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賣國庫券純粹是投機取巧,不勞而獲。這才是根本問題。國家肯定會出臺政策,來制止這種行為的,“ 男生義憤填膺地回應。
“但有些小城市的國庫券怎麼辦?有的地方急需資金,但到期國庫券兌現卻因各種理由而延遲,甚至不兌現。那不是讓購買國庫券的人受害嗎?“ 女孩反駁道。
“國家可以透過貨幣調控來進行兌換,如果被那些投機份子低價買走,然後高價兌換,那就是倒買倒賣,擾亂市場秩序,應該受到嚴厲懲罰,“ 男生堅定地說道。
董明碩發現,這位男生和他年輕時有些相似,思維較為死板,不善變通。國庫券本來是允許自由買賣的,只要不是為了牟取暴利,但國家難以辨別購買者是否出於牟利目的,因此如果購買者需要變現,便允許出售。一夜漫長,男女兩人爭論不休,沒有達成共識。與傻子辯論聰明的問題無異,與不懂變通的人討論冬天的樣子也無濟於事。
董明碩一直忍著,最終沒有說出一句話,沒有必要爭論和討論,行動才是最重要的。歷史將最終證明誰是正確的,而錯誤的人將永遠失去這個機會。
董明碩攜帶著面值為五千的到期國庫券,他的目的並不是倒賣,而是藉此機會在滬城尋找財富。雖然在齊州也可以兌換國庫券,但由於銀行資金緊張,兌換數量受限,而且只有幾家銀行可提供服務,每天都排滿了人。儘管大家知道在滬城可以進行兌換,但對於只值幾十塊錢的國庫券來說,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跑那麼遠排隊。因此,出現了中間人,不久前有人呼籲嚴懲倒賣國庫券的投機者,這些中間人變得低調了很多。
董明碩趁著機會,在這次恐慌時期,利用自己手頭僅有的五千塊錢,以面值或低於面值的價格兌換了大約價值五千塊錢的國庫券。儘管有人願意兌換那些只值十塊錢的國庫券,但董明碩的利潤並不會太高,因此他主要兌換五年期的,輔以三年期的,將一年期的兌換留到之後。
原計劃是上午十點到達滬城,但實際到達時已經是中午十二點。董明碩下了火車,吃了兩口自帶的大包子,喝了茶缸裡的溫水,這才感到一些溫暖。
滬城的冬天溼冷,凍得他感覺寒冷透骨。
這座大都市果然與眾不同,這麼冷的天氣,仍然有姑娘穿著裙子走過,董明碩不禁打了個寒戰。他迅速環顧四周,隨後沿著一條路走了大約十分鐘,終於找到了一家工商銀行,還記得它上輩子的位置。
董明碩磨蹭到了一點多鐘,才穩步走進銀行大廳,他的大衣非常醒目,如果有陣風吹過,簡直可以媲美髮哥。
“同志,幹什麼的?“一個保安詢問道。
“先生,我想兌換點國庫券。”董明碩正沉浸在電影情節中,被保安叫住了,頓時回過神來。
“往那邊走,最東邊的那個,排好隊!“保安指了指。
董明碩掃了一眼隊伍,發現排隊的人不多,和他的裝扮差不多,都穿著破舊的軍大衣,手裡提著小行李包,顯然也是為了貴重物品而來。
董明碩仔細觀察了一下,大部分國庫券都是到期後才能兌付的,而那些尚未到期的,根據剩餘時間的長短,也可以兌換,只不過兌換價格相對較低。同時,也有人掛出賣價。
他前面的這幾位顯然也是來兌換的,數量也不多。看來大家在市場經濟衝擊下都學得很聰明,想學楊百萬那樣賺大錢並不容易。
輪到董明碩了,他工作非常細緻,早已將兌換的國庫券按面值和年限分類整理妥當。銀行工作人員沒有多廢話,直接給了董明碩六千七百多塊錢。這一趟下來,除了車費和住宿費,他淨賺了一千多塊錢。雖然這份錢不容易賺,但是當初看到報紙上的那篇文章後,大家都感到恐慌。然而,這麼長時間過去了,一切都平靜下來了,但董明碩相信,市場肯定還會再次活躍起來。
兌換國庫券只是順便而為,他主要是來滬城看看這個國際大都市是否有什麼機會可尋,尤其是浦東開發區。他並沒有考慮搞電子錶的生意,因為那需要深圳等地的關係,而且管理相對嚴格,他不願冒那個險。
至於國庫券,他只能趁機賺一筆,將到期的兌換出來,儘管價格高,但不到期的國庫券價格波動較大。如果他不趕在到期前出手,這筆錢就會變成死錢。
懷揣著六千多塊錢,董明碩花了三天的時間逐個探索滬城的大街小巷,不僅乘坐各種公交工具,甚至在雙腿麻木的情況下也走遍了每個角落。如果再過二十年,他可能需要十天才能完成這一輪。現在浦東還未開發,滬城仍然是老城。
他花了幾百塊錢購買了一些小東西,如飾品和衣物等日常生活用品。董明碩突然發現,除了他的機械加工技能,他對其他行業幾乎一竅不通,似乎沒有辦法快速增值自己的財富。他開始思考這些東西是否能找到出路,如果不行,他只能迴歸老本行,修理拖拉機。
當董明碩在太陽西下的時候回到齊州,心情有些低落。他覺得自己可能無法像楊百萬那樣在短時間內大幅度增加財富。再次回到這個熟悉的地方,他感到一種複雜的情緒。
董明碩今天晚上和另外兩個同事一起值夜班,雖然有了四天的調休,但明天白天他還有很多工作要做。他回到宿舍已經是下午三點多了,稍微整理了一下,就走到了車間準備開始工作。
對董明碩來說,上班是最輕鬆的時候。經過兩三個月的相處,工藝組的同事們也終於認識到,董明碩和他們不是同一類人。有時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就像人和豬一樣明顯。
此外,董明碩常常給大家講笑話,讓大家開心,他人緣很好。整個工藝組無論老幼都團結在董明碩周圍,這讓組長董紹銘感到不滿,但董明碩正當紅,也不好做得太過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