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家裡託世交段家照應蘇一依姐弟兩個,可還是不放心,恰巧蘇一依到上海不久,二哥蘇一山,接到他在醫學院的德國導師赫爾曼的一封信,說是接受上海仁濟醫院聘請,做副院長,兼任外科主任。
赫爾曼先生特意來信問自已的得意門生,願不願意抵滬到仁濟醫院任職。蘇一山立刻把信給父母和蘇老爺子看了,這可謂是“瞌睡遇上枕頭”,全家透過,立刻抵滬,即成全了師生之情,又能照看弟妹一二。
自從姐弟倆得知二哥要來上海這一振奮人心的訊息後,他們就迫不及待地讓經驗豐富的陸叔幫忙在山東路上尋覓一處溫馨舒適、環境宜人且價格實惠的住宅。
經過一番精挑細選和精心比較之後,終於找到了一個符合所有要求的理想之所,並果斷買下它。隨後,姐弟倆便滿懷期待地開始籌備迎接二哥二嫂的到來,希望能夠給他們提供一個溫暖的家,讓他們感受到無盡的關愛與呵護。
因為二哥他們一家抵滬的時間,正和姐弟倆的上課時間衝突,蘇一依便委託陸叔夫妻幫忙接站。下午一放學,兩人給學校請了假,趕到山東路的宅子,與二哥二嫂相會。
蘇一依見到身材挺拔、面容俊美、一臉陽光的二哥,和身材高挑、面板白皙、溫婉大方的二嫂,激動得說不出一句話,只是用眼神表達了自已的喜悅。
蘇一山看見弟弟妹妹,也是非常的開心,一見面就關心地詢問他們最近的生活、學習和身體情況,叮囑他們要好好照顧自已,看到他們都過得不錯,蘇一山也就放心了。
陸叔選的房子就在仁濟醫院附近,蘇一依姐弟便帶著二哥二嫂他們到醫院附近的一條著名小吃街,要為哥嫂接風洗塵,一家人說說笑笑地來到山東菜館,那迎賓的夥計,還記得龍鳳胎姐弟上次來,是跟著段公子來的,特意找了一個肅靜點的包間。
一行人歡聲笑語地走進小吃街,熱鬧非凡的景象映入眼簾。街道兩旁,各色小吃攤位鱗次櫛比,香氣四溢,引人垂涎。蘇一依姐弟興奮地向二哥二嫂介紹著各種美食,而蘇一山夫婦則是滿臉好奇地打量著周圍的一切,眼中滿是新奇和期待。
山東菜館內,裝飾古樸典雅,包廂間內更是別有一番風味。一家人圍坐在餐桌旁,服務員熱情地上菜,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餚逐一呈現在眼前。蘇一依姐弟不停地為哥嫂夾菜,講解著每道菜的特點和口味,氣氛溫馨而融洽。
吃過飯,夜幕已悄然降臨,南京路上的霓虹燈開始閃爍,流光溢彩。蘇一依姐弟牽著二哥二嫂的手,漫步在這繁華的街道上。街道兩旁,店鋪林立,櫥窗裡的商品琳琅滿目,吸引著他們的目光。行人絡繹不絕,或急匆匆地趕路,或悠閒地閒逛,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不同的表情。
忽然,一陣悠揚的琴聲傳來,蘇一依抬頭望去,只見不遠處的一個街頭藝人正演奏小提琴,深情地演奏著。她拉著二哥二嫂走到藝人面前,靜靜地聆聽。那歌聲溫柔而動人,彷彿在訴說著一個美麗的故事。二哥二嫂也被這歌聲所吸引,他們靜靜地站著,享受著這難得的寧靜與美好。
又是一個陽光明媚的週末,蘇一依和蘇一帆懷著激動的心情,來到山東路的二哥家。一踏進家門,便聞到一股誘人的飯菜香,二嫂正忙碌著在廚房裡準備午飯。她見到弟妹倆,臉上露出溫柔的笑容,輕聲告訴他們今天有貴客到來——赫爾曼先生。
赫爾曼先生是二哥的導師,也是二哥在醫學領域的引路人。得知他要來,蘇一依和蘇一帆都感到無比榮幸。他們決定幫忙佈置餐廳,為中午的盛宴增添一份溫馨與雅緻。
餐廳裡,一張長方形的餐桌被精心佈置,潔白的桌布上擺放著精緻的餐具。鮮花點綴在餐桌中央,散發出淡淡的花香。蘇一依和蘇一帆將椅子擺放得整整齊齊,期待著赫爾曼先生的到來。
赫爾曼先生五六十歲的樣子,一頭銀髮梳理得一絲不苟,身著深色西裝,顯得既莊重又儒雅。他走進餐廳時,臉上帶著和煦的笑容,眼中閃爍著智慧的光芒。蘇一依姐弟立刻迎上前去,恭敬地行禮問好。
赫爾曼先生與蘇一山熱情擁抱,隨後轉向蘇一依姐弟,用流利的中文與他們交談,聲音溫和而有力。他詢問了他們的學習情況和生活瑣事,並鼓勵他們要繼續努力,追求更高的成就。
午餐開始了,二嫂端上了一道道色香味俱佳的菜餚。赫爾曼先生品嚐著美食,不住地點頭稱讚。席間,他還與蘇一山分享了自已在醫學領域的見解和經驗,讓蘇一山受益匪淺。
蘇一依在旁聆聽,偶爾也與赫爾曼先生閒聊幾句。她發現,赫爾曼先生不僅醫學知識淵博,還對音樂有著很高的造詣,甚至還會演奏小提琴。這讓蘇一依倍感驚喜,也對赫爾曼先生多了幾分敬佩。
午餐過後,赫爾曼先生開始品嚐二嫂準備的甜點。突然,他放下手中的勺子,眼中閃過一絲回味。
“這種味道……”他輕輕地說,似乎在思索著什麼。
二嫂見狀,連忙問道:“赫爾曼先生,怎麼了,是甜點不合您的口味嗎?”
赫爾曼先生搖了搖頭,“不,不是的。這個味道……很熟悉,和我妻子朱莉婭·摩根做的味道好像。”
二嫂一聽,臉上露出驚訝的表情,她轉頭看向蘇一山,眼中滿是疑問和好奇。蘇一山點點頭,他在德國的時候,很多次去赫爾曼先生做客,品嚐赫爾曼太太——朱莉婭所做的美食佳餚。
蘇一依從赫爾曼先生的神態中,看出他回憶起往事時的深情。她也想起二嫂曾提起過她和摩根女士的友誼,不禁有些羨慕。
朱莉婭•摩根,一位美麗、優雅的女性,她的美食更是讓眾人垂涎。
她有一個美滿的家庭,一個幸福的婚姻,一個優秀的丈夫,還有一個可愛的兒子。她帶著兒子來到中國,一方面是為了讓兒子接受中國傳統文化教育,另一方面也是為了完成她自已的一個夢想——寫一本關於家庭美食的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