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巫溪清河
又趕了幾天的路,期間再沒有遇到什麼危險,終於來到了豫州地界。豫州作為夏國九州最東邊,挨著大海,物產豐富,百姓也較富庶,境內的城鎮也更為繁華。
幾經打聽,沈塵問出清河派位於豫州東部的巫溪城。清河派在豫州可謂是聲名遠播,主修丹藥和符籙,掌門長青真人有騰雲駕霧之能,門內弟子數百。沈塵心想,“這清河派掌門恐怕也就是騰雲境的境界,在整個修仙界也是墊底的存在。大概是這個境界的修仙者是普通百姓能接觸到的最高的吧。”沈塵便御風而行,前往清河派,欲要拜入清河派修行。
來到巫溪城,便上清河派所在的巫溪峰。巫溪峰是一座高越千丈的山峰,連綿百里,峰上有一瀑布,不知水從何來,便有了巫溪峰之名。沈塵遙遙望去,瀑布似是從天而降,正如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山上郁郁青青,靈氣豐富,確實是一個修行的好地方。順著石階,沈塵慢慢步行上山。清河派收弟子有個考驗。自山門至山下蜿蜒曲折的道上有一條長達十萬級的石階,凡是能夠憑一已之力走過三萬六千階者便可拜入門下,成為外門弟子;若能走過五萬四千階便可拜入清河派長老門下,成為內門弟子;若是能一直走過這十萬階,便可成為掌門的真傳弟子,成為下一任掌門的人選之一。對於此等規矩,沈塵倒不怎麼在意。他只要拜入清河派學習法術即可,也不需成為掌門真傳惹人注意。等以後學完法術,自會離開,去尋找更好的山峰。
剛一邁上臺階,沈塵便感覺腳下產生了一絲重力,使得步伐變重。這種情況下,普通人只怕走上幾百階便會體力不支。好在沈塵有修為在身,這點重力不足為道。隨著繼續往上走,過了一萬階後,重力加了不止一倍,沈塵的腳步有些沉重起來,但也沒有太大影響,若是普通人,只怕此時已經抬不起腳來。“難怪有這麼個收弟子的考驗,確實有些門道。”沈塵繼續向上爬,過了三萬六千階後,重力再次加倍。“對於凡人來說,三萬六千階,確實是極限了。能夠到達五萬四千階已是人中龍鳳,難怪可以拜入門內長老門下。”沈塵假裝體力不支,速度開始變慢起來。因為他知道,一定有人正在自已不知道的地方看著自已。正如沈塵所想。清河派主修丹藥和符籙,這臺階上額外的重力便是在臺階下埋藏的重力符產生的。前一萬階下埋下品重力符,只能增加一倍重力。到三萬六千階後,埋的是中品重力符,能增加五倍重力。到五萬四千階後便埋上品重力符,能增加十倍重力。清河派掌門正和一眾長老透過玄光術觀察沈塵。
“是個好苗子。”一個長老捋著鬍鬚滿意道。
“他貌似有修為在身,恐怕已去了第一境。”另有一長老道。
“如此年紀輕輕,便踏入第一境,不正說明此子天賦極高麼?正該收入門下,光大我清河派。”
沈塵邊走邊爬,三步一停,五步一歇,一直走了三天三夜才將將走到五萬四千階處,隨即癱倒在臺階上不再動彈。這時一個身穿灰色道袍的老頭出現在沈塵沈塵。
“起來吧,別裝了。”老頭戲謔道。
“看出來了?”沈塵拍拍身上灰塵站了起來。“我這算透過考驗麼?”
