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206章 劉備暴打黃鬚兒,小輩始終是小輩(

第206章 劉備暴打黃鬚兒,小輩始終是小輩(加更求追)

陳倉至郿縣。

張飛和張郃這倆老對頭南北對峙,劉備與黃鬚兒則在渭水河畔東西對峙。

同樣是親征。

夷陵之戰的劉備求勝心切,自秭歸入虢亭,深入吳境七百里,五萬精銳分兵幾十個營寨。

如今的劉備,穩紮穩打。

五萬精銳,張飛分了一萬精銳在陳倉對峙張郃,趙雲分了一萬精銳在武功水東岸對峙曹彰,三萬精銳在武功山西岸的五丈原。

前後相據六十餘里。

不同的應對,效果自然是不同的。

當裝有二十萬糧米的商船陸陸續續抵達五丈原,劉備在五丈原的糧倉險寨也趨近於完成。

有糧倉、有險寨,渭水上游又被劉備控制。

整個五丈原就如同這渭水河畔上新建立的城郭一般。

而曹彰恰恰相反。

曹彰的糧草需要自長安城陸續運到郿縣,再由郿縣運到武功水前線營寨。

當劉備的五丈原糧倉險寨建立後,曹彰後勤運糧耗費的人力物力已經遠勝於劉備了!

兵馬未動,糧草先行。

誰先將糧草的問題解決妥善,誰就先搶佔了勝機。

諸葛亮平取隴右的戰略,就是為了能奪取關中而準備的最穩妥方式。

當諸葛亮取了隴右,這奪取關中的勝利天平就已經向劉備傾斜了。

庫中有糧,心中不慌。

哪怕跟曹彰對峙了十餘日未有寸功,劉備亦是心態平和。

高坡上。

劉備令人準備了遮陽大扇,然後在地上鋪下錦席,令人又擺上果味水酒。

自這個角度,劉備可以輕易的看到遠處曹彰的連營。

劉備邀法正同席而坐,一邊飲酒一邊對弈。

“自陛下傳檄《伐魏詔》後,關中有不少士民都暗遣了人來示好。”

“曹丕在關中的民心,並未預想中那般穩固。”

法正一邊落子,一邊講述最近的關中局勢。

如鳳翔、岐山、隃麋等縣鄉,聽聞劉備禦駕親征的豪族士民,多有響應的。

只是這些豪族士民不敢太明顯,只願私底下來向劉備示好。

雖說有投機的嫌疑,但劉備對這些示好的豪族士民都是善加安撫。

就如同諸葛喬對月支城的豪族楊氏一樣,允許這些豪族士民坐觀成敗。

劉備的弘雅器量,也讓這些豪族士民心中泛起了敬意。

劉備亦是落子道:“曹賊父子,欺君罔上,行事兇殘急躁,對士民亦是苛刻,又如何能得民心?”

“朕以仁德為基,修文德,揚武事,這關中士民又如何敢不對朕敬畏?”

“曹丕小兒先用孟達,後用曹彰,只修武事不修文德,驟富之人,真將自己當真命天子了。”

“自古有言,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則載舟,水則覆舟。”

“曹丕小兒不識此理,又豈是朕的對手。”

劉備的語氣中有蔑視。

曹操雖然兇殘霸道,但也是文武並修的,再加上曹操的權謀心機遠勝常人,身邊的爪牙亦是兇殘忠誠,自然就鎮壓不服。

至於曹丕,籍父之名,剛登基就忘乎所以,竟然讓孟達都督西線十萬之眾,以至於損兵折將還丟了隴右。

更令劉備感到可笑的是,曹丕竟然在登基後就賜死皇后貶斥嫡長子,這種自絕嗣承的做法,在過往的歷朝歷代只有昏君才幹得出來。

曹丕的嫡長子曹叡,劉備也是聽聞過名聲的。

曹操對曹叡甚為喜愛,每朝宴會時,都會讓曹叡跟侍中近臣並列,更是稱讚曹叡“我有了你家族基業就可以傳承三代了。”

有這樣的長孫,誰不疼愛器重?

偏偏曹丕把曹叡的親母賜死,理由僅僅是因為甄宓覺得被冷落了怨言了幾句。

有怨言,那不就是因為曹丕自個兒跑洛陽寵信郭照將甄宓扔在鄴城,曹丕自己作的麼!

