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源需要調取全省中小學課後服務開展情況的詳細資料,陳西西告訴他,最新的資料還在瀟華東那裡匯總,沒有報上來。博源找到瀟華東,對方卻推說:“資料量大,需要核實,怕給你錯誤的資訊,耽誤你的工作。”
博源沒有爭執,只是微笑著說:“沒關係,我可以和你一起核實。正好我也想了解一下資料匯總的具體流程。”
瀟華東沒想到他會這麼“難纏”,只好不情不願地開啟了資料檔案。博源一邊看,一邊用系統快速進行資料分析,指出了幾處明顯的邏輯錯誤。瀟華東的臉色越來越難看,他沒想到這個新來的副處長,不僅懂政策,還懂資料。
還有一次,張衛國讓博源牽頭起草一份關於加強中小學德育工作的指導意見。博源剛有了初步思路,瀟華東就在一次處務會上“不經意”地說:“博處,德育工作要慎重啊,前幾年有個兄弟市搞了個德育創新專案,結果流於形式,最後不了了之,還被省裡通報批評了。我們可不能重蹈覆轍。”
這話看似提醒,實則是在給博源潑冷水,暗示他不要輕易創新。博源立刻回應:“謝謝瀟科提醒。正是因為有兄弟市的前車之鑑,我們才更要深入調研,找到適合本省的德育模式。我已經聯絡了幾所不同型別的學校,準備做一個為期一個月的試點,到時候還請瀟科多提意見。”
他把“試點”兩個字說得很重,既表明了自己的謹慎,又暗示了專案的必要性,讓瀟華東的話顯得有些杞人憂天。
在這些交鋒中,博源逐漸摸清了瀟華東的套路:他擅長利用資訊差和流程慣性來製造障礙,卻不擅長在專業層面進行正面交鋒。這讓博源更加堅定了自己的策略:用專業能力說話,用實際成果證明自己。
週五下午,博源接到了妻子何雲的電話。
“博源,週末回家嗎?逸晨和悅昕都想你了,媽還做了你愛吃的梅乾菜餅。”何雲的聲音帶著溫柔的笑意。
博源心中一暖,連日來的疲憊似乎也減輕了不少:“回,當然回。我這邊工作差不多理順了,週末好好陪陪你們。”
掛了電話,博源收拾好東西,正準備離開,卻接到了張衛國的電話。
“博源,你到我辦公室來一下。”張衛國的語氣有些嚴肅。
博源心中一動,立刻走向張衛國的辦公室。
辦公室裡,張衛國坐在沙發上,面前的茶几上放著兩杯還沒動的茶。他指了指對面的沙發:“坐吧。”
博源坐下後,張衛國開門見山:“博源,來省廳一週了,感覺怎麼樣?工作上有沒有什麼困難?”
“謝謝張處關心,”博源如實回答,“感覺還行,正在努力適應。工作上確實有一些挑戰,但我會想辦法克服。”
張衛國點點頭,端起茶杯喝了一口,然後看著博源,語氣意味深長:“我知道,你來了之後,處裡有些不一樣的。”
張衛國放下茶杯,杯盞與茶托相碰發出輕響,在安靜的辦公室裡格外清晰。“小瀟的事,我多少知道些。”他目光深邃地看著博源,“他在處裡熬了多年,這次晉升落空,心裡有怨氣正常。但工作不是鬥氣,省廳要的是能幹事的人。”
博源心中微動,表面卻保持沉穩:“張處放心,我和瀟科都是為了工作。他經驗豐富,我正想多向他學習。”這話半真半假,系統的實時監測顯示,瀟華東近幾日小動作不斷,但博源明白,此刻在領導面前不宜鋒芒太露。
張衛國若有所思地笑了笑,從抽屜裡拿出一份檔案推過來:“這是下個月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研討會的方案,原定由他牽頭,但……”他頓了頓,“我想交給你負責。德育和課後服務是重頭戲,你在基層搞過創新試點,正適合。”
博源接過檔案時,系統突然發出尖銳的警報:【警告!檢測到隱藏任務:主導全省基礎教育改革研討會並獲得80%以上參會代表認可。完成獎勵:隨機技能書x1;失敗懲罰:扣除模擬能量3000點。】
掌心瞬間沁出薄汗,博源卻不動聲色地點頭:“保證完成任務!”送走張衛國後,他立刻關閉辦公室門,在意識中與系統溝通:“調取研討會歷史資料,分析近三年會議的成功與失敗案例。”
【資料載入中……近三年研討會平均滿意度68%,核心問題:議程空洞、缺少落地措施、部門間協同不足……】系統快速呈現的分析結果,讓博源眉頭緊鎖。這次研討會不僅是證明自己的機會,更是打破王建軍封鎖的關鍵一戰。
週末回到家,博源顧不上享受家人團聚的溫馨,將自己關在書房。系統模擬出的會議場景在腦海中不斷推演,他反覆調整議程設定,甚至利用“模擬洞察術”虛擬參會代表的反應。當妻子送來熱牛奶時,發現他對著空氣喃喃自語,時而皺眉時而點頭,像著了魔般。
“在和誰說話?”何雲好奇地問。博源笑著摟住她肩膀:“在和我的‘軍師’討論作戰計劃。”這話半開玩笑,卻也道出實情——沒有系統的輔助,他不可能在短短兩天內,將原本刻板的會議流程,改造成包含案例分享、分組辯論、現場簽約的立體式研討。
週一剛到辦公室,瀟華東就帶著幾分嘲諷開口:“博處這麼著急表現?張處交代的研討會方案,我還準備這兩天整理出來呢。”他將一份檔案重重拍在博源桌上,“這裡面有過去五年的會議模板,照著改改就行,省得走彎路。”
博源掃了眼檔案,全是套話連篇的官樣文章。系統適時彈出提示:【檢測到目標人物瀟華東,試圖透過提供無效資料阻礙工作進展,建議……】他笑著將檔案推回去:“謝謝,但這次研討會張處希望創新形式,我準備加入些基層的實戰案例,說不定還得請你幫忙提供基建專案的典型經驗。”
這句話巧妙地將瀟華東架上合作的位置,對方臉色微變,冷哼一聲回到座位。博源開啟系統商場,用2000能量兌換了“會議高效組織技能書”,知識如電流般湧入大腦,他立即開始撰寫新方案。
三天後,當博源將裝訂整齊的研討會方案交給張衛國時,對方眼中閃過驚喜。方案不僅細化到每個環節的時間節點,還附上了與重點學校、教育企業的合作意向書。“很好!”張衛國重重拍了下桌子,“把處裡的人召集起來,下午開個會討論。”
會議室內,瀟華東盯著方案的目光幾乎要將紙燒穿。當博源提出“讓校長和企業代表現場簽訂課後服務資源共享協議”時,他終於按捺不住:“博處,這也太理想化了吧?學校和企業的合作哪有這麼簡單?而且,萬一現場談崩了,豈不是讓全省教育系統看笑話?”
“所以才需要提前溝通。”博源調出系統模擬的合作意向資料,“我已經聯絡了五所學校和三家教育科技公司,他們對課程開發、師資培訓等合作很感興趣。這是初步意向書,瀟科要是有資源,也歡迎補充。”
系統的大資料分析能力在此刻展現出恐怖威力,精準的需求匹配讓反駁顯得蒼白無力。鍾林海率先打破僵局:“我覺得博處的想法很好,現在就缺這種敢想敢幹的人。”其他同事見狀,也紛紛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