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1章 岳父想我當主簿,漢末管培生?

第11章 岳父想我當主簿,漢末管培生?

驛館中。

古樸的油燈,散發出微弱的黃色光焰。

諸葛喬左手拿著一枚竹片,右手用書刀將竹片上的錯字刮除。

雖然漢代已經有紙的運用,靈帝時期也有左伯紙盛行,但漢紙的製造工藝依舊無法制作出容易儲存的紙張。

再加上連年戰亂,紙張的推廣也受到了影響,日常的記事,依舊以容易儲存的竹簡和木簡為主。

諸葛喬手中的手刀,則是專用於刮除錯字的特製小刀,刀尾有環,平日裡懸掛在腰間。

刮除了錯字,諸葛喬提筆沾墨,用工整的小隸在竹片上再次記字。

若要通篇看,竹簡上的字句卻是《九章算術》中“粟米之法”的內容。

大意就是以粟為基礎而規定的糧食兌換標準,透過已知的標準兌換比例,來摺合計算糙米、精米、麥、稻等糧食可以折算成多少粟。

這在後世很常見也很簡單的四項比例運演算法則,在這個時代也只是少數精通算術的人才能清楚的理解。

畢竟這是個知識未普及的時代。

而這種算術理論,實務上的運用是很廣的。

譬如軍糧,就包括了糙米、精米、大豆、小豆、芝麻、麥麩、豉、酒麴、御飯、飧等等。

作為軍中主將,是不會去管具體的糙米、精米、大豆亦或者御飯、飧的量的。

軍中的主簿或糧官就會將這些不同品類的軍糧折算成粟。

最終呈現給主將的就是每日需要耗費粟多少石。

將粟米之法記下後,諸葛喬又將粟米之法上生僻的字進行註解,同時又以白話將粟米之法的解析和舉例,記錄在新的竹片上。

“身為士子,若不能治經典,是不能稱其為儒士的。”

“我治《九章算術》,雖然比治四書五經的差了些,但也符合我目前的人設。”

諸葛喬嘴角輕揚。

算術雖然在實務中實用性強,但在名仕大儒眼中卻是小道,是不能登大雅之堂的。

諸葛喬很清楚。

白日的表現,能瞞過尋常人,卻瞞不過善於算計且心性多疑的。

能當軍師將軍諸葛亮的嗣子,即便不是天才,也不會是蠢材,起碼也得是個中庸之才。

諸葛亮如今是主管錢糧賦稅的軍師將軍,那麼諸葛喬精通算術就很合情理了。

若諸葛喬的興趣愛好又是治《九章算術》,即便有人懷疑諸葛喬是在藏拙,也不會高看諸葛喬幾分。

精通算術而已,當誰不會似的。

不懂權謀軍略,不懂內政治理,也就一個泛泛之才。

熄滅油燈,諸葛喬仔細覆盤了白日裡的表現以及眾人的反應,這才閤眼而眠。

棋局處處是危機,不容諸葛喬有任何的疏忽大意。

翌日。

廖化一早就遣人來召諸葛喬。

雖然廖化也是名能打的戰將,但作為關羽的行軍主簿,廖化平日裡的精力更偏重於錢糧方面。

諸葛喬也不怠慢,簡單的洗漱用餐後,就來到了廖化在的署府。

糜竺和張苞都有各自的事要辦,並未跟諸葛喬一起。

“阿喬,你初來乍到,很多事都還不清楚,君侯專門囑咐我,今日要帶你熟悉軍中的賬務。”相較於昨日,廖化的舉止更熱情。

諸葛喬察言觀色,猜到了廖化必然已經知道了內情,遂笑道:“廖主簿客氣了,君侯雖然讓我當你的助手,但軍中的賬務,依舊得廖主簿伱來。走走過場就可以了。”

廖化笑道:“阿喬你誤會了,君侯的意思,是希望你能真正的瞭解軍中賬務,而非只是單純的走過場。”

諸葛喬微微詫異:“廖主簿,君侯這是何意?”

廖化掃了一眼左右,壓低了聲音:“我這個行軍主簿,其實就是趕鴨子上架;我擅長的是上陣殺敵,而非管理文書和錢糧雜務。”

“昨日我以為阿喬愚鈍,孰料阿喬對算術和賬務頗為精通,故而君侯在囑咐我的時候,我就給君侯提了個建議。”

“假不如真!阿喬有這般才能,正適合出任行軍主簿;而阿喬又是君侯相中的準女婿,有阿喬在,君侯就不用焦慮文書錢糧等事務了。”

諸葛喬可不信廖化的自謙:“廖主簿,你何必妄自菲薄呢。以你的才能,不當主簿卻要當戰將,豈不是捨本逐末?”

關羽被封為前將軍的時候,廖化可是前將軍主簿。

趕鴨子上架?

那可是主簿,不是書佐小吏!

廖化見諸葛喬不信,遂攤手直言:“阿喬,這是君侯的意思!我也只是代為傳達。想當君侯的女婿,光會撥弄算盤算算實賬可不行。”

話說到這個份上,諸葛喬也是全部聽明白了。

其實就是關羽想讓諸葛喬當管培生,將諸葛喬視為軍中高階人員來培養。

對於這個準岳父的厚愛,諸葛喬的內心還是挺欣慰的。

想到這裡,諸葛喬不再拒絕。

掌握的情報越多,諸葛喬越容易發現問題和規避危機。

作為關羽信任的行軍主簿,又沔南豪門世族出身的廖化,實務能力是很強的。

行軍主簿不僅僅是管賬務,還涉及文書以及更具體的錢糧調配,而廖化卻能將這一切管理得井然有序。

能讓關羽瞧得起計程車人,不會是座談高論的俗士儒生,必然是真正懂實務識時務的俊傑。

在諸葛喬驚歎廖化的才能時,廖化也對眼前這個比自己小了十歲的少年有了更多的瞭解。

“不愧是軍師的長子,不僅通曉算術,更能透過這些實賬看到更本質的內容。”

“這可不是普通計程車子能具備的才能。”

透過賬務的資金流向,諸葛喬就能快速的推斷出關羽的兵馬數量、訓練強度以及軍械規模、甲冑普及率等。

而這些推斷,幾乎都跟事實相差不大。

這份才能,令廖化歎為觀止。

“咦?”

諸葛喬忽然驚訝出聲。

廖化聽到驚聲,遂近前詢問:“阿喬,這賬務有什麼問題嗎?”

諸葛喬應道:“廖主簿,君侯要求的甲兵,是規定了必須是新品嗎?”

廖化疑道:“怎麼可能!甲兵能用就行了,除非報廢的甲兵不能再用外;大部分甲兵都會多次修繕再投入使用。阿喬,你看出什麼問題了嗎?”

有沒有人看呀,這節奏是不是慢了,你們都不追了嗎,可憐,跪求評論區露個臉<BR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