翰林院旁大秦電視臺辦公大院。
這裡原本是作為翰林院的一處別院,自大秦電視臺成立之後就被劃撥給了大秦電視臺。
此時雖然已經是深夜,但身為臺長的李白卻是仍舊在伏案工作。
一旁則是電視臺的總編導吳承恩和副總編導蒲松齡,另外新聞辦的總編蘇軾也在現場。
一想到明日需要籌備一整天的節目內容,李白就感覺腦袋有些生疼。
雖然今天的內容勉強得到了陛下的認可,但他心裡仍舊還是沒底。
就在他苦思冥想的同時,蘇軾似乎是想到了什麼,連忙就在袖子裡面掏了一掏。
很快就掏出了一包他從中州城帶過來的龍華牌香菸。
“太白兄,此物名為香菸,是藍星的特產,聽說可以提神醒腦,十分適合在動腦子的時候享用。”
說著他就撕開包裝,從裡面拿出一根遞到了李白手中。
或許是擔心李白不會抽,蘇軾趕忙自己給自己點上了一根。
在深深的吸了一口之後,臉上頓時就露出了一副陶醉的表情。
“舒坦!”
原本就帶著好奇的李白見蘇軾露出如此表情,趕忙也是給自己點上,學著抽了一口之後眼神立馬就亮了起來。
“好!好!此物甚妙,我突然就感覺有靈感了。”
“再來一口!”
不一會功夫,辦公室內就變得煙霧繚繞了起來。
趁這個機會蘇軾又拿出了一瓶屌茅酒。
“太白兄,這個你也嚐嚐,藍星的龍國人管這個叫茅子,剛剛那個叫華子。”
“咱們一邊享用,一邊想想該怎麼把電視節目做好。”
說話間,在場幾人就開始舉杯對飲。
一番暢飲之後,幾人頓時就感覺到思路開啟了。
“我想好了,以後大秦電視臺就從早上開始播,先來一輪早間新聞,播一下大秦境內發生的大小事,各地發行的政令。”
“然後咱們再去找幾家歌舞團,中午播放歌舞。”
“中午來一輪午間新聞,午間新聞之後咱們來一個普法節目公開處刑那些犯罪之人。”
“下午重播晚上放過的電視劇,然後再向昨天那樣,至於午夜時分,咱們播放鬆齡兄的聊齋志異.....”
在李白的一番籌劃下,大秦電視臺一天的時間被安排的滿滿的。
對於李白的這一安排,在場另外幾人也是連連點頭。
下一秒李白就再次當著他們的面掏出了手機。
“真希望這東西能夠儘快在大秦境內普及起來啊,這樣的話咱們這個電視普及起來就容易多了。”
“這可真是一個好寶貝啊。”
一邊說著李白就一邊檢視起自己的社交資訊來。
在看見自己在各個平臺上的粉絲數量都暴漲了好幾百萬的時候,他的臉上頓時就不禁露出了一絲得意之色。
“沒想到在我在藍星上竟然還有這麼多粉絲,看看這些粉絲都給我傳送了什麼訊息。”
“李白大人我愛你?這是什麼狂放之語。”
“李白大人好帥?很有眼光。”
“李白大人能給我寫一首詩嗎?這個不行,一般人我才不會隨意贈詩。”
“李白大人什麼時候能夠讓大秦電視臺在其他國家播出。這個恐怕還得問問龍國的技術人員。”
“李白臺長,什麼時候可以將大秦官方電視臺上線網路平臺,這樣全世界都能收看大秦的電視節目了。還能這樣?”
......
看著手機上一眾粉絲們給自己的留言,李白面色不禁一沉拿起一旁抽到一半的香菸就又來上了一口。
抽完之後他才將目光看向了一旁的蘇軾。
“子瞻兄,你之前跟著陛下一起去過中洲城,對藍星的事物瞭解比較多。”
“何謂網路平臺啊,是不是隻有上了網路平臺才能讓藍星他國的觀眾收看到我大秦的電視節目。”
聽著李白的疑惑,蘇軾先是一愣,而後趕忙就拿出自己的手機查詢了起來。
查完之後,他這才給李白解釋了起來。
當李白聽完了他的解釋頓時就有種恍然大悟的感覺。
“原來電視節目不一定得在電視上看啊。”
“好,這個好,等明日我就去找那些藍星來的,讓他們給我弄這些。”
“對了子瞻,你也有手機,咱倆加個好友,有事什麼的也好透過手機聯絡。”
“傳訊玉雖然好用,但卻是消耗品,一塊傳訊玉的價格都可以買上好幾部手機了。”
一邊說著李白就開啟了自己的二維碼與蘇軾加了好友。
只是當蘇軾順手點開李白的朋友圈看了一眼後,表情瞬間就怔住了。
只見在李白的朋友圈內清一色的自拍照片。
下方還有他一眾好友的點贊,高適覺得很贊,孟浩然覺得很贊,汪倫覺得很贊,楊玉環覺得很贊......
也就在二人互加好友的同時,一旁剛剛抽了一口華子的吳承恩卻是突然面色大變。
倏忽間一道星光就穿破屋頂照耀在了他的身上。
在星光的照耀下,他體內的文官頓時就才氣洶湧。
不過眨眼的功夫,他的才氣就增加了三寸,已然是從一境大學士進階為了四境大學士。
這一變化立刻就引起了在場幾人的注意。
“為何會如此,承恩兄為何好端端的就引來了文曲星光灌體。”
“莫非是寫出了什麼驚天動地的文章?”
“不對,他就坐在這裡,哪裡有寫什麼文章。”
“莫不是先前寫過的文章被廣為傳頌?”
說到這裡,李白頓時就恍然大悟。
“我明白了,一定是他的西遊釋厄傳被翻拍成了電視劇,而今在藍星上面廣為流傳,所以才會發生剛剛的事情。”
“我聽說藍星之上擁有近百億人口,若是能在他們之中廣為傳頌,怕是承恩兄可以憑藉著西遊釋厄傳一書直入聖境,此乃天大的機緣啊。”
李白說完這番話,吳承恩三人頓時就面面相覷了起來。
他們怎麼樣也沒有想到,一部小說改變成電視劇還能有這樣的好處。
“不過這目前還只是我的猜測,且讓我來先試一試。”
說罷李白就在自己的社交賬號上寫下了一首自己最近有感而發的一首詩歌——俠客行。
這首大氣磅礴的詩篇一經發布立刻就引來了無數李白的粉絲。
原本只有一府之才的詩篇隨著這些粉絲的傳播和拜讀竟是開始緩緩升格。
同時一道名為十步殺一人的口舌劍意就已然是在李白的文宮中成型。
感受著這一變化,李白在大喜的同時也似乎想到了什麼。
“我懂了,我終於明白陛下為何要我等大力發展大秦的影視行業了和文化事業了。”
“原來不僅僅是要壯大我大秦的文化市場,還要以大秦的文化輸出到藍星各國,以文化為刀劍潛移默化這些藍星蠻夷。”
“這大概就是網上所說的文化入侵。”
“上兵伐謀,不戰而屈人之兵,陛下之格局當真是我等難以揣摩之存在。”
李白的一番話瞬間就如同醍醐灌頂一般讓在場幾人心神大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