菽就是豆子。
采菽,實際上是‘菽採’,意思是‘被豆子採集’——更準確的描述,這個詞是巫師們在構建咒式時使用的一種起興,‘菽’代指獵手,‘菽採’就是‘狩獵’。
隱喻讓豆子去狩獵。
整道咒語脫胎於早期巫師們使用的‘撒豆成兵’,經過一代又一代巫師簡化調整,將原本複雜的科儀——比如設壇、誦經、畫符、步罡,等等——整合進‘豆兵’的煉製過程中,極大簡化了整套法術的流程。
使用時,只需要透過簡單的‘采菽’咒式啟用,就可以很輕易的施展出原本屬於高階咒語的撒豆成兵法術。
鄭錢的‘豆兵’是他自己煉製的。
他在三有書屋裡尋找先生遺留的痕跡時,意外發現一本東晉時期的大法師郭璞——相當於現在的大巫師——撰寫的《郭公方言》,裡面記錄了豆兵的煉製方法,當時書頁間夾了一張便籤,上面有先生留下的對郭璞的豆兵進行改進的方式。
簡而言之。
先生使用了類似他將鄭清‘改造’成禁咒的方式。先選取一張符合要求的符紙,在上面繪製出基本的豆兵咒式,符文繪製成功後,符紙就會自動蜷曲成豆。
此時生成的豆兵根基薄弱,其實更應該被稱為‘紙兵’。
而後使用短小犀利的‘雞距筆’,用混合相應靈獸血液的硃砂,在豆子表面繪製新的符文。比如使用加了龍骨粉的硃砂,在豆子表面繪製‘金剛符’,可以令其堅不可摧;使用新增了毫麻草汁液的硃砂,在豆子表面繪製‘通靈符’,可以增強豆兵與驅使者之間的聯絡;使用混雜了白鮮細粉的硃砂,在豆子表面繪製‘回春符’,可以提高豆兵的自我恢復能力。
等等。
每繪製完一道新符,就把豆兵置入用拉普拉塔水(一種強效中和劑)與帝流漿混合調製的溶液中,於月光下靜置一晚,然後豆子表面的符籙痕跡就會被吸收,豆子表面重新變成空白,可以繼續繪製下一道符籙。
如此反覆,理論上,這樣的豆兵可以無限‘迭加’,擁有極高的成長潛力。
當然,這樣一來,製作豆兵的‘基底’——也就是選取的第一張符紙——就非常重要了。
鄭清最初使用普通的黃符紙製作,但這樣的豆兵,迭加三五道符文後,豆子表面的符籙就再也無法被吸收。如果繼續強行繪製,豆子就會直接崩毀。
然後他使用魚皮紙、兔皮紙、羊皮紙、乃至龍皮紙,等等,效果也是差強人意。
一方面,使用獸皮紙,蜷曲成豆的個體會很大,比如使用符紙時只有黃豆大小的豆兵,在改用兔皮紙製作後,就會變成蠶豆大小,而如果使用龍皮紙製作,第一道工序完成後,豆兵就有拳頭大小了,但豆兵又不會因為‘豆子’變大而更強或者更大;另一方面,使用獸皮紙,不僅往豆兵上繪製符文時會出現‘性質衝突’的情況,而且偶爾殘存在皮紙上的獸血與氣息也會干擾豆兵的靈智,甚至出現失控的情況。
那段時間,鄭清嘗試過諸多材料,但都不盡如人意。
直到前些日子,他隨手在玄黃木的落葉上嘗試繪製了豆兵符,蜷曲而出一枚豌豆模樣的‘青豆’,他在這粒豆子上,一連繪製了數十道符咒,豆子都始終保持穩定,而且看上去還有進一步成長的空間,令鄭清大喜過望。
今天,他在黑獄世界灑下的這些豆子,就是他使用玄黃宮裡那株玄黃木的落葉製作的第一批豆兵。
伴隨著傳奇的咒語聲。
無數青綠色的鮮嫩豆子從天而降,雨點兒般灑向這片仍舊有些寂寥,充斥著硫磺與血腥氣息的黑獄大地。
豆落無聲。
卻並未直接沒入地底。
而是在墜落過程中,不斷汲取空氣中游離的黑獄魔力,青豆表面如葉脈般的紋路由暗變亮,綻放出清濛濛的微光,而後在一片令人心悸的、彷彿骨骼急速生長時的細微‘咔嚓’聲裡,飛快成長。
當這些豆子接近地面時。
一部分豆子飛快膨脹,變的細長,豆皮裂開,從中生出頭與四肢,它們身體表面覆蓋著薄如蟬翼卻閃爍著玉質光澤的豆殼輕甲,手中拎著一根根彷彿豆莢與藤蔓模樣的臂盾與丁字拐,落地即伏低身子,動作迅捷如鬼魅,身上輕甲的顏色在很短時間內與四周環境融為一體,幫助它們悄無聲息融入黑獄的岩石陰影以及嶙峋的石筍間,探尋著大地上的每一處可疑洞穴或石縫。
另一部分豆子在膨脹後,並未變長,而是變得粗大,裂開的豆皮也相較於第一種豆兵更加厚重,最終生成一類粗矮結實的豆兵。它們砸在大地上,發出沉悶的聲響,手執長槍、短刃與藤索,三五成陣,將那些被第一類豆兵驅逐出洞穴的囚徒們一一打翻在地,捆綁起來。整個過程沉默而流暢,彷彿一臺精密的捆紮機器。
還有一些豆子,沒有直接落地,在半空中豆皮就從中間裂開,向兩側張開,生成一雙半透明的蜉蝣之翼,以及一具具身體纖細的‘女豆’,她們腳下踩著一張張微縮的陣法虛影,手中捧著一本本由月光與符文凝聚的晶瑩剔透的法書,符文流轉間,一道道咒光從書頁間升起,落向下方,或者化作一根根藤蔓,束縛住那些狼奔豕突的囚徒;或者化作一蓬蓬淡綠色的細雨,灑在受傷的‘戰豆’與‘斥候豆’上,讓他們身上的傷痕以肉眼可見的速度飛快修復;又或者砸下一串串西瓜大的火球與冰刀,炸開那些囚徒們打造的堅固掩體。
鄭清低著頭,興致勃勃的看著這一幕。
在他的視野中,所有豆兵之間都有一條細長而堅韌的光絲相連,那些絲線相互交織在一起,形成一張籠罩整片大地的‘天羅地網’。
他無端想到了第一次在步行街閒逛時,在雙唐記店鋪櫥窗裡看到的那兩支糖人軍隊戰鬥的場景。
只不過與糖人們熱熱鬧鬧的過家家遊戲相比。
豆兵們廝殺顯得更沉默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