貴人在皇宮,皇后在行宮,這是多麼腦殘的皇帝才會幹出來的奇葩事。

閒聊間。

一人抵達,正是參軍楊儀。

“陛下,丞相有密信送達。”楊儀恭敬的將密信遞向劉備。

不得不說,楊儀挺能投機的。

在尚書的位置上,跟劉巴不和,又惹得劉備不開心,於是楊儀就主動的向劉備表態,希望能在軍中歷練。

劉備對楊儀的才學也是很看重的,否則也不會讓楊儀這個昔日在曹操麾下當襄陽主簿的人當尚書了。

楊儀主動要請求在軍中歷練,劉備自然是不會拒絕。

知識分子放棄在成都養尊處優的高位,自願跑到軍中體驗前線的艱辛,這種覺悟誰又能拒絕?

楊儀又比馬謖識趣,在軍中歷練的時候也不高談闊論,就本著不求有功但求無錯的原則。

只要穩妥一點,軍中資歷老一點,那被劉備賞識提拔那還不是早晚的事?

在楊儀內心,是極度鄙視馬謖的。

資歷不夠,如何服眾?

沒資歷前,就得苟;等苟出資歷了,誰敢說半個不字?

楊儀這刻意的謙遜,也成功的得到了劉備的再次賞識,在五丈原的軍中雜務都是交給楊儀去辦的。

楊儀也不喊苦,皇帝吩咐的雜務,哪怕是去當鏟屎官也得開開心心的去辦。

劉備攤開密信快速的掃了一眼,隨後將密信合上,語氣中也有了些喜意:“陪黃鬚兒對峙了十餘日,也是時候活動筋骨了。”

“楊儀,去給東岸的子龍傳令,令其寨前搦戰。”

楊儀雖然不知道密信中寫了什麼,但識趣的沒有多問,恭敬的領命而去。

法正有些奇怪:“陛下為何忽然要讓趙將軍寨前搦戰?”

劉備將密信遞給法正,笑道:“配合下南鄭的奇兵。”

諸葛亮的密信內容很簡單,魏延兵出子午谷了!

“子午穀道路險峻,陛下真放心讓魏將軍前往?”法正有些驚訝,這還是法正第一次知道魏延的去向。

這些日子,法正也曾問過劉備,劉備都是笑而不答。

劉備笑道:“孝直莫要小覷了文長,朕敢破格提拔文長,就是因為文長有過人之處。”

“更何況,子午谷只是奇兵,成與不成,都不影響朕對付黃鬚兒。”

“今日先讓子龍去搦戰,明日朕親自去寨前搦戰,也讓這黃鬚兒明白,昔日朕在漢中是如何斬殺夏侯淵、擊退曹操的!”

劉備的語氣中充斥豪邁。

昔日漢中之戰時,曹彰雖然來了,但來的時候漢中之戰已經結束了。

曹彰並不知道曹操和夏侯淵在漢中面臨的是多麼強橫的存在。

倘若曹彰打過漢中之戰,也就不會有那“初生牛犢不怕虎”的氣勢了。

得到軍令的趙雲,讓吳班守本寨,與吳懿引了兵馬就來曹彰的寨前搦戰。

“漢中護軍趙雲在此!”

“黃鬚兒,可敢出寨一戰!”

趙雲雖年老,但中氣十足,這嗓門兒亦是洪亮如虎豹。

聽到趙雲搦戰,曹彰當即就披掛拖戟,引夏侯霸等驍將出寨。

“老匹夫,你終於敢出寨了。”

“不當縮頭烏龜了嗎?”

曹彰一開口就是怒喝。

這十餘日,趙雲謹遵劉備的命令,只在東岸立寨固守,任憑曹彰如何辱罵挑釁都不出寨,讓曹彰極為惱火。

今日聽到趙雲親自來寨前搦戰,曹彰這心中的怒氣再也按捺不住。

不殺趙雲,難消心頭之恨。

趙雲也不惱,大笑道:“黃鬚兒,你若有膽,可敢與我陣前鬥上幾個回合?我也不欺負伱,我讓你一隻手如何?”

