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在發售後一個月的時間裡迅速爆火出圈。
網路上甚至出現了【完蛋!我被《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包圍了。】這樣的梗,來形容自己身邊的人都在玩這款遊戲。
尤其各大高校的男寢更是其中的重災區。
影片網站上屢屢出現相關的遊玩影片:
經常是七八個大學生相約一起開啟遊戲,並在開始之前紛紛選出自己喜歡的角色。
結果單身直男打出【男閨蜜】結局。
喜歡李雲思的,眼睜睜看著她結婚。
一開始說喜歡鄭梓妍的,轉頭就是“肖鹿天下第一”,或者“我想給浩浩一個家”。
最後的眾人聚在一起討論時,場面更是一發不可收拾。
從聲淚俱下發展到言語攻擊:
“沈慧星喜歡了你23年,她什麼都願意給你,結果現在你告訴我你喜歡鄭梓妍!”
“我真不是個人啊!”
……
【恭喜您的遊戲《完蛋!我被美女包圍了!》成功登頂國區獨立遊戲年度銷量榜榜首,全球前十名!】
“呵,又來了。”
裴佩佩光著腳丫盤腿縮在老闆椅上,隨手擰開一瓶可樂開始噸噸噸。
苦酒入喉心作痛。
裴佩佩沒喝酒,但她的心依然很痛。
這短短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她的心情就像過山車一樣經歷了大起大落。
總結起來大致是:起起落落落落落落落落落……
每獲得一次遊戲平臺推薦,或者又有一個大主播選擇直播自家遊戲時,裴佩佩就感覺自己好像被人從背後狠狠捅了一刀。
單價42塊的遊戲首月銷量100萬。
哪怕刨除30%的平臺分成,並在第一時間交了稅後,剩餘的淨利潤也穩穩在兩千萬以上。
看起來是不少。
但如果一個都賣不出去的話,裴佩佩原本能獲得一個億的系統返利。
一個億!
就像炒股一樣:
如果提前拋售導致賺的少了,那可真是比賠錢還難受。
兩千多萬按照100:1的比例進行財富值調整後是二十多萬。
但就算這二十多萬裴佩佩也沒拿到啊!
按照系統的解釋,由於她的賬戶處於盈利狀態,這二十萬將被自動轉化為系統積分,幫助系統升級。
“呵,算了,毀滅吧!”
不是,怎麼就沒賠呢?
不應該啊!
以前想掙錢的時候怎麼幹都賠,怎麼現在想賠錢的時候她偏偏就賺了呢?
投資從來就沒賺過錢的裴佩佩迷茫了。
按照以前做生意投資賠錢時分鍋抓內鬼的經驗,裴佩佩開始逐一分析:
首先,自己肯定是沒什麼問題的,一如既往的甩手掌櫃,放權讓手下人去幹。
其次,陳歌或許有點實力,但一次偶然的成功並不能代表什麼。
最後,裴佩佩把目光鎖定到了亓浩身上。
好小子,搞我是吧!
以前成天吵吵著要拍科幻片,結果拍戀愛劇這麼厲害。
你早這麼拍,我不早掙錢了!
哪怕帶著意外賺錢的巨大偏見,裴佩佩也不得不承認亓浩和整個劇組這次確實表現亮眼。
從選角到演出無不拿捏的恰到好處。
其中類似林樂清衣櫃躲貓貓和幾個角色的結尾演出都表現的極為出彩,別說是男玩家了,就連裴佩佩自己看著都心動了。
鑑於亓浩是如此的能幹,裴佩佩決定:
下一部遊戲沒你了,回去研究你的科幻電影去吧。
除了自己的結論,裴佩佩還想看看其他專業媒體的分析報告。
遊戲意外爆火出圈,也引來各類機構紛紛研究。
財聯社認為:
本作成功的原因可以歸結於取材貼近生活、使用真人互動、滿足玩家需求。
(這麼科幻的劇情,你跟我說‘貼近生活’?你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樣啊?建議嚴查!)
裴佩佩邊看邊吐槽。
財聯社也援引證券機構的分析,對比稱:
互動式電影比傳統二次元美少女遊戲更具真實感和代入感,與傳統影視作品相比又賦予觀眾劇情選擇權。
(這倒是有可能,做的很好,下次別做了。)
裴佩佩雖然不太懂,但還是把這一點記到小本本上:
互動式電影遊戲,暫時封印了。
《南方週末》的觀點則指出:
本作明顯是為男性群體服務的遊戲,本作的爆紅則反映出中國社會長期忽視男性的情感表達需求。
(這……)
看到這條評論,裴佩佩倒是回想起自己以前投資創業的時候,行內流行的一句話:
國內消費投資的市場價值鏈是:
女人>小孩>老人>狗>男人
當時看還不覺得,現在想想還真是有點意思。
這其中不光是消費市場長期對男性市場的忽視,更是整個社會長期壓抑的結果。
除了那些極少數的二代現充,絕大多數男性就是活在這樣一個被長期忽視的社會中。
若不相信可以捫心自問一下,除了餐飲、商場等服務行業的人員之外,上一個對自己笑的女性是誰?
愛情是奢侈品。
很多人一輩子都沒有過真正的愛情,他們的婚姻只是湊合而已。
還有一些人,他們就連湊合的機會都沒有。
在這種情況下,《完蛋美女》出現了。
她是假的,所有玩家也都知道她的是假的,但她們所表現出來的那種愛意卻是如此真實。
就像賽博朋克作品中的虛擬女友。
她會在清晨的時候給你端上一份牛肉漢堡,再獻上一個甜甜的吻。
你知道那不過是空氣投影,所謂牛肉漢堡也不過是自己衝好的蛋白質糊糊。
但即便如此你也依然需要她,哪怕只能獲得一點虛幻的慰藉也好。
就像遊戲裡的肖鹿。
她出身普通,就是一個剛大學畢業的窮丫頭。
平時那麼節儉的一個人,就連兩塊五的頭繩都要精打細算的一個人,卻義無反顧的願意和你在一起。
哪怕這意味她也會和你一起背上300萬的鉅額債務。
還有鄭梓妍。
她和你在一起的唯一要求就是【要求做自己】。
甚至在最後的考驗中,你要直言她脾氣差。
聽到這話的鄭梓妍雖然也會很不爽,但這就是她和你在一起的唯一條件。
在無數的遊玩反饋中,鄭梓妍的好評率和投票數永遠是最高的,斷層式領先第二名。
原因除了選角上的成功和扮演者姜羽嬋出色的演技,還有就是在現實生活太多人都不能做自己了。
終日被虛假的面具包裹。
會說美麗的謊言好像是一種情商的體現。
甚至到最後自己都意識不到面具的存在,因為它已經成了臉皮的一部分。
己不由心,身又豈能由己。
正是這些原因,遊戲在這樣一個時間點橫空出世,剛一亮相便大獲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