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天,博源安撫好小孩他們當晚就趕到省城的家裡,省城的房子在博源結婚前那個時候房價還比較低的買下了……
週一清晨5點半,博源的生物鐘準時敲響。窗外的省城還籠罩在薄霧裡,指尖無意識地劃過掌心——系統面板在他意識中悄然展開:
【宿主資訊】
模擬宿主:博源
宿主身份:高階導師
核心許可權:接收處理系統資訊和合理作業系統
【能量體系】
模擬能量點
【模擬場景】場景技能融合矩陣
模擬洞察術融合矩陣:
功能:a.洞察學渣型別:出現數字1表示當下是一類學渣(學業表現差且行為習慣惡劣),出現1 - 1以前是一類學渣;數字2表示當下是二類學渣(學業成績尚可但品德存在問題),2 - 2以前是二類學渣。
b.洞察情緒波動(新增功能):能洞察出接觸人員的情緒波動值和一定範圍之內的人的情緒波動值。
模擬擊技術融合矩陣:
模擬體藝術融合矩陣:
模擬古醫術融合矩陣:
模擬美育術融合矩陣:
模擬反追蹤融合矩陣:
模擬基因鏈解析矩陣:
【模擬商場】
商品分類:消耗品/裝備類/技能書
兌換機制:支援能量兌換
已兌換:1. 一件奈米級防刺背心;2.一對電擊指虎;3.神經毒素檢測儀;4.微型追中器;
【任務與獎勵】
完成任務可獲隨機獎勵
任務失敗:扣除20%當前能量
濫用系統:觸發「許可權降級」機制,限制部分功能使用。
博源查閱完系統,發現有了一個新功能,雖然期待,也沒糾結……開始了他的晨練日常課程……樁功太極十三式,幻影身法……
七點五十分,博源站在省教育廳大樓前。晨光穿透玻璃幕牆,在地面投下規則的幾何光影。他整理了一下領帶,邁步走進旋轉門。走廊裡比上週更顯忙碌,抱著資料夾的年輕人步履匆匆,偶爾有擦肩而過的同事投來或好奇、或審視的目光。
“宿主,今日環境掃描顯示:省教育廳基礎教育處辦公室區域,人員情緒波動指數0.62,存在潛在競爭關係網路。”系統的機械音在腦海中響起,帶著特有的資料化冷靜。
博源深吸一口氣,將襯衫袖口仔細扣好。鏡子裡的男人眼底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銳利,那是“模擬洞察術融合矩陣”賦予他的特殊能力——此刻他並未主動開啟,但系統已預設進入環境監測模式。他知道,今天不僅是報到日,更是一場無聲較量。
基礎教育處的辦公室在三樓東側,推門而入時,室內的談話聲驟然一滯。二十餘平米的空間裡,六張辦公桌呈l型排列,靠窗的位置陽光最好,此刻卻空著——那應該是他的工位。
“博源副處長吧?歡迎歡迎!”一個戴著金絲眼鏡、面相和善的中年男人率先起身,他穿著熨帖的襯衫,袖口露出精緻的腕錶,“我是辦公室主任鍾林海,負責處裡的行政事務。”
博源伸手與他相握,指尖觸碰到對方掌心時,系統面板瞬間彈出一行小字:【目標人物:鍾林海,情緒波動指數0.31,當前無明顯敵意,同時出現數字2-2】。
“鍾主任客氣了,以後還要多指教。”博源微笑回應,目光掃過其他幾位同事。
靠門的工位上坐著個年輕女孩,正假裝整理檔案,眼角卻不斷瞟向他,系統標記:【目標人物:陳西西,科員,情緒波動指數0.45,好奇佔比67%】。
而在靠窗工位的斜對面,一個穿著深色西裝的男人始終沒有抬頭,他面前的電腦螢幕亮著,手指卻停在鍵盤上。博源的目光落在他身上時,系統警報般彈出紅色標記:【警告!目標人物:瀟華東,主任科員,情緒波動指數0.89,敵意佔比91%,潛在競爭關係確認,出現數學2-2】。
