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class="tt-title">第193章刷卡事件(二)
博源心中一動,決定施展模擬洞察術。隨著他意念的集中,一種奇特的感覺湧上心頭。他彷彿能夠看穿這些學生的表面行為,直接洞察到他們內心的想法。在模擬洞察術的作用下,博源發現那四個高中生平日裡在學校就喜歡拉幫結派,仗著自己年紀大、個頭高,經常欺負低年級的同學。他們在學校裡橫行霸道,自認為無人敢管,這種行為嚴重破壞了校園的和諧氛圍,影響了其他同學的學習和生活。今天他們看到這個初中生獨自一人,便起了壞心思,威脅他幫他們付公交費,這種以強凌弱的行為實在令人不齒。
而這個初中生性格比較內向、膽小,平日裡就不太敢反抗,面對強勢的同學總是選擇默默忍受。這種性格使得他在面對欺凌時,往往選擇退縮,不敢維護自己的權益。今天面對這四個高中生的逼迫,更是嚇得不敢吭聲,只能乖乖照做,內心充滿了恐懼和無奈。他的害怕和無助,讓人看了心疼,也讓博源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博源看到這一幕,心中不禁有些生氣。他身為教育工作者,最見不得學生之間的這種欺負行為。在他看來,校園本應是充滿陽光與溫暖的地方,是學生們共同成長、相互友愛的搖籃,絕不能容忍這種不良風氣的滋生。校園欺凌不僅會對受害者的身體和心理造成傷害,還會影響到施暴者自身的成長和發展,甚至會破壞整個學校的教育生態.他決定要管一管這件事,不能讓這種欺負弱小的行為繼續下去。
博源站起身來,邁著沉穩的步伐朝著那幾個學生走去。他的腳步聲雖然輕微,但在這相對安靜的車廂裡,還是引起了那四個高中生的注意。他們轉過頭,看著博源,眼神中帶著一絲警惕,彷彿在打量著這個突然出現的“不速之客”。那四個高中生的表情各異,染著黃頭髮的高個子男生眉頭微皺,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屑,他似乎並不把博源放在眼裡;戴著耳釘的男生則撇了撇嘴,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表現出了他的傲慢與無禮;另外兩個男生則互相交換了一下眼神,似乎在猜測博源的來意,眼神中透露出一絲不安。
“同學,你們這是怎麼回事啊?”博源儘量讓自己的語氣聽起來溫和一些,但又不失威嚴。他深知,面對這樣的情況,過於強硬的態度可能會引發學生的逆反心理,而溫和的溝通更有助於解決問題。他的目光在幾個學生臉上一一掃過,試圖從他們的表情中找到更多線索,以便更好地瞭解事情的真相,從而採取合適的措施來解決問題。
四個高中生相互對視了一眼,其中一個染著黃頭髮的高個子男生開口說道:“沒什麼,我們和他是朋友,一起刷個卡而已。”他試圖用輕鬆的語氣掩蓋事實,但眼神中的閃躲卻出賣了他的心虛。說話間,他的手不自覺地摸了摸鼻子,這一細微的動作沒有逃過博源的眼睛。博源知道,他在說謊,這更加堅定了他要弄清楚事情真相的決心。
博源微微一笑,說道:“朋友之間互相幫忙是好事,但我剛才可都看清楚了,你們這可不是正常的朋友行為。”說著,博源看向那個被欺負的初中生,目光中充滿了鼓勵,“同學,你別怕,有什麼話就直說。”博源微微蹲下身子,讓自己的視線與初中生平齊,試圖拉近與他的距離,給予他更多的安全感。他知道,這個時候,初中生需要的是支援和鼓勵,只有讓他感受到安全,他才會有勇氣說出真相.
初中生低著頭,雙手緊緊地攥著衣角,手指因為用力而泛白。他猶豫了好一會兒,內心在恐懼與信任之間掙扎。他害怕說出真相後會遭到那四個高中生的報復,但又感受到了博源的真誠和鼓勵,想要相信他。他的嘴唇微微顫抖著,想要說話卻又不敢。車廂裡的氣氛彷彿凝固了一般,所有人都靜靜地看著他。最終,在博源充滿鼓勵的眼神下,他小聲說道:“他們……他們逼我幫他們刷卡。”聲音雖小,但在車廂裡卻如同一聲驚雷,打破了之前的平靜,也讓那四個高中生的謊言不攻自破.
聽到這話,四個高中生的臉色瞬間變了。黃頭髮男生惡狠狠地瞪了一眼初中生,說道:“你別胡說八道!”他試圖用兇狠的眼神威懾初中生,讓他收回剛才的話。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威脅,彷彿在警告初中生不要多管閒事。他的這種反應,更加證明了他的心虛和害怕,也讓博源更加清楚地看到了他的錯誤。
博源見狀,上前一步,擋在初中生身前,如同一位守護正義的騎士。他嚴肅地對四個高中生說道:“你們這是欺負同學,知道嗎?在學校裡就應該團結友愛,怎麼能做這種事情?”他的聲音堅定有力,彷彿有一種無形的力量,讓四個高中生不自覺地有些心虛。博源挺直了身子,眼神中透露出一種不容置疑的威嚴,緊緊地盯著四個高中生。他的這種態度,既表現出了他對欺凌行為的零容忍,又讓那四個高中生感受到了他的權威和正義。
四個高中生雖然心裡有些害怕,但嘴上還是不肯服軟。另一個戴著耳釘的男生說道:“你是誰啊?多管閒事!”他試圖用強硬的態度來掩飾內心的慌亂。他故意提高了音量,裝作一副無所畏懼的樣子,但微微顫抖的聲音還是暴露了他內心的緊張。他的這種反應,說明他並沒有認識到自己的錯誤,還在試圖逃避責任。
博源不緊不慢地說道:“我是誰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們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你們想想,如果你們被別人這樣欺負,心裡會是什麼滋味?”博源試圖引導他們換位思考,讓他們從受害者的角度去感受這種被欺負的痛苦,從而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他的眼神中透露出一絲責備,但更多的是期望他們能夠認識到問題的嚴重性,能夠主動地承認錯誤,改正自己的行為.
黃頭髮男生哼了一聲,說道:“我們才不會被欺負,我們就是逗他玩玩。”他依然嘴硬,但語氣已經沒有了剛才的強硬。他的這種態度,說明他已經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但還是不願意承認,還在試圖為自己的行為找藉口。
博源看著他,認真地說道:“逗他玩玩?你們這一逗,對他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傷害,你們知道嗎?每個人都有自尊心,都不希望被別人欺負。你們都是學生,應該好好學習,互相幫助,而不是恃強凌弱。”博源的話語如同重錘,一下下敲打著四個高中生的內心。他的話讓他們深刻地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讓他們感受到了自己的行為對別人造成的傷害.
這時,車廂裡的其他乘客也紛紛附和。一位頭髮花白的老人說道:“現在的孩子怎麼能這樣呢?要懂得尊重別人啊。”一個年輕的上班族也說道:“就是,欺負小同學算什麼本事,趕緊給人家道歉。”在眾人的指責下,四個高中生的頭漸漸低了下去。他們開始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也感受到了周圍人對他們的不滿和譴責,內心充滿了愧疚和懊悔。
黃頭髮男生的態度終於軟了下來,他小聲說道:“對不起,我們知道錯了。”其他三個高中生也紛紛跟著道歉,聲音中帶著一絲懊悔。他們的聲音很小,彷彿是在喃喃自語,但在這安靜的車廂裡,每個人都聽得清清楚楚。他們的道歉,說明他們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也願意為自己的行為負責,這是一個好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