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174章 馬謖逃了,諸葛喬接管戰場(求追)

第174章 馬謖逃了,諸葛喬接管戰場(求追)

郭淮一路奔逃至上邽城外。

還未等郭淮呼喊王贇開門,城頭上就豎起了漢旗。

馮習將一首級扔下向郭淮,大呼而笑:“上邽城已被我馮習拿下了!”

首級滾向郭淮,郭淮定睛一看,正是廣魏郡太守王贇!

郭淮面色大變,連忙勒轉馬頭向渡口而去。

剛到渡口,卻發現渡口已被燒燬。

“天要亡我郭淮嗎?”

眼見趙雲的追兵逼近,前方又是洶湧渭水,郭淮萬念俱灰,拔出腰間短刃就要自刎!

“使君不可!”

宿衛統領趙成一把奪走郭淮手中的短刃:“我等未死,使君豈能先死!”

郭淮面有悲慼:“前有渭水,後有追兵,如何能逃得性命?我若死,你等可向漢兵投降。”

趙成怒而大呼:“我等受使君大恩,豈會棄使君而去?眾兄弟,使君有難,我等豈能不死戰!”

趙成果斷喝道:“解下水囊給我!給使君卸甲!”

郭淮已經明白了趙成的用意,大怒:“我為雍州刺史,豈能獨自逃生?”

郭淮話堵在喉嚨,只看見岸上眾騎最後的行禮恭送,隨後就被洶湧的渭水沖走。

激烈的對射後,魏騎只剩下趙成一人。

趙成大呼上馬:“兄弟們,使君能否活命,但憑天意;但我等肯定是活不了,就替使君再征戰最後一場!”

又見渭水河邊,魏騎齊呼“死戰”,趙雲不由心下一沉。

“你們——”

面對有死戰之心的魏騎,趙雲不敢大意,長槍掛在鞍鉤上,下令眾騎以騎射對敵。

郭淮不明所以,喝問道:“趙成,你要做什麼?”

看著一騎未損的漢騎,趙成不甘心的盯著趙雲。

趙成的想法雖好,卻不知趙雲這五十餘騎,皆是百戰餘生的精銳。

眾騎紛紛高呼:“願死戰!”

趙成掙扎起身,大笑:“我只是雍州刺史郭淮麾下一介小卒,今日為使君而死,雖死無憾!何須你這漢將來記住我名?”

“今日讓其逃脫,來日必成大禍!”

眾騎皆存死志,齊聲大呼:“死戰!死戰!死戰!”

街亭,南山水源。

趙雲策馬走近趙成:“你是郭淮麾下何人?”

忽然間。

蘇則分出兩部兵馬固守北面營寨,剩餘的兵馬也全部壓到了水源處,當著馬謖的面立寨。

若非這些騎卒對單獨當將軍沒興趣,功勞最少的都能當個百人將!

漢水之戰的時候,面對曹魏五千步騎的追擊,趙雲更是率這五十餘騎硬生生的撕開了魏兵的包圍,踏陣而走。

郭淮不論怎麼怒吼,都掙扎不脫,被四個勁卒抬起,然後扔進了洶湧的渭水中。

“郭淮此人,竟然如此得士卒心!”

漢兵雖然驍勇,但奈何兵力懸殊太大,昨夜又未得到充足的休息,精力不如昨日。

趙雲頭一偏,右手穩穩的接住了拋來的箭矢,隨後翻轉反拋,箭矢命中趙成的脖子。

看著倒地的趙成,趙雲心情更沉重了。

張郃親自壓陣,指揮魏兵跟漢兵爭殺。

趙成不答,只是快速的將十幾個水囊的水倒掉,又向內吹氣、加塞堵上、綁在一起,然後套在郭淮身上,向郭淮拱手:“使君,保重!”

趙雲遠遠引了五十餘騎到來,正好看到郭淮被拋入渭水。

部分騎卒更是自常山投公孫瓚的時候就已經跟著趙雲了,不僅精通騎射,戰場經驗更是極其豐富。

趙成眼中閃過冷芒,竟然直接抓起一根箭矢,猛的拋向趙雲。

獅子搏兔亦用全力!