心臟微微一沉,博源卻不動聲色。他知道,這就是管司長電話裡隱晦提到的“情況”——瀟華東,基礎教育處工作了八年的老資格,據說為了這個副處長的位置已經準備了兩年。自己這個“空降兵”,顯然踩了別人的痛點。
“瀟科長,”鍾林海似乎察覺到氣氛僵硬,主動開口打圓場,“這是新來的博源副處長。”
瀟華東這才緩緩抬起頭,臉上擠出一個公式化的笑容,眼底卻毫無溫度:“博處您好,我是瀟華東,負責義務教育階段的學校基建專案。”他的聲音不高,卻帶著一股不易察覺的壓力,“歡迎來到基礎教育處,這裡的工作可不像基層那麼簡單,很多政策落地都需要反覆磨合。”
這話裡的刺,博源聽得真切。他不動聲色地回應:“瀟科客氣了,基層工作確實讓我更瞭解一線情況,相信在省廳能更好地銜接政策與實踐。”說話間,他不動聲色地開啟了“模擬洞察術融合矩陣”——視線掃過瀟華東時,系統顯示數字2-2,這說明對方是二類“學渣”人物,那高達0.89的情緒波動指數,已經足夠說明問題。
“好了好了,大家都別愣著,”鍾林海連忙打斷,熱情地引著博源走向靠窗的工位,“博處,這是你的位置,採光好,也安靜。桌上的檔案是上週各處室的會議紀要,您先熟悉一下。”
博源坐下時,注意到桌面上除了檔案,還放著一個嶄新的保溫杯,顯然是鍾林海提前準備的。他道了聲謝,目光卻不經意間掃過瀟華東的方向——對方正低頭看著檔案,手指卻在桌面上輕輕敲擊,那節奏帶著一種壓抑的煩躁。
“叮——”系統提示音響起,【檢測到目標人物瀟華東,心理活動軌跡:【晉升受阻】→【資源分配權喪失】→【潛在威脅評估中】,建議宿主保持警惕。】
博源不動聲色地開啟檔案,但系統的預警讓他不得不提高警惕。
上午九點,處長張衛國召集全處開會。會議室裡氣氛肅穆,張衛國五十歲左右,頭髮梳理得一絲不苟,說話帶著慣有的官腔:“今天主要是歡迎博源同志加入我們基礎教育處,擔任副處長一職。博源同志在基層有豐富的教育管理經驗,尤其在‘雙減’政策落地和素質教育改革方面有獨到見解,希望大家以後互相學習,共同推進工作。”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尤其在瀟華東臉上停留了片刻:“另外,處裡的分工也需要調整一下。博源副處長剛來,先分管中小學德育工作和課後服務專案,這兩塊正好和他之前的工作經驗對接。瀟華東同志,你除了基建專案,再兼管一下民辦學校審批,這一塊關係到教育公平,很重要。”
這個分工看似合理,卻微妙地將博源放在了相對“軟性”的德育和課後服務上,而瀟華東則繼續握著基建和民辦審批這兩塊“硬骨頭”,甚至還有所加碼。博源能感覺到,瀟華東緊繃的肩膀似乎放鬆了一些,看向他的目光也多了幾分輕蔑——在他看來,這或許是處長對自己的安撫,也是對博源的“冷處理”。
“張處安排得很周到,”博源率先開口,語氣平靜卻帶著力量,“德育和課後服務看似軟性,卻是基礎教育的根基。尤其是課後服務,關係到千萬家庭的實際需求,也涉及到素質教育的具體落地,我一定盡全力做好。”他沒有絲毫推諉,反而主動強調了工作的重要性。
張衛國滿意地點點頭:“很好,博源同志認識很到位。散會吧,大家各就各位,有什麼問題隨時溝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