曹彰大怒:“老匹夫,你敢辱我!鬥就鬥,你當我怕你嗎?就怕你這老匹夫打個幾回合又跑回去當縮頭烏龜了!”

就在曹彰要策馬出陣時,夏侯霸連忙拉住曹彰:“將軍不可上當,你是軍中主將,趙雲只是劉備麾下一老卒。”

“跟趙雲鬥勇,贏了顯不出將軍的本事,反而會讓劉備嘲笑將軍只會好勇鬥狠。”

曹彰怒氣難遏:“我佯裝與趙雲鬥勇,你與眾將伺機引兵迂迴,我軍人多,又何懼趙雲!”

說完。

曹彰不顧夏侯霸相勸,催馬拖戟就衝向趙雲:“老匹夫,出陣與我一戰!”

趙雲冷笑,吩咐吳懿、陳鳳等將:“曹彰為軍中主將卻要與我鬥勇,定是想要牽制我,暗中令軍士迂迴包抄。”

“陳鳳留下五十騎助我,其餘兵馬皆由吳將軍指揮,且讓我戲耍這黃鬚兒一陣。”

吳懿點頭:“趙將軍小心,曹彰驍勇,又兼力壯,不可大意。”

陳鳳卻是信心十足:“曹彰自恃有萬夫不當之勇,卻不知這萬夫不當之勇也是得分地區的。”

想到昔日的謝旌,號稱江東萬人敵,結果卻被趙雲不經意的一箭給射殺了。

趙雲都嫌棄謝旌死得太窩囊,功勞都不想要。

在陳鳳心中,趙雲才是真正的萬人敵,真正的神!

本就很少見的陣前鬥勇,如今卻出現在趙雲和曹彰之間,雖說兩人都互有算計,但在普通軍卒眼中,這是一場難得的盛宴。

一個是大漢軍中單騎踏陣的虎威將軍,一個是大魏軍中降象伏虎的蓋世驍將。

《拾遺記.眠七》中曾記載,任城王能左右開弓,劍術百步內斷人鬍鬚和頭髮;抓住虎尾纏在胳膊上,猛虎貼著耳朵不敢出聲;抓住白象的鼻子,白象伏在地上不敢動;揹著萬斤大鐘就走。曹丕稱讚說“以任城王的雄武,吞併巴蜀如同鴟銜腐鼠。”

不過。

《拾遺記》是東晉時期王嘉編寫的神話志怪小說,中間有多少吹噓的成分大概就跟李元霸兩錘敗宇文成都、三錘敗裴元慶、一招打敗宇文成都、兩招殺死宇文成都、一招擊敗羅成、三招殺死伍天錫,一陣亂殺百萬兵等等一樣玄之又玄。

現實不是神話志怪。

沒有天神下凡李元霸,同樣也沒有降象伏虎的任城王,只有一個面對“尚未大怒”的趙雲,打了個勢均力敵的曹彰。

曹彰越打越是心驚。

眼前的趙雲已經五十多歲了,然而臂力、反應力竟然能跟壯年的自己不相上下?

現實不是魔幻,人的體力和血氣是跟年齡有關的。

曹彰敢辱罵趙雲為“老匹夫”,就是認為趙雲已經老了,即便以前有什麼威名也只是過去了。

老卒不提當年勇,如何能比得了壯卒?

“這老匹夫,真是難以對付!”曹彰不敢再有小覷的心思。

都說這拳怕少壯、棍怕老郎,少壯血氣方剛、體力充沛,可以在氣力上取得優勢;而老郎的優勢在於多了十幾年的經驗。

如今趙雲在氣力上不輸於曹彰,就該輪到曹彰小心謹慎了。

不能以力破巧就只能比巧,可曹彰的巧又如何比得上征戰幾十年的趙雲?