如今以多打少,又是全力以赴,又豈能遂了趙成的心意?

眾騎亦是紛紛向郭淮行禮:“使君,保重!”

“曹魏將卒,驍勇如舊!”

趙雲勒馬而走,喝令道:“沿渭水搜查,務必找出郭淮,不可讓其逃脫了!”

趙成卻是不聽郭淮的怒喝,讓四個勁卒架起郭淮拖向渭水。

哪怕對面只有十餘騎,趙雲亦無小覷之心。

眾騎兵一邊將水囊解下扔給趙成,一邊給郭淮卸甲。

“劉備麾下,竟然有如此驍勇善戰的騎兵!”

張郃今日不僅要斷水,更要圍山!

“竟然,一騎都未死!”

眼見漢兵不能衝散魏兵,山頭的馬謖那佈滿血絲的雙眸彷彿輸紅了眼的賭徒一般,更加的瘋狂了!

“傳我令!”

“退後者斬!”

馬謖拔出佩劍,兇惡的目光彷彿要噬人一般。

只可惜。

戰場不是喊幾句狠話就能所向披靡的。

項羽敢破壺沉舟,那是因為“項羽力拔山兮氣蓋世”、“羽之神勇,千古無二”,放眼當時眾王,沒人能跟項羽正面硬剛。

韓信敢背水一戰,那是因為韓信用那舉世無敵的統御能力,將地形、心理、奇兵等戰場因素計算到了極致,而非單單將己方士兵逼到絕境。

馬謖只知韓信背水一戰勝了,就認為置之死地而後生可以信手拈來,卻不知道韓信的背水一戰有多少的細節。

哪怕少一個細節,韓信都得被己方士兵給砍了。

就如同關羽迫降於禁時,于禁那七軍將士都只想將於禁給綁了。

死戰?

想活命未必就一定得死戰!

替誰賣命不是賣命?

到了傍晚。

蘇則完成了水源處的立寨,張郃的兵馬可以不用再撤退安營,而能直接在水源處駐紮。

見局勢不可逆轉,諸葛喬遂下令眾軍退回了山頭營寨。

馬謖見諸葛喬擅自撤兵,紅著眼睛喝道:“輔漢將軍,誰讓你撤兵的?”

諸葛喬看向徹底失了分寸的馬謖,攔住了要反駁的姜維,淡淡回應:“馬參軍,敵軍勢大,水源是守不住了。”

“營寨內的飲水最多能維持將士一日度用,你應該想想,該如何破局,而不是問我為什麼要撤兵。”

馬謖怔在原地,只感覺一口鮮血堵在了喉嚨,想吐又吐不出,想咽又咽不下。

諸葛喬則是叮囑眾將:“子均,大兄,向將軍。軍卒疲憊,速引軍卒休憩,養精蓄銳,再應對接下來的惡戰。”

眾將皆散。

只留下馬謖一人在山頭吹著傍晚燥熱的夏風。

“敗了?”

“我敗了?”

“我竟敗了?”

“我竟然敗了?”

馬謖怔怔的自言自語。

三日!

僅僅三日的時間,被張郃圍山斷水!

山寨的飲水只夠一日!

最多三日,這山頭必被張郃攻破!

馬謖頹然坐下,心中茫茫,不知所措。

在這短短的時間內,馬謖想到了過往的意氣風發,想到了未來的前途渺茫。

也不知道過了多久。

馬謖的內心又開始不斷的給自己找戰敗的理由。

“不,街亭本來就守不住,這是非戰之罪!”

“若非魏延擅自分兵,我也不可能兵力不夠!”

“這不是我的錯!”

“我大志未遂,不能死在這裡!”

馬謖握緊了手中的佩劍,腦海中下意識的響起了廖立。

“我是荊楚名仕,我哥是荊州治中,丞相待我如弟,即便我逃了,我也不會受到太大的責罰。”

“可我若是死了,那就一切都成空了。”

“廖立在長沙棄城而逃,陛下不僅沒有責備廖立,還讓廖立當了巴郡太守,又調廖立擔任侍中!”

“我比起廖立,至少還死守了三日!”

“不,不對,我不是逃走,我是去向丞相請救兵!”

“諸葛喬還在街亭,丞相不可能不發兵來救!”

