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在看完曹髦的書信後,輕輕地將其放在一旁,然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另一份書信。這份書信的署名上,赫然寫著兩個大字——劉禪。
當他們開啟信封,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行字跡:“我叫劉禪,如果你不喜歡的話,也可以叫我的小名‘阿斗’”
( = ^ ▽ ^ = )
“嘿嘿!”
看到這裡,三人不禁相視一笑,似乎被這個幽默風趣的自我介紹所逗樂。然而,笑容很快便收斂起來,因為接下來的內容吸引住了他們全部的注意力。
信中的文字繼續流淌而出:“我叫劉禪,乃是漢昭烈帝劉備之子,北地王劉諶之父。同時,我還是蜀漢的團寵喲,但……也只能是團寵”
讀到此處,秦塵心中忽然咯噔了一下,一種難以言喻的感覺湧上心頭。他微微皺起眉頭,努力平復自已有些波動的情緒,隨後深吸一口氣,繼續讀了下去。
“建安十二年,我降生於一個名為‘新野’的地方。那一年,正值亂世,天下動盪不安,而我的父親正處於事業的低谷期,他四處漂泊,居無定所,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
“建安十三年,曹操率領大軍南下,來勢洶洶。父親無奈之下,只得倉促撤退。然而,就在那混亂不堪的逃亡途中,年僅一歲的我卻不慎落入了曹軍之手,當時的我年僅一歲,隨著我長大也漸漸忘記了當初的事情,我之所以還記得,是因為當時我纏著相父跟我講我父親拼搏時的事情”
“當時,還是我趙叔將我救出來的呢,哎!我悄悄告訴你個秘密,你可千萬一定不能跟別人講哦!我趙叔當年在曹軍七進七出,殺的那曹軍八十萬大軍片甲不留,嘿嘿……怎麼樣……就問你厲不厲害?”
並且還有呢?
“我記得當初我四歲,這件事情我到現在都還有印象,我母親想要帶我回東吳,我當時可開心了,因為,嗯……可以出去玩,可最後被張叔和趙叔給帶了回來,沒有去成,為此我還生了悶氣,但隨著我慢慢長大……我也慢慢知道了,當初張叔和趙叔為什麼要帶我回來”
當這三個人一同看到眼前的這段文字之後,反應各不相同。張天昊只是微微皺了皺眉,似乎並沒有太過在意;而冷悠悠則是一臉淡然,彷彿這些事情與她毫無關係一般。然而,對於秦塵來說,情況卻大不相同。因為他自已小時候的經歷與劉禪頗為相似,所以他能夠深刻地體會到此刻劉禪內心深處所瀰漫著的那種失落感。這種感受就像是一把無形的利劍,直直地刺進了他的心窩,讓他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曾經那些痛苦的回憶。
秦塵很快,又接著看向了書信。
“大約在我11歲的時候,劉表之子劉琮投降曹操,我爹連忙率領十餘萬百姓和三千兵馬逃往江陵,途中不幸遭遇曹操大軍追擊。而趙叔在混戰中又救了我,這已經是趙叔第三次救我了”
“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我慢慢長大,但趙叔卻一天天的老去,小時候,趙叔很喜歡給我帶一些甜點,我曾問趙叔,你怎麼不吃?但趙叔只是笑著回答道:趙叔吃過了,我信了趙叔這個謊言整整12年。要不是當時我想去找趙叔玩,結果聽到他和張叔的對話,老趙啊,這裡這麼多甜點,況且你也很喜歡吃,你不能悄悄吃幾塊,然後再給阿斗送過去嗎?”
“但趙叔只是平靜說道:小時候,他父親整天帶他顛沛流離,也沒帶他吃過幾頓好吃的。現在條件好了,就要他多吃點吧,我們這些老傢伙少吃個幾次無所謂,但……當我們這幾個老傢伙去世後,就沒有人……給阿斗甜點吃了”
“那一刻我明白了,不是趙叔不愛吃,而是捨不得!”