上個敢跟趙雲鬥勇的是天水麒麟兒姜維,結果也是被趙雲的氣力和技巧給折服。

趙雲卻是心態一直都很平和。

因為趙雲很清楚,曹彰不是謝旌這種水平的,不是能輕易就能殺掉的;趙雲的目的也不是為了用鬥將的方式來殺曹彰。

壓陣的夏侯霸見曹彰不能取勝,暗中調鮮于輔、戴凌、劉若等將迂迴包抄,要趁著趙雲跟曹彰鬥將的機會,將趙雲這支兵馬給吃掉。

魏兵的動靜自然是瞞不過壓陣的吳懿,吳懿冷笑一聲,亦是指揮兵馬側翼而走,只留下陳鳳等五十驍騎。

戰場瞬息萬變,方才還在鬥將,不過片刻間就變成了鬥陣廝殺。

趙雲覺察到戰場變化,直接勒轉馬頭就走。

一邊走還一邊嘲諷:“黃鬚兒,單打獨鬥你不是我對手,回去帶騎兵與我廝殺!”

曹彰聞言大怒,策馬急追趙雲。

夏侯霸在後方看得真切,急聲大呼:“將軍莫追,是趙雲詭計!”

話音未落,趙雲再次調轉了馬頭,揮槍大笑:“黃鬚兒,你這是要單挑我這五十餘騎嗎?”

曹彰驚見趙雲身後,陳鳳已經引了五十餘騎蓄勢待發,面色瞬間變得慘白,連狠話都不敢說,連忙勒轉馬頭往陣中而跑。

趙雲跟曹彰的距離本就不遠,想跑可不容易!

五十餘騎直接策馬急追。

夏侯霸見曹彰勢危,連忙催中軍去救。

而這一動,中軍的陣型就出現了混亂。

趙雲是誰?

昔日在漢水就敢五十餘騎衝曹兵數千人殺個對穿的人,最喜歡的就是曹兵軍陣混亂。

只要軍陣混亂了,趙雲就敢帶著騎兵衝殺!

有時候人多未必就是優勢。

就比如趙雲帶著五十餘騎兵衝進曹兵軍陣,由於目標太少,趙雲可以隨意放箭,曹兵卻不敢亂放箭。

亂放箭的後果,就是一不小心會將自家人給噶了。

這要有誰的箭不長眼直接射中曹彰,那樂子就更大了。

趙雲故技重施,再演昔日漢水騎兵踏陣的驍勇,在曹彰的中軍溜達了一圈後,帶著中軍就跑。

吳懿也是且戰且退。

臨近武功水營寨時,吳班早已在寨前部署了大量的弓箭手,等趙雲和吳懿引兵入寨後,大量的箭矢直接就飛向了追來的曹兵。

幾輪箭矢過後。

趙雲又引兵列陣於寨中,旌旗揮舞,鼓聲震天,氣得曹彰只能在寨前乾瞪眼。

打吧。

打不進去。

不打吧。

被趙雲搦戰戲耍,曹彰不要面子的嗎?

“老匹夫,出來,與我再鬥三百回合!”曹彰氣急敗壞的在趙雲寨前大罵。

趙雲典型的好脾氣,平日裡是不會輕易發怒的,同樣也不會在曹彰有準備後放棄營寨地利去以少打多。

“去,給曹彰回覆,明日再戰!若曹彰不肯退,就激怒他來攻寨。”趙雲吩咐幾個大嗓門士卒,只讓這些士卒去寨門口跟曹彰對罵。

曹彰見趙雲固寨不出,只能罵罵咧咧的退兵。

這種有氣無處撒的感覺,讓曹彰很是鬱悶。

待得曹彰退兵後,劉備又親自來到趙雲營中,一同到來的還有早已準備的肉湯飯菜水酒。

營中將士紛紛大喜。

這軍中的伙食,是不可能頓頓有肉湯水酒的,大部分時候都是飯菜飽腹。

只有犒軍的時候才有肉湯水酒。

難得打回牙祭,這將士們自然是開心不已。

劉備則是召來趙雲、吳懿和吳班,仔細詢問了今日的戰況後,道:“子龍今夜再辛苦一趟,引一支精兵去劫曹彰的營寨。”

“不用深入,倘若曹彰有準備,就迅速撤走;不以劫寨成功論功,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讓曹彰知道‘朕遣將劫營’就足夠了。”

“撤走後不用急著返回,等曹兵睡下後,再去劫一次營,同樣不用深入,一觸即走。”

趙雲久隨劉備,明白劉備的戰法。

與其說是劫營,不如說是用虛實之計擾敵,讓曹彰在夜晚也得安排大量的軍士來守寨。

虛虛實實,曹彰也不知道趙雲哪次是虛實,哪次是實。

另一邊。

曹彰回到營寨中,監軍司馬懿迎上。

司馬懿本來是回郿縣催糧,驟然聽聞曹彰跟趙雲打起來了,匆匆自郿縣返回。

“鎮西將軍,今日戰事如何?”司馬懿見了曹彰,連忙詢問戰事情況。

曹彰冷哼一聲:“今日大勝!趙雲那廝,被我打得不敢出寨。”

司馬懿頓時無語。

趙雲就一萬兵,我們有六萬兵,趙雲被打得不敢出寨不是很正常的嗎?

