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9章 北上尋商機

他立刻坐起身,環顧四周,發現小舅子還在床上睡覺。他感到有些失落,因為自己好像想得太多了,現實與想象有些不符。

他看了看手錶,已經快八點了。他開啟門,發現幾雙眼睛盯著他看,讓他感到有些尷尬。

“酒醒了,不用著急上班,我已經幫你請了假,先去洗手吃早餐吧!”譚老師提醒道,儘量不表現得太過於苛刻,但又不能不說,畢竟是自己的女兒。

現在是冬天,實行冬季作息時間,上班時間是八點半,所以時間還比較寬裕。

“謝謝叔叔阿姨,昨晚太多了,真是不好意思!”董明碩感激地說道,他確實有點喝得過頭了。

劉勇林終於從看報紙的狀態中抬起頭,他還記得昨天的場面,現在回想起來有點尷尬。儘管他一生英明,但此刻的自己在這裡栽了跟頭,確實讓他有些難堪。

這兩位是自己的妻子和女兒,是自己的家人,所以並不覺得丟人。

“明碩啊,要注意控制酒量,不能再這麼喝了,對身體不好!”劉勇林深有所思地說道。

這種謙和的言辭是中國傳統美德的一部分,尤其是當這話是老丈人說的時候,董明碩自然會深表認同。

董明碩從衛生間出來時,發現老丈人和丈母孃已經走了,只剩下劉瑾惠坐在桌子前無精打采地吃著油條。

劉瑾惠經過一夜的思考,還是沒有弄清楚為什麼自己沒同意,卻被董明碩趕到家裡,而且父母還滿意。這讓她感到很為難。

“你在想什麼呢?你的物件都來了,難道沒看見嗎?”董明碩開玩笑地說。

“誰是你的物件,以後再胡亂編,別再來了!”她需要顧及媳婦的情緒,雖然心裡早已預設了,但還不願意承認。

“好的,我會注意不亂說話的!“ 不胡謅就可以前來了,這是她的暗示。

他拿起老丈人之前看過的《人民日報》,注意到日期仍然是今天的。送報紙的人真是非常敬業,在這麼大的寒冷天氣裡,甚至還是大雪天。

“熱烈祝賀黑河口岸復關重啟八週年!“

在《人民日報》上,任何一則訊息都價值連城。他記得上一世聽說,與蘇聯做生意時,中國製造的輕工產品,即使在蘇聯都能賣到好幾倍的價格。甚至有罐頭能換來飛機。

由於蘇聯的經濟發展方向與中國不同,他們一直專注於重工業,重工業方面他們在全球擁有獨特的地位。然而,在輕工業方面,中國一直處於較低的水平,無法與重工業相提並論。隨著蘇聯的解體和國際局勢的變化,俄羅斯開始致力於國民經濟建設,老百姓的生活有了一些改善。

董明碩突然感到這是一個商機,他有信心可以做,並且可以掙到錢。但是安全問題是一個大難題,對面的哈蘭泡地區並不屬於中國領土,槍支氾濫,而且正值亂世之中,生命價值不高。

並沒有注意到對方親媳婦的感受,董明碩沉浸在自己的思考中。他曾經因為生意的原因去過莫斯科,學會了幾句俄語,儘管僅限於問候和點餐,但這對做生意來說足夠了。他計劃從內陸買些輕工產品,如衣物和襪子,然後運到那裡賣,這應該可以賺不少錢,總比他目前掙的要多。總之,他想試一試,如果不成功,也無妨。

他抬頭看向對面的劉瑾惠,儘管他的目光沒有聚焦,但劉瑾惠並不知道他正在看她。

“唉,回過神來了!“

劉瑾博走了出來,坐在桌子旁,拿起一個油條,然後邊吃著小米粥,顯然昨晚他喝得有點多,今天能有小米粥喝,看來他受到了特殊照顧。

董明碩喝了一碗粥,然後吃了兩根油條,然後騎著腳踏車把劉瑾惠送到了工廠門口。當他看著她走進工廠後,才掉頭向著漢南機械廠出發。

三天後,董明碩和馮初鋒一起出發,帶著單位的介紹信和四個大麻袋的東西,準備北上。至於這介紹信的真實性,誰信就行,不信的話,他們去查呀,長途電話雖然不再那麼難打,但也不容易。等電話打通的時候,估計雪都要化了。

“兄弟啊,你覺得我們這一行怎麼樣?我跟著你出力,雖然沒多少錢,但你把自己的家當都拿來了,還去上海城買那麼貴的衣服,這真的好嗎?“

“好不好,試試就知道了。就算不成功,至少能算作一次冰天雪地的旅遊經歷!“

一路上,馮初鋒一直嘮叨不休,董明碩回到機械廠後,與他商量了一下。然而,馮初鋒開始變得小心翼翼,儘管大家都在做生意,但被指控投機倒把的罪名仍然存在,他害怕。

董明碩取出手頭僅剩的六千多塊錢,留下一千多塊用於路費和緊急情況。剩下的全部用於購買高檔的衣物和襪子,這些衣物是在城南服裝城購買的,襪子則是由齊州尼龍廠生產的,質量相當不錯。這是必須嘗試的,如果這條路可行,他就能早日實現財務自由了。

而馮初鋒則拿出他全部的家當,只有五百塊錢。他是家庭的主要經濟支柱,而且也是個花錢大手大腳的人,能夠剩下這點錢已經算不錯了。

兩天兩夜的長途旅行過後,他們終於抵達了東北的重工業基地,幸運的是鐵路直通口岸,否則轉車的麻煩可能會難住他們。一下火車,他們感到有些困惑,董明碩原以為肯定會遇到一些中介或代理之類的人,但現實並沒有如此順利。

幸運的是,這裡有一個官方部門,口岸管理委員會,面臨困難時可以尋求警察的幫助,儘管這句話在那個時候還要再過兩年才會成為現實。董明碩並沒有深思熟慮,直接前往黑河口岸管理委員會的辦公室,出示了一封介紹信。這些介紹信來自不同單位,當然不包括機械廠,而是來自服裝城等地。他手頭的介紹信有很多,都厚厚地一疊,如果被檢查到了,絕對會被懷疑。

但有了介紹信就方便多了,尤其是當人們聽說董明碩是北京的大學生時,態度更加友好。儘管大學生的地位以後可能不值錢了,但目前還是有些優勢的,一年可以考進那麼多大學,尤其是北京的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