看門口橫額上的題字後,皺眉道:“小金星託兒所?是幹什麼的地方?”
唐小志還未回話,一旁的燕羽墨已然開口道:“父皇,這個我知道。顧名思義,就是照顧託管幼兒的地方。”
燕雲天不覺一愕,“託管幼兒?這些不是家中主婦或者奶孃丫鬟乾的事兒嗎?”
唐小志這時才接道:“陛下說得沒錯,育兒確實是家中主婦和下人的責任。但這只是相對富足的家庭來說,尋常百姓不是所有人都能請得起丫鬟服侍。而主婦閒業專職帶娃,便會令家中缺少一份勞動力,不利於改善家庭環境。”
“因此,便有了這個託兒所的誕生。年滿週歲半的孩童,斷奶之後便可送入托兒所中寄養,由專業的丫鬟和奶孃照料,只需支付少許託管費,便可空出餘力,解放媽媽們的雙手。何樂而不為?”
“專業的事,留給專業的人去幹。很多年輕人都是第一次做母親,缺乏養護經驗,怕也照顧不周。這就讓我們這個託兒所,有了用武之地。而媽媽們只需早晚接送,即可安枕無憂。”
燕雲天聽得出奇,大奉朝中顯然還沒有如此細分的服務行業出現,但唐小志卻已經在清水河村中試行。
有了這個託兒所,不僅能使適齡幼兒得到更專業的照顧,還能解放“母親”的雙手,繼而投身到工作中。
可謂既解決了普通家庭生育後,母親無法迴歸勞作的窘境,同時又解決了一部分丫鬟、奶孃的就業。
“嗯,這個生意不錯!朝廷就該設立這樣的便民的機構,小德興,記下此事。回京之後,逐戶部也效仿此法,開設託兒所,以迅速解放百姓在家的育兒期,投身家業。”
燕雲天點點頭,扭頭對身後的小德興說道。
“是!”
小德興躬身應道。
隨後,剛繼續往前幾步,又見到了另一家名為“小金星幼兒園”的私塾。
燕雲天再次駐足道:“幼兒園?這又與託兒所有何區別?”
唐小志笑道:“區別在於招收的幼童不同。幼兒園招收的孩童範圍,在三歲到六歲之間。這個階段的孩子好奇心最重,最是天真爛漫的時候,幼兒園先生的職責便是要開始對他們進行啟蒙教育,教授他們禮儀仁孝,並初步認字學習。”
“哦?也就是尋常的私塾了。只不過朝中現有的私塾,只招收六歲以上兒童,而你卻把這個年齡門檻降到了三歲?”
“是!兒童在不同年齡,應該受到的學識教育不同。提早入學,讓孩子多點適應集體生活,更有利日後的升學。”
“那更前面那所清水河小學呢?嗯?還有初中?何為初中?”
“...”
皇帝帶著眾人沿著清水河村的四條主街道走著,一路視察而過,卻在西街這邊看到了一連串的私塾學校。
從託兒所到小學初中一應俱全,西街儼然是類似於前世學區的存在。
而唐小志一路跟隨,為皇帝與百官解釋著他在教育行業上的規劃。
來到街道盡頭時,燕雲天站在一座名為“華清園”的宅院前,啞然失笑道:“從這西街一路而來,諸多學府,合著你早已為村中之人規劃好了人生路線?”
唐小志道:“陛下,知識改變命運。普通百姓之所以生活困苦,一成不變。主要原因還是思維固化,知識面太窄。要想提高臣民素質,就當由幼童抓起。”
“這一條街的學府機構,由低至高,便是徹底掃除文盲。讓天下人人識字,人人都有一技傍身。臣民的素質提高了,都能找到自己的活計,何愁邦國不興?”
燕雲天聽此,眉目一閃,“好一個讓天下人人識字,有一技傍身。原來唐愛卿竟也有如此為國為民的雄心大志?”
“卑職名為小志,嘿嘿,實則也胸有大志啊。而這些都是受大王影響,卑職對大王之心...宛如滔滔江水...”
這廝說著,倒也不忘伺機奉承了燕羽墨一句。
令燕羽墨不由一羞,甜甜地望了他一眼。
“好!愛卿此志,深得朕心。不若,你回京與墨兒大婚之後,便入戶部為官吧!將朕的京都打造成另一個清水河村,不,是比清水河村更為過之。你可願意?”
燕雲天驀然心情大好道。
唐小志狀若受寵若驚,故作謙遜道:“陛下有令,卑職自當遵從。定竭盡全力,為陛下分憂。”
皇帝“嗯”一聲,報以讚賞的目光。
下一刻,目光所向也不知看到了什麼,快步走了過去。
同時,訝然道:“這個東西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