“對,就是這樣!”

馬謖打定了主意,讓親衛準備飲食飽餐了一頓後,又讓親衛在四更天喚醒自己,然後便沉沉睡去。

既然要逃,自然得先養精蓄銳!

相對於馬謖的驚慌失措和驚懼羞惱,山腳的魏兵營寨卻是一片喜氣。

“左將軍料勢如神,僅僅三日就成功的對南山的魏兵圍山斷水了。”

“最多三日,漢兵必然因為缺水而士氣盡喪,屆時再一鼓作氣攻山,漢兵必敗!”

夏侯儒大口的飲了清水,向張郃恭賀。

張郃微微撫了撫髯,輕笑道:“漢兵的主將,也不能說是一無是處,只可惜他的臨陣經驗太少了。”

蘇則想到了被射殺的王銅,凝重道:“漢兵的主將雖然能力不夠,但山頭的漢將卻是驍勇。”

“雖然我不知道那群自稱‘鎮南將軍’‘鎮西將軍’‘冠軍將軍’的漢將是否是在虛張聲勢,但我麾下驍將王銅被射殺,讓我心中頗為疑慮。”

蘇則詳細的跟張郃說了昨夜反劫營的具體過程。

張郃眉頭不由一蹙:“蘇將軍的意思,這山頭還有比馬謖更知兵的?”

蘇則點頭:“我估計那人應該是諸葛亮擔心馬謖臨陣經驗不足,專門調撥給馬謖的副將,不可不謹慎。”

“更奇怪的是,臨近山頭跟南山為掎角之勢的漢兵,這三日竟然對南山的戰事不聞不問,一個兵都不出。”

夏侯儒撓了撓腦袋:“蘇將軍這麼一說,還真是奇怪啊。既然是掎角之勢,那臨近山頭的漢兵應該出兵策應才對。”

張郃放下水碗,凝神道:“為防意外,今夜讓眾將士養精蓄銳,明日再分兩部兵馬去探探那山頭漢兵的情況。”

到了四更。

馬謖從睡夢中被親衛喚醒,藏了些乾糧飲水後,馬謖謊稱要去透透氣支開了親衛。

作為軍中的主將,馬謖想去哪裡就去哪裡,不會有巡夜計程車卒來盤問。

途中。

馬謖還故作嚴肅的喝斥了幾個打盹計程車卒,仗劍來到了山頭僻靜處。

看了一眼下方的魏兵營寨,馬謖又回頭看了一眼漢兵營寨,隨後順著陡坡滑下。

不多時,就已經消失在黑暗中。

到了天明。

姜維急急來見諸葛喬:“伯松,馬謖逃了!”

諸葛喬豁然起身,語氣陡然一冷:“逃了?什麼時候?”

姜維恨恨地道:“我問過馬謖的親衛了,這廝昨夜飽餐了一頓,讓親衛四更天喚醒他,然後又藉故支開了親衛,一直都未返回。”

“昨夜巡夜的軍士說,馬謖在四更天的時候在營寨巡視,還喝斥了幾個打盹的軍士,之後就不知蹤跡了。”

“我問過最後見到馬謖的軍士,然後在南山西面陡峭處,發現了腳印和有人滑落的痕跡。”

諸葛喬長長的呼了一口氣,看向冀縣的方向,眼神也在這一刻變得冷冽。

江山易改,稟性難移。

諸葛亮在荊州的時候跟馬良馬謖兄弟關係好,再加上在南鄭的時候,馬謖對諸葛亮的北伐有不少的協助。

因此,即便知道馬謖有不足之處,諸葛亮依舊希望能培養馬謖。

身為長子的諸葛喬只能用勸諫的方式,不能去強行的否決諸葛亮的決定。

事實證明,馬謖不值得被期望!

如今馬謖臨陣逃走,諸葛喬也不用再顧及諸葛亮的想法了。

當馬謖選擇臨陣逃走,諸葛亮就不可能再用馬謖了。

雖然有些變故,但街亭的戰事依舊在諸葛喬的掌握之中。

來不及去深究馬謖臨陣逃脫的事了,接下來接管戰場的是蓄勢多日的諸葛喬。

“擂鼓聚將!”

