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63章 城門失火殃及池魚

127分鐘的電影播完,燈光再次亮起,照亮放映室內沉默無言的兩人。

林無攸看看程凱歌,又瞧瞧姜聞,莫名地陷入一種疑惑中。

“……是電影不好看嗎?還是說太令你們倆失望——”

“當然不是!”姜聞搶先截斷話茬,他朝林無攸豎起大拇指,“非常nice,簡直不敢相信是你在這個年紀創造的作品!”

林無攸半信半疑:“可你上回還說我天賦不夠——”

姜聞火速起身,三步並兩步衝到他跟前,一把摟住林無攸的脖頸,強行掰向程凱歌的方向。

“瞧瞧,這才是我的好大侄子,多麼有天賦的小傢伙!你們家阿瑟做得到嗎?”

既然現在無法憑藉獎盃讓程凱歌無語,那麼比一比誰的後輩更有出息。

他本來就對林無攸很有自信,看到《愛》之後對林無攸更有自信。

那簡直不是19歲能拍出來的作品,真應了那句話“天下才氣獨佔八斗,其他人倒欠兩鬥”。

如此優秀的後輩,他不光要驕傲,他甚至還很膨脹。

程凱歌咬牙回答:“我們家阿瑟前年才出生,現在還不滿兩歲!”

姜聞絲毫不為自己叫錯名字尷尬,反而得寸進尺地追問:

“那你們家老大做得到嗎?他應該到了可以拍電影的年紀。”

陳凱歌徹底不想回答,再跟姜聞糾纏下去,他約莫便要成為最傻里傻氣的傢伙。

他直接略過對方看向遠處的林無攸。

“不愧是英雄出少年,我等著聽你在戛納的好成績。”他說,“儘管拿不了金棕櫚,卻也是評審團大獎的有利爭奪者,畢竟第二名總比第一名好當。”

林無攸並未感到被挑釁,至少程凱歌肯定他能拿獎,他本人都不敢這麼肯定。

畢竟得獎是個玄學,他曾走過一次狗屎運,可不敢保證永遠都能走狗屎運。

但他可以保證一件事——聽到這句話,姜聞絕對會生氣。

可當他看向姜聞之時,卻見對方微微一笑,用篤定的語氣說:“有人可以第三部電影便拿金棕櫚,我們家無攸就可以做到第二部電影拿金棕櫚。”

“沒道理旁人做得到,他就做不到。畢竟這可是個天才。”

林無攸:“……”

叔,你現在叫我天才了?

三個月前,你可不是這麼說的!

輕輕鬆鬆一句話,便讓程凱歌再度黑了臉。

“相鼠有皮,人而無儀!”

姜聞:“有些人多讀了兩本書便誤以為自己也是個思想家。”

他朝林無攸一揮手,“上!向他解釋下什麼叫‘非自願性解放’。論這種無用的知識,你可比不得我家無攸!”

林無攸:“……您可真會罵人。”

既然是無用知識,又為什麼要他說出來炫耀?!

本該討論電影的看片會,成為兩位大佬唇槍舌戰的現場,本該是主人公的林無攸卻成為邊緣人物,身為組織人的謝主任臉黑得好似鍋底。

這倆同樣不靠譜的玩意!

他擔憂地望向林無攸,卻見對方美滋滋地看好戲,絲毫不為主場被搶而煩憂。

“白擔心了,無攸是個不在乎虛名的人,”謝主任深吸口氣,“但正因為如此,我才更不能讓他受欺負!”

最後,一場看片會遺憾落幕,但程凱歌還是保證,“我會竭力促成這部電影進行主競賽單元,”他說,“在國際影壇上,越多龍國電影人越好。”

影片拍得難看與否暫時不提,從國家大義方面,他從來沒有含糊過。

對了,兩人在分別時,還交流下王智文的近況。

離開《致命ID》的劇組,他立馬投入《和你在一起》劇組。

在這個劇組中,他是男二號。

本劇的男一號是劉佩奇,女一號是陳虹,男三號是程凱歌本人,屬於他少見的自導自演的電影。

對於王智文的演技,兩人都是讚不絕口,同時也交換了下手機號碼。

程凱歌作為出道即巔峰的代表,他非常欣賞少年天才,也很願意和這樣的天才多走動。

反正天才也天才不過他,任何天才都是他的陪襯——只要《霸王別姬》還在,只要那唯一的一尊金棕櫚沒有失去其珍貴性。

“等你什麼有空到我們家去坐坐,嚐嚐你嫂子的手藝,一定記得給我打電話。”

林無攸跟依依不捨的程凱歌揮別,轉頭便瞧見滿眼戲謔的姜聞。

“‘嫂子’?”他噗嗤笑出聲,“虧得程凱歌說得出口,明明跟你還差著輩分。”

林無攸沒有回答,姜聞走上前問了幾句關於戛納註冊和郵寄的問題,確定兩項均被辦妥後,他道出真正來意。

“咱們找個地方散散步?”

林無攸想拒絕,卻被姜聞強扯行動。

兩人在校園裡散步,不自覺便拐到個破敗的小涼亭中。

三月的燕京還是很冷,石凳冰得徹骨,兩人都不願意為難屁股,站在小亭中不斷跺腳。

“談談你最近的困惑。”

“……我沒有困惑。”

“那你要在確定剪輯後重新修改?這可不是我認識的林無攸啊。”姜聞可不信這些亂七八糟的話,“說吧,碰到了什麼難題?別的經驗或許沒有,幫人解惑的經驗,我可多得不得了。”

林無攸想了想,還是將困惑說出聲。

“電影人究竟該回歸到現實生活,去尋找人民所需要的、社會所需要的東西,還是該遵從本性,去拍攝那些精彩炸裂的電影情節,滿足自身的浪漫主義情節。”

這是個很認真的話題,更加認真的是姜聞的表情。

他盯著林無攸看了四五秒鐘,看得林無攸後背發毛,以為背後跟了個看不見的“透明人”。

“叔,我、我有什麼不對勁?”他顫顫巍巍地詢問。

姜聞肅穆搖頭,又繼續盯著他看。

片刻,他才終於開口:“你年紀不大,怎麼竟考慮些七老八十的老人才會思考的問題?”

“這個問題與年齡無關,我只是碰到了而已。”林無攸說出遊本昌的道謝,也說出他自身對於此的困惑,“如果我的電影可以做到一些旁人做不到的事情,讓一些人注意到弱勢群體,並伸出手去幫助他們,這肯定是一件好事,但……這並非是我的本意。”

“我在剪輯時會忍不住去想,如果新增這一段會不會對‘老人’詮釋得更好,減少那一段會不會削減對他們困境的描述,這樣的雜亂思緒貫穿整個剪輯工作,以至於我不得不在最後關頭再修剪一版。”

面對議題龐大的困惑,姜聞卻問林無攸。

“所以,最後的剪輯是按照你的想法來,還是按照‘大眾期待’的方向走?”

“……我的。”林無攸猶豫後誠實回答,“那是我的電影,它或許會被引申出其他含義,但我堅持依照我的想法行動。”

姜聞一錘定音:“你瞧,你已經做出決定。”

“……可這決定正確嗎?”林無攸追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