我問的是具體戰況啊!

曹彰也覺得這話似乎有些過,於是讓夏侯霸給司馬懿述說白日的戰事。

“劉備跟我軍對峙了十幾日,都未曾讓趙雲出寨,今日忽然出寨必有陰謀。”

“將軍今夜不可小覷,可暗伏一軍在營寨內,提防劉備遣將劫營。”

司馬懿冷靜的分析了當前局勢,提出了謹慎且穩妥的應對之策。

曹彰哂笑:“劉備不來劫營則罷,若來劫營,我必將他的劫營兵馬盡數殲滅。”

“夏侯霸,今夜你引一軍暗伏在營寨外,若見劉備兵馬,引兵殺出。”

“我再在營寨中伏一兵,定可讓劉備的兵馬有來無問!”

司馬懿勸道:“將軍,不可勞煩眾軍;劉備深諳兵法,不會想著劫營就能擊敗我等。”

“我以為這是疲擾之計,亦是虛實之計;若見我軍有準備就會撤走,絕不會深入。”

“營寨中暗伏一軍只是為了嚇退劉備的劫營兵馬,其餘兵馬也可以養精蓄銳。”

“倘若勞煩眾軍,而劉備明日又引大軍來攻,屆時軍力疲憊、將軍不能迎戰,反而會挫了我軍銳氣。”

曹彰深恨趙雲,巴不得劉備派人來劫營,哪裡肯聽司馬懿的勸告:“參軍,你去郿縣催糧,這糧食沒回來你就先回來了。”

“你若帶頭違反軍令,這軍中還有誰會將軍令當回事?”

“你現在要做的就是連夜返回郿縣,讓糧草早日送達,而不是在這裡跟我說勞煩眾軍的事。”

“不用再多說,我才是軍中主將!”

“更何況,我也不認為今夜是在勞煩眾軍,你都料到了劉備會來劫營,我又豈能不把握戰機?”

司馬懿見曹彰提及軍規,欲言又止,無奈退下。

“鎮西將軍固執,今夜恐怕會中劉備的奸計。”司馬懿想了想,來到別營尋于禁,將心中的猜測告訴于禁。

于禁雖然被啟用了,但也只是被曹彰安排為訓練軍士的職務,除了曹丕給的一千虎賁軍,曹彰未再給於禁分兵。

“監軍言之有理。”

“劉備久經善戰,若鎮西將軍能穩紮穩打,劉備也奈何不得。”

“若是急於求勝,反而會中了劉備的詭計。”

“只是我如今是戴罪之身,不敢逾越了身份。”

于禁輕嘆。

曹彰跟于禁也沒什麼交情,不可能于禁說幾句話曹彰就能聽的。

司馬懿凝聲道:“不用於將軍去做逾越身份的事,久聞於將軍最重軍法,若我未歸,只需於將軍恪盡職守,避免軍士遭遇意外而混亂。”

于禁點頭:“若只是如此,有這一千虎賁軍在,我也是能辦到的。”

司馬懿憂心忡忡的往郿縣而走。

是夜。

趙雲和吳懿引兵前往曹彰的營寨劫營。

而返回五丈原的劉備,卻是召來了馬超、張南等將,仔細吩咐。

“今夜子龍會去劫曹彰的營寨,我料曹彰今夜必有防備,故而只讓子龍一觸即走。”

“曹彰軍士白日裡就廝殺過,今夜再強撐精神埋伏,必定困頓。”

“朕有意挑選八百勁卒,繞到曹彰營寨的南山上,於天明時發動奇襲,朕會引大軍接應。”

“誰願引兵前往?”

求月票求月票

<BR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