這一刻三人都齊齊的沉默,最終還是張天昊開口說道:“只有愛你的人……才會什麼都先考慮你”
緊接著,三人又看向了書信。
後來我爹慢慢的闖出了一番家業,最終建立起了蜀漢,而我也被冊封為了太子。
我爹安排了諸葛亮來教我治國謀略,也就是我的相父。
但……我學的很慢,同樣的課程別人只需要學一天而我卻要學三天才可以學會。
就這樣時間過去了一年,我爹突然心血來潮想要檢測一下我,雖然相父,趙叔,張叔他們都極力勸阻,但都沒有改變,我爹想要檢測的決心。
我能夠清晰地察覺到,父親面部神情正在發生著顯著的變化。起初,他的臉上洋溢著喜悅和自信,彷彿整個世界都盡在掌握之中;然而,這種愉悅的情緒卻如同被一陣突如其來的狂風吹散一般,迅速地消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深的無奈,就像是面對著一堵無法逾越的高牆,無論怎樣努力也難以突破。緊接著,憂慮爬上了他的眉梢,如同烏雲密佈般沉重壓抑,讓原本明亮的眼眸也黯淡無光。最後,悲傷如潮水般湧上心頭,將他整個人淹沒其中,使得他的雙肩微微顫抖起來。
那時的我,心中充滿了恐懼與不安,根本不敢抬起頭去直視父親的面容。可是內心深處又有一種強烈的衝動,驅使著我想要弄清楚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經過一番激烈的思想鬥爭之後,我終於沒能忍住,鼓起勇氣偷偷瞄了父親一眼。就在這短暫的瞬間裡,我捕捉到了父親投向我的那個眼神。
小時候的我,並不能完全理解這個眼神所蘊含的深意。它猶如一道謎題,困擾著我幼小的心靈,讓我百思不得其解。隨著歲月的流逝,我逐漸長大成人,經歷過生活中的種種挫折與磨難後,才慢慢地開始領悟到當年父親那一個眼神背後真正的含義——那是滿滿的失望。
後來父親死了,我被立為蜀漢的第二任皇帝。
在我相父還在時,我每天都無需擔心,只需要為相互提供好必備的糧草,和好好處理朝堂事務就行,有一次他在北伐時,給我留了篇《出師表》,但他當時的身體已經很差了,我並不想讓他北伐,但最終我還是同意了”
但沒想到……麻繩專挑細處斷,厄運專找苦命人……我只記得當時我還在睡覺,突然有士兵傳道說:“相父,快不行了”
我來不及換上衣服,最終,我見了相父最後一面。
隨後,時光撫平了一切,起初再沒有相父時,我是迷茫的,無措的,什麼事情都幹不好。
但好在董叔他們……幫助我完成。
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的年紀越來越大,身體越來越老,最終去世,我為他們所舉行的厚葬。
當時我39歲。
後來一個叫姜維的人,在236至261年間,大大小小北伐差不多20次,但都沒有取得明顯的效果。
而在相父留下的人去世後,我從一開始的勤政到後面的慢慢怠政,因為,後面魏國實在太強大了,加上蜀漢人才凋零,經濟危機,還碰上了旱災,所有人,包括我都認為蜀漢滅亡只是遲早的事情。
但姜維並不這麼認為,只是一個勁的接著北伐,我雖然表面上不支援,該給的軍餉,軍糧我全部都給了,只因,“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相父當初的影子”
在260年,司馬昭當街弒君,這一訊息著實是震驚到了我,但我並沒有理睬,畢竟我們是對手。
但誰也沒有想到261年,魏國的大軍突然變得極其強盛,明明將其殺死,卻很快的又復活,最終我只能被迫無奈選擇投降。
“而我的兒子,劉諶,選擇拔劍自刎,而我……卻選擇當一個懦夫”
但,姜維給我留了一封信,信上的大致內容就是,主公還請隱忍片刻,末將定會將主公救出,光復漢室。
這封信我一直留著,只為有朝一日可以親自還給姜維。
而我卻見到了曹髦,他跟我講了很多事,也許有了許多好處,但我沒有同意。
後來我被關在了地牢,每隔一段時間,曹髦就會派人想方設法拿到我手中的玉,剛開始我還會和那些人聊天,時間一長我便不再理會那些人。
直到我遇到了三個人,其他兩個我並不熟,其中一個叫秦塵的人,他的遭遇跟我差不多,甚至比我還慘,我動容了。
但我還並沒有下定決心要不要將玉交給他,但看著他的眼神,讓我想起了父親他們,也想起了他剛開始說的那句話,“劉禪,你真的想做一個懦弱者嗎?”
最終,我將玉交給了他。
後來曹髦親自來到了地牢,不知用了什麼方法?他變成了我的樣貌,而我也變成了他的樣貌,後來我見到他,想要提醒,卻被身旁的太監阻止,最終,只是說了一句,不要相信劉禪。
而我則被關在了一個房子裡,不知過了多久?(這裡書信就已經結束了,剩下的其實就是劉禪為什麼會出現的原因,你們就當做是個小故事看就行了)
秦塵帶著司馬昭將我救出,並讓我跟著姜維離開。
但行走到了一半,我卻跟姜維講道:伯約,讓我離開吧。
當時姜維並不想讓我回去冒險,但我只是說了一句話,最終,還是讓我回去。
“我不想……一直當個懦弱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