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靈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
李凱噼裡啪啦的敲著鍵盤,把這部四大名著中最受人歡迎的作品搬運過來,帶給這個時空的讀者粉絲們。
作為原時空的四大名著,《西遊記》是老少皆宜,大人小孩兒都喜歡看,累計重播了三千多次,堪稱國劇之最。
一部描寫神魔的小說為什麼能夠並稱為四大名著呢?
在李凱看來,主要是因為小說中對角色的描寫刻畫太好了,太形象了,完全符合當下人們的社會認知。
從師徒四人這個取經的小團隊中每個人的性格就能看出國人的縮影。或者直白一點的說,我們每個人都能從唐僧師徒四人中找到屬於自己的角色,甚至你身邊所有的人,無論是同事還是領導,無論是同學還是朋友,都可以歸類到這師徒四人裡面。
小說裡把佛家、道家、儒家在西遊記的世界中融會貫通,彼此共存,這一點也符合當時的社會實際情況。
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管理學課程都以西遊記作為故事藍本去分析,分析一個團隊中什麼樣的人是孫悟空,什麼樣的人是豬八戒,什麼樣的人是沙和尚,什麼樣的人是唐僧。
然後根據每個人的性格去分工,提高整個團隊的戰鬥力和執行力。
“老公,你還沒睡啊?”張怡菲穿著睡衣走過來問道。
“還沒呢,等你一起睡覺。”李凱笑著說道,手上不停。
“等我幹什麼呀,我現在也不能伺候你了。”張怡菲坐在李凱旁邊,靠在李凱的肩膀上,溫柔的說道。
“這話說的該打!難不成做不成那事兒就不跟媳婦兒睡覺?還是說咱倆之間就只有那點兒事兒了?”李凱停下碼字的手,在張怡菲的臉上輕輕捏一下。
“哎呀,我不是那意思,我是心疼你嘛!更新多少了?”張怡菲嬌嗔的說道,這傢伙故意曲解自己的意思,他才是該打的那一個。
“已經上傳兩章了,不寫了,明天再寫。”李凱把小說的內容儲存好,關上電腦。
“等你再寫點兒我要看,一天一天追更太難受了,看的不過癮。”張怡菲笑著說道。
她基本上不看電子書,之前是因為工作太忙沒時間,現在有時間了就可以看了。
“想看的話我直接給你講多好,講的還快,還生動,還省的你累眼睛了。”李凱扶著張怡菲鑽進被窩裡。
“嘻嘻,那多麻煩,讓你費兩遍功夫,反正我又不著急。”張怡菲靠在李凱的臂彎裡,一臉幸福的榮光。
現在的她什麼都不奢求,就只希望和李凱開開心心的在一起,過好每一天。
“只要你開心,我怎麼樣都可以。”李凱在佳人的額頭上親吻一下。
“只要你開心,我怎麼樣也都可以。”張怡菲撫摸著李凱的臉龐說道。
夫妻倆又聊了聊家長裡短就相擁而眠了。
現在張怡菲才懷孕七週整,情況還沒有穩定,李凱出於謹慎起見,連熱吻這種行為都不敢做,生怕刺激到什麼了。
對於李凱這種“誇張”的表現,張怡菲感覺到好笑的同時,也為李凱對自己的關心呵護而感到很欣慰。
在李凱倆人睡覺後,先是江湖文學網上開始熱鬧,然後緊接著就是網上和飛薄上,大家奔走相告,奶爸又上傳新書了,不是武俠!
編輯劉傳一直關注著文藝奶爸的作品介面,隔幾分鐘就重新整理一下,隔幾分鐘就點進去看一下,想要第一時間知道李凱寫的是什麼內容。
在一次隨機的點進去文藝奶爸的主頁後,劉傳就突然發現多了一部新的作品--《西遊記》。
趕緊點開書名,看下簡介。
“神魔小說?難道是那種玄幻型別的,類似《新白娘子傳奇》那種,角色會法術,裡面有人有仙還有妖?”劉傳嘴裡呢喃著,震驚於奶爸的創作力真強,什麼型別的作品都可以駕馭。
很多大神級作家就只擅長某一種或兩種型別的小說,換一種型別就撲街了。
再不然就是大神每本小說都是同一個套路,裝逼打臉,逆境求生,退婚,殺人奪寶,廢柴突然覺醒等等。
原時空,唐家三少絕對算得上是大神級作者,起點白金作家,版稅收入曾經連續五年都榮列網文作者第一名。
他寫的《冰火魔廚》、《琴帝》、《斗羅大陸》等都是精品,成為引領一個流派的代表作。但是之後,唐家三少的作品就越來越缺乏新意,感覺都是一個套路,讓人缺少了期待感。
同樣情況的還有天蠶土豆,早年憑藉《鬥破蒼穹》火出天際,成為起點的白金作家,一書成名。
小說開創了“退婚流”,成為日後其他眾多作者競相模仿的套路。
在此以後,天蠶土豆創作的《武動乾坤》、《大主宰》和《元尊》等作品,雖然成績依然很好,可是再也沒能超出《鬥破蒼穹》的高度,讓人審美疲勞。
其實正常人的創作力都是有限的,不可能什麼都精通,那不是正常人。唯有李凱這種妖孽才可以完美駕馭不同型別的小說,既不重複,又能實現突破,還能開創一個新的流派。
書中說東勝神洲有一花果山,山頂有一快石頭,受日月精華,誕生出一石猴。之後因為成功闖入水簾洞,被花果山諸猴拜為“美猴王”。
美猴王為求長生不老,四處尋找拜師,在西牛賀洲得到菩提祖師指授,得名孫悟空,學會七十二般變化,一個筋斗雲可以飛躍十萬八千里。歸來以後又把混世魔王給打敗,收復了七十二洞妖王,然後又跑去龍宮借來神兵利器,奪得定海神針。
然後孫悟空被召入上界,自稱“齊天大聖”。
孫悟空在天庭偷吃了蟠桃,又攪黃了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偷吃了太上老君的金丹,最後逃離了天宮。
最後玉帝下旨請來了如來佛祖,把孫悟空壓在五行山下五百年作為處罰。
菩薩在流沙河、雲棧洞、五行山分別度化沙僧、豬八戒、孫悟空三人,湊齊了取經的師徒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