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白無故被潑了這麼一大盆髒水,莫承有些無奈地皺起眉頭。
莫承心中所想是現在宋琰正在等一個臺階下去。
現如今宋琰雖然下令停戰了,可是晟朝的大批將士們仍然留在邊關,並沒有回去的打算。
所以寧國的將士們只能在那裡候著,邊界處的百姓也只能在惶恐不安中度日。
明眼人都能看出來,宋琰是缺一個臺階。
可是如果寧國王君今天的這番言論被晟朝間諜傳過去,估計宋琰這個老匹夫就非要和寧國魚死網破了。
莫承不畏懼打仗,也不畏懼死亡,可她討厭不划算的虧本買賣。
兩個大國打得不可開交你死我活,最後被小國漁翁得利,這樣的事情她做不來。
這些事情給囂張跋扈的二公主莫黎解釋起來就太費勁了。
莫承懶得和她講理,冷笑一聲:“二姐姐如果疑心我,可與我一同前往邊關。二姐姐為監軍即可,莫承願為先鋒官,衝鋒陷陣,斬將奪旗,義不容辭。”
二公主莫黎聞言,重重放下酒杯,起身瞪著她:“你什麼意思?你以為我就不敢做先鋒嗎?”
大公主莫辭的目光在她倆之間來回掃視,嘴角淡淡一抹冷笑,拿著酒杯遮擋笑意。
王君知道自己的三個女兒個個都爭強好勝,所以這次並沒有捨得她們三個上戰場。
畢竟他自己的子孫稀薄,安安穩穩活到現在的,也只有這三個女兒了。
以後自己的繼承者還要從這三個女兒裡面挑選呢。
所以這種點到為止的戰場,他才沒有同意她們的請命,一個都不讓去。
他沒想到現在二女兒和三女兒卻掐起來了,兩個人誰也不服誰,都恨不得連夜騎著馬前往邊關拒敵了。
王慍怒:“你們以為打仗是小孩子過家家嗎?那可是要命的事。你們怎麼敢說得這麼放蕩隨意,通通去太廟跪一晚上,給我好好醒醒酒。”
莫承半跪下認錯:“女兒知錯,多謝父王教誨。”說完之後便起身前往太廟。
二公主莫黎對這個懲罰頗有微詞,輕聲抱怨道:“父王您自己都說得很隨意,怎麼還不允許女兒說一下了。”
王還未聽清,大公主卻聽清了,轉頭看她一眼。
這一眼不怒自威,二公主被自己的姐姐嚇到,急忙半跪下行禮:“女兒知錯,女兒認罰。”
莫承與莫黎就只好老老實實在太廟跪了一晚上。
莫承跪得昏昏欲睡,趴地上犯困。
一旁的莫黎倒不困,她憋著好大的脾氣,一直嘟囔著抱怨:“什麼狗屁太廟,還配讓我來跪。明明我的祖先都是秘葬的,誰知道他們的墓地在哪裡啊。父王還讓我來這裡學著晟朝人跪這幾塊木頭,真是麻煩死了。”
莫黎講的確實是實情,寧國是遊牧民族,隨草而居,居無定所。
墳墓也是如此,人們走到哪裡,墳墓埋在哪裡。
來年再去找,都未必找得到。
也省得擔心被盜墓。
所以她們是真的不清楚自己的祖宗先輩的墓地在哪。
之前寧國沒有太廟,王遊歷晟朝之後,有樣學樣,才在寧國修建了一個太廟。
莫承和莫黎都不相信這些。
雖然在太廟內,二人卻都沒有什麼敬意。
莫承昏昏欲睡,莫黎罵罵咧咧。
第二天莫承回府的時候,已經不能正常走路了。
一貫騎馬的她第一次乘坐了轎子。
下轎子之後,祁良扶著她來到書房。
祁良心疼得眼淚汪汪,一邊給她的膝蓋塗藥,一邊抱怨道:“王君這也太狠了吧,您可是他的親女兒。”
莫承痛得閉上眼睛,耐心給她解釋道:“父王這是不得已而為之。倘若這件事傳出去,寧國子民們都知道公主不上戰場還好大喜功好高騖遠,會寒了邊關將士們的心。所以,父上他只能懲罰我和二姐姐。”
正說著話,祁影走進書房。
他一進門就看到莫承被掀起的裙襬,潔白有力的兩條小腿和紅腫破皮的膝蓋露在外面。
寧國沒有什麼禮教大防,對這些男女情愛很開放。
大公主莫辭和二公主莫黎都有好些個男寵,就連莫承都被人送了幾個英俊瀟灑風格迥異的男寵。
所以被祁影看到了雙腿,莫承沒覺得有什麼不好意思的。
可看他一直盯著自己的傷口,卻不說來這裡是為了什麼事情,莫承有些奇怪:“怎麼了?”
祁影這才意識到自己剛剛專注於心疼她膝蓋上的傷口,忘記了自己要稟報的事情。
“啟稟公主,大公主親自去二公主府送藥,二人在臥房中交談甚久。”
莫承沒好氣地撇嘴。
她這兩個姐姐關係親密,眾人皆知。
這兩個人經常湊在一起圖謀王位,也經常湊一起辱罵莫承。
祁影也知道這是一件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
只是得知莫承被罰跪太廟之後,他就總想著尋個由頭過來看看她,看看她傷得嚴不嚴重,看看她有沒有委屈落淚,看看她需不需要自己。
所以探查到大公主前往二公主府之後,他就急忙過來稟報了。
莫承擺擺手,示意他出去。
祁影乖乖退出,可心中還是忍不住牽掛她的傷勢。
那樣好看的腿上,若是留下傷疤,就像上好的羊脂玉有了瑕疵一樣,太可惜了。
當天晚上,祁影將祖傳的祛疤藥遞給祁良,讓祁良給莫承敷上。
祁良接過,打量著那個小藥瓶:“哇,哥你真捨得哎,這麼好的藥,都願意為了公主拿出來。”
祁家祖傳的祛疤藥藥效好,再大再深的傷疤都能夠百分百根治。
唯一的問題就是成本高,製作不易。
祁影輕聲解釋道:“食君之祿,忠君之事。”
他從十五歲的時候就領命保護三公主莫承了。
莫承心智早熟,比一般人更聰明,話也更少。
所以起初祁影只當莫承是個黃毛丫頭,可是莫承所做的事情卻一步步證實了她的聰明與籌謀。
祁影自己是武學上的強者,所以欣賞強者。
他甘於為她賣命,死亦無懼。
莫承的傷很快恢復。
歸無得知晟朝與寧國停戰的事情,前來向她請辭。
莫承放下手中的書籍,有些遲疑地看著他:“我馬上安排人送法師回去,只是告別之前,莫承還有一個不情之請。”
“施主有恩於我,有事但說無妨。”
莫承示意他在一旁坐下,“是這樣的,我二姐姐不知怎麼打聽到法師你是晟朝高僧,所以認為我包庇你是為了幫你逃跑,以此討好晟朝皇帝。”
歸無聞言微微蹙眉,雖然他知道莫承心地純良,單純就是不願意看天下黎民受苦。
可是他也明白人言可畏的道理。
莫承若是被人質疑叛國,等待她的也許會是一條死路了。
歸無詢問道:“那麼施主,有什麼事情需要貧僧相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