諸葛喬的氣勢在這一瞬間變了。

馬謖逃了,諸葛喬就得接管街亭戰場了。

不多時。

眾將抵達。

聽聞馬謖丟下眾軍跑了,眾將紛紛變色。

向寵的臉色亦是不太好看!

諸葛亮讓向寵來助陣,除了向寵本身性情平和外,更是因為向寵的叔父向朗對馬良馬謖兄弟很是敬佩,而且是迷之崇拜!

向朗,視兩兄弟為聖人!

看在向朗的面子上,向寵不會如魏延一般輕慢馬謖。

而如今。

被向朗視為聖人的馬謖,臨陣而逃了!

跟廖立一樣,遇到困境,直接就跑了!

“叔父啊,這就是你時常跟我說的,堪比聖人的馬幼常嗎?”

“臨陣而逃,這可比戰敗的罪還嚴重。”

向寵心中暗歎,自懷中取出一道密令呈示給眾將:“丞相有密令。”

眾將一看,密令大意就是:若馬謖不能阻擋魏兵,就由諸葛喬接替馬謖為主將。

向寵本來是準備今早當著馬謖的面將密令拿出來,讓諸葛喬來指揮的,卻不曾想馬謖昨夜逃了。

“向將軍,伱應該早點拿出來的!”姜維看了一眼命令,不由蹙眉。

雖然早猜到向寵有密令在身,但向寵一直未拿出密令,姜維也無法直接去問。

向寵嘆氣:“丞相有吩咐,除非馬參軍束手無策了,否則我不能提前拿出來的。”

諸葛喬揮手製止了姜維,道:“大兄,不用在意這些細節,丞相之意,我早有料算。當務之急,是要替丞相爭取時間。”

馬謖雖然逃了,但這南山諸將並未慌亂。

諸葛喬在,士氣就不會因為馬謖的臨陣而逃而奔潰,反而會因為諸葛喬接管戰場增添更多的信心!

“姚伷,龔祿,聽令!”

“你二人負責將營寨中的軍糧分發給軍士,每人負重十日口糧。記住,你們只有兩個時辰的時間。”

“剩下的軍糧,集中一處即可。”

“柳隱、杜禎,聽令。”

“你二人負責將營寨中的乾草枯柴分發給軍士,每人負重一捆,注意不要太重,夠生火一餐就足夠了。”

“柳伸、糜照,聽令。”

“你二人負責將營寨中的飲水分發給軍士,以營寨中目前存蓄的飲水,足夠每個將士裝滿一水囊了。”

諸葛喬靜靜的下達命令。

姚伷、龔祿、柳隱、杜禎、柳伸和糜照六人,也不多疑,當即領命而去。

向寵疑道:“輔漢將軍,你莫非要準備放棄南山?”

諸葛喬淡然點頭:“南山已經成了絕地,久守無益。”

向寵微微蹙眉:“可放棄了南山,我們如何抵擋魏兵?”

諸葛喬目光冷峻:“不用多疑,我自有安排。諸將先回營中約束眾軍士,煽動軍心者,斬!喧譁生亂者,斬!不從軍令者,斬!”

一連幾道斬令,眾將紛紛凜然。

前幾日一直面帶笑意麵容和煦的諸葛喬,此刻變得異常的冷冽!

正議間。

斥候來報:“將軍,有一支魏兵饒過南山,往街亭城方向而去了。”

“多少人?”

“約有兩千人。”

“不用理會,再探!”

“諾!”

在漢兵積極準備的期間,張郃的別將胡虎也抵達了南山附近的山頭。

看向山頭中的空營,胡虎心中警覺:“怎會是空營?”

胡虎不敢大意,遂令軍士仔細查探。

片刻後,探子回報:“將軍,營寨中空無一人,也無生火的痕跡。”

怎會如此?

過了片刻,又有探子回報:“將軍,對面山頭有漢兵旗幟!”

胡虎連忙前往一觀,果然見到對面山頭飄揚的漢軍號旗。

“定是漢將覺察到了南山被圍,驚懼而走。”

“速速將此地情況,通報將軍。”

胡虎掃了一眼山頭,遂令軍士在漢兵的營寨內駐紮,又遣人挖灶砍柴打水。

斥候很快返回南山,向張郃回報了鄰近山頭的情況。

“看來是我高看這馬謖了,這根本就不是什麼掎角之勢!”