“你說呢。”老頭反問道。沈塵摸了摸鼻尖沒有搭話。
“隨我來吧,掌門要見你。”老頭說完便化作清風離去,沈塵緊隨其後。
來到清河派大殿,掌門和幾位長老已經在殿中等候。
“晚輩沈塵見過各位前輩。”沈塵拱手行禮道。
“不必多禮。”立於中間的掌門道。“你有修行在身,你既存心隱瞞,我也不再多問。我只問你三個問題,你以道心起誓回答真話便可。”
沈塵思索片刻,問道:“能否先告知是什麼問題。”
掌門道:“我只問你是否是魔道中人,是否是大奸大惡之徒,是否學成後作威作福,危害人間。”
沈塵聽完,心中敬佩,“這清河派不愧是遠近聞名的正道門派,掌門如此心懷正義,上行下效,清河派發揚光大指日可待。”
沈塵二話不說,右手舉起,大小拇指相捏,中間三根手指立起,指天發誓道:“我沈塵再次以道心起誓,我絕非魔道中人,雖不心懷仁慈,亦絕非大奸大惡之徒。學習術法只為證得大道,絕不作威作福,危害人間。若違此誓言,天打雷劈,魂飛魄散。”沈塵發完道誓,掌門和幾位長老微微頷首,表示接納沈塵入門學習。
“這位是丹道丹鼎一脈長虹真人;這位是丹道丹伐一脈長生真人;這位是符道長宣真人,這位是劍道長化真人。你隨意可拜一位修習。”長青子說道。
“可不可以都學啊?”沈塵訕訕一笑問道。
幾位真人相視一眼,同時笑了起來。
“若你精力充沛,能夠分心多用,依然可以。不如你便作為我派外門長老,可在門內隨意走動,方便修行。只希望你以後若有所成,不要忘了將清河派發揚光大。”長青子如是說道。
“晚輩拜謝掌門。”沈塵大喜,鄭重道承諾道:“他日我沈塵若有所成就,必將清河派發揚光大,以報清河派栽培之恩。”
“善。”長青子點頭道,其他四位真人亦點頭稱讚。
這清河派當真是一股清流,沒有門第之見,只想著能夠造福世人,發揚光大宗門。如此正合沈塵之意,當初沈塵擔心自已學有所成之後,要離開清河派會不會被當做背叛師門,如今看來完全沒這個疑慮。
長青子身為掌門,不理門派事務,均交給四位長老管理。只有在有四位長老無法決斷時以及門派比較重要的場合段如宗門大比這樣的時候才會出現,其他時間一心求道。雖然他修為高深,但是教導弟子方面卻不甚靈通。他門下的弟子只有兩個,也是琴心境,如今成了散養狀態,如沈塵一樣,學習什麼直接求教四位長老。四位長老門下弟子多則五七個,少則三兩個,至於其他外門弟子,則是每人發放丹藥,秘籍自行修煉。踏入修行第一境後才會被收入長老門下,資質更高者便會被掌門收下,成為真傳,待掌門飛昇後接任掌門的位置。
原本清河派主修丹道符籙,劍道只是輔修,但是經過百年,門派高層發現弟子因劍道修行進境快且威力大,修行劍道的佔了大多數,便將劍道也變為主修,這樣就成了丹,符,劍三道齊修。後來丹道又分為兩脈,丹鼎一脈主張以丹藥溫養自身,築牢根基;丹伐一脈主張以丹藥提升修為,加速破境,於是三脈變成了四脈。可是沈塵卻不管他分多少脈,總之他全都要。
沈塵先是來到門內的藏書閣。這裡收藏了清河派所有的修行秘籍。藏書閣是一座三層樓高的閣樓。門外有個老道看守。說是看守,不如說是在打盹。沈塵以為進入需要長老或掌門的手令,誰知老道根本沒有理會沈塵。沈塵見狀便推開門進入樓中。
一樓是道術典籍,包括劍術以及道術,整個一層十丈見方,高約三丈,擺滿了書架。書架上有竹簡,有書籍,還有玉簡。這玉簡便是修行到暉陽境後才能製作,內容涵蓋之廣勝過千言萬冊。境界低的修士若盲目讀取玉簡,則會被無比龐大的資訊衝擊成痴呆。“看來這清河派也不簡單。”沈塵聽說掌門只是個騰雲境的修士,如今看來不盡其然。“我如今境界太低,貪多嚼不爛,還是先從基礎開始吧。等我突破騰雲,再來看這些玉簡也不遲。”沈塵靈識一掃,心中想到:“清河派藏書萬千,不知能否尋到幾本五行屬性的劍訣。若是能尋到與金虹劍術,竹山劍術同出一源的劍訣最好不過。”沈塵心中一喜,應是有所收穫。“細雨劍訣,炎龍劍訣。應該是水屬性和火屬性的劍訣了。”沈塵確實找到了水火屬性的劍訣,不過細細研讀卻發現和金虹劍術竹山劍術有所不同。一來是金虹劍術與竹山劍術均是十六式,而這兩本卻是三十二式。而且脩金虹劍術,靈氣經手陽明大腸經庚金。修竹山劍術,靈氣經足少陽膽經甲木,均是陽金陽木;而這兩本劍術分別修足少陰腎經癸水,手少陰心經丁火,是陰水陰火,陰陽相沖,所以並非同出一源。沈塵失望之餘也將這兩本劍訣記下,留作參考,若實在尋不到其他同源的劍訣,便以此為例,自創三門劍訣用以和金虹竹山劍術配套使用。當世修仙者,靈力屬性大多為金木水火土雷毒七種,其中以金,雷威力最大,其餘屬性各有所長。沈塵在一層中翻閱許久,終於尋到了稱心如意的秘籍。“御雷術。”御雷術不同於符籙中的天雷符。符籙是透過符文將靈力轉化為雷屬性進行攻擊,強弱取決於自身靈力的強弱。而御雷術則是透過法術口訣勾動天雷,透過媒介(如法器等)將天雷引導下來,進行攻擊,威力強弱取決於勾動天雷的大小。想到自已還要學習煉丹術,自已所修習的火系法術不適合煉丹,還要找一個火系法術。“丙丁煉火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