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83章 命運的箭正中眉心

對戛納深度祛魅後,林無攸再也緊張不起來。

避免有人關心“柯達短片電影獎”頒給誰,林無攸還特意關注下,那部影片叫《誘惑技巧》。

確實挺有誘惑,單論片名來說,至少成功吸引起林無攸結束後一探究竟的好奇心。

第55週年特別獎給了邁克爾·摩爾的《科倫拜恩的保齡球》,聽電影名便知道這是地道的法蘭西文藝片。

林無攸對此毫無興趣。

後面“一種關注”單元的大獎頒給《祝福》,短片金棕櫚頒給《雨後》,短片評審團大獎給《瘋狂之石》和《一部非常,非常安靜的電影》。

不要懷疑,那部電影的名字就叫《一部非常,非常安靜的電影》。

臺上的女主持人嘰裡咕嚕地講法語,這個曾在語文課本中被評為“世界上最好聽的語言”在聽不懂的人耳中具有良好的催眠效果,一如化學、物理和高數。

林無攸的上眼皮瘋狂地去找下眼皮打架。

每當有獲獎選手配合著交響樂登臺發言,他都一邊狀似非常配合地鼓掌,一邊擋著嘴狂打哈欠。

他承認這很失禮,可……昨晚狂歡到凌晨四點,睡了不到三小時後又被拽起來做造型,他再是鋼筋鐵骨,也撐不住這種折磨。

怪不得不讓半場開香檳,原來是害怕半場香檳影響整場狀態。

好在這樣的狀態很快便結束,主競賽單元來到最佳劇本獎的環節。

林無攸坐直身體,在他預測中,這是《愛》最可能拿到的獎盃。

小獎不重但又具有一定的存在感。

非常適合初出茅廬的自己。

“獲得第5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劇本獎的是,《甜蜜十六歲》、保羅·拉瓦爾第。”

“……”

失算了。

林無攸顧不得失望,緊接著便是最佳女演員獎。

他扭頭看向身旁的吳彥姝,老人一身寶石綠的平裁旗袍,白髮被優雅地攏在腦後,此刻眉目肅然、一動不動地仰頭盯著臺上的女主持人。

本屆主席大衛·林奇用法語念出獲獎人:

“獲得第5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女演員獎的是,《沒有過去的男人》卡提·奧廷恩。”

獎項又一次落空。

還不等林無攸做出反應,旁邊已經傳來歡呼聲,他循聲看過去,坐在不遠處的《沒有過去的男人》劇組已經抱成一團,大家慶賀著新一任戛納影后的誕生。

在交響樂的恢弘演奏中,卡婷宛如審勝利女神般,高昂著頭顱路過其他競爭者。

林無攸下意識伸手去握吳彥姝的手,他擔心老人會為此而失望。

不曾想吳彥姝已經用掌聲送出對競爭對手的祝福。

當卡婷走上頒獎臺,那道豎形大螢幕出現她念獲獎感言的面容時,吳彥姝低聲對林無攸說。

“原也只是試一試,得不到也不必失望,我的歲數能夠站在戛納已然是很幸運的事,”乾燥的手掌反握住林無攸,“導演,咱們的福氣還在後頭。”

好重的期許。

在那一刻,林無攸的喉嚨中好似塞了個鉛塊,又沉又重,甚至讓他難以順暢呼吸。

睏意也在霎那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他開始全神貫注地關注後續的獎項。

“獲得第5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男演員獎的是,奧利維耶·古爾梅、《兒子們》。”

而在林無攸看來,遊本昌的演技並不比這位比利時演員差,對角色的詮釋和深度挖掘也更加優秀。

雖然沒有對外張揚,但他始終認為遊本昌拿影帝的可能性更高。

現在這種推斷又一次落空。

組委員究竟怎麼評的獎?!

他壓住心中的不情不願,仍然得體地送上祝福。

奧利維耶也不知道是哪根筋不對勁,在被同劇組成員們簇擁後,竟然還主動跑來《愛》的劇組,特意跟遊本昌老爺們擁抱,同時連連用比利時語說些什麼,表情非常激動。

林無攸看得出遊本昌老爺子有點懵,卻依然依照龍國人的習慣熱情回應。

於是,一位說比利時語、一位說中文,兩人就那麼驢唇不對馬嘴地說了將近一分鐘。

別說林無攸和《兒子們》的劇組很懵逼,就連坐在舞臺上的主席大衛·林奇也很懵,不得不笑著催促奧利維耶趕緊上臺領獎。

放在別的頒獎典禮,這或許是了不得的事故,但在電影發源地、鬆弛感拉滿的戛納,這僅僅是個有趣的小插曲,代表這兩位頂尖男演員的惺惺相惜。

別管真相如何,至少林無攸這麼給自己洗腦。

演員們的獎盃發完,接下來便是重量級的最佳導演獎(三等獎)、評審團大獎(二等獎)、最佳影片(一等獎又名金棕櫚)。

最先公佈三等獎——

“獲得第55屆戛納電影節最佳導演獎的是,保羅·安德森《糊塗的愛》。”

然後是二等獎——

“獲得第55屆戛納電影節評審團大獎的是,《沒有過去的男人》阿奇·考里斯馬基。”

大衛·林奇說出片名,頒獎會卻陷入詭異的安靜。

這安靜整整持續了四五秒,兩層的觀眾席鴉雀無聲。

然後,臺下響起稀稀拉拉的掌聲。

大家左看右看看,每個人都魂不守舍。

哪怕是阿奇·考里斯馬基也沒有立刻起身上臺領獎。

這並非《沒有過去的男人》德不配位,只是所有人都在算一道簡單的數學題——

眾所周知,被邀請來頒獎會的劇組一定有獎盃可拿。

可現在二等獎公佈,還是有兩個劇組沒有拿到任何獎盃。

《愛》和《鋼琴家》。

這意味著戛納又要誕下一枚雙黃蛋?

還是金棕櫚雙黃蛋?

細數戛納歷史55屆電影節,雙金棕櫚的操作屈指可數,上一次組委會做出此類決定是在1997年的第50屆戛納電影節,再上一次做出類似決定……

“是1993年的第四十六屆戛納電影節,”劉小慶小聲喃喃,“獲獎作品是《霸王別姬》。”

沒有龍國電影人會忘記那一年,忘記《霸王別姬》帶來的榮耀。

那是至今無人打破的殊榮,賦予了程凱歌絕無僅有的地位。

直到今天——

林無攸卻忽然間想起另外一件事,那讓他打了個寒顫。

“同年另外一部金棕櫚影片叫……《鋼琴課》。”

1993年的《霸王別姬》和《鋼琴課》;2002年的《愛》和《鋼琴家》。

一字之差、一年之差。

命運似乎註定要在九年後、以同樣的一字之差,再次將金色的棕櫚葉送到龍國電影人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