“恐怕是馬謖跟軍中戰將起了衝突,故而分兵立寨;擔心我會遣將圍山,故而又另立山頭立寨。”

“不用理會那支偏軍,讓將士今日在營寨休憩,明日就攻山!”

張郃大笑,眼中亦有精光。

蘇則問道:“將軍為何不多等幾日?明日攻山,恐怕會激起漢兵的死戰之心。”

張郃不屑而道:“蘇將軍是想說置之死地而後生嗎?就憑馬謖這指揮水平,如何有本事讓漢兵有死戰之心?”

“早破山一日,我們就能早一日抵達隴右!馬謖雖然無能,但諸葛亮卻是個不可忽視的對手。”

“倘若我軍延誤一日攻山,而諸葛亮又恰好遣將來援,這圍山斷水之勢,豈不就是白忙活一場?”

“不用多疑,明日我親自指揮攻山,定要生擒那馬謖!”

“明日重兵把守水源,謹防那馬謖再來搶水!”

蘇則想了想,遂認同了張郃的判斷。

魏兵需要的是在最短時間能抵達隴右,而漢兵需要的是拖延時日。

戰場形勢瞬息萬變,萬一漢兵的增援抵達,這圍山斷水也就成了笑話了。

張郃的判斷很敏銳。

黃忠在列柳城擊退郭淮後,就已經在打探街亭的軍情了。

只是因為兵少,不敢沿水直上前往街亭,而是直接繞道去了略陽。

然而。

張郃沒料到的是,馬謖臨陣而逃,南山的主將換成了諸葛喬!

這不能說張郃不夠謹慎,而是正常人都很難會想到馬謖這個主將會臨陣而逃。

哪怕敗走後,集結潰敗再去略陽設伏攔截都屬正常。

臨近晌午。

盛夏的酷日,照在南山上,也照在了張郃的營寨上。

由於地勢的原因,陽光照得張郃的軍卒看不清山頭的動靜,而山頭卻能輕易的看到張郃營寨的動靜。

諸葛喬不反對馬謖舍水上山,也是考慮了到了這一點。

居高臨下,可以俯瞰山下的動靜;而由於烈日的緣故,山下的魏兵想看清山上的動靜卻是很難。

尤其是晌午時分,正是烈日最盛的時候。

多看幾眼,這眼睛都得花!

“天助我成功啊!”

諸葛喬將右手舉起擋在眉前,俯瞰下方的張郃營寨。

倘若今日下雨,諸葛喬的計劃就得泡湯。

別說居高臨下勢如破竹了,走路不打滑都算不錯了。

“眾將聽令,隨我破寨!”

諸葛喬揮刀指向山北面的營寨,冷然下令。

王平十將引無當飛軍五部在先,姜維引冀縣勁卒在中,向寵引軍在後。

數千勁卒如猛虎下山,跟著牙旗和將旗向下而衝。

這忽如其來的攻擊,讓山下的魏兵有些懵。

張郃下達的命令是重兵把守水源,其餘將士固守營寨,養精蓄銳,根本沒想過漢兵會直接衝北面的營寨。

守寨的魏兵首當其衝,直接被飛來的箭矢射殺。

“蘇將軍,漢兵攻寨!”

一個魏軍小校匆匆來到帥帳,語氣焦急而驚慌。

“慌什麼!”蘇則豁然起身,喝問道:“多少人攻寨?”

小校急道:“烈日照耀,視線受阻,看不清多少人,只是聽喊聲,絕對不少於三千人!”

蘇則大驚失色:“糟糕,中計了!漢兵這是見水源處有重兵把守,要強行破我軍圍山之勢。速速通知左將軍派兵增援!”

未等蘇則的令兵抵達,張郃此刻也發現了北面的變故。

那如雷鳴般的喊殺聲,根本不需要張郃遣人打探!

“馬謖今日竟有這般魄力?”

張郃豁然起身,眼神也在這一瞬間變得凜冽:

“夏侯儒!”

“速引三千兵支援蘇則!”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