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項寧下葬之後,京城仍朦朧在一片蕭然中。
虞燭明見多了生死,她是最早走出來的,心中沒了愁思,她就入宮去找虞梓英。
莊成行兌現了承諾,這一年內都沒讓後宮塞進來人。
“多虧了勾卞大人,我曾聽聞,有些老臣看不過去,要以權欺錦城,好在勾大人仗義執言,才讓那些老臣敗於道理之下!”
老臣最自詡尊重儒法,他們不敢背地裡搞小動作。
長慶宮裡沒別人,虞梓英是讓虞燭明跟她一塊兒躺床上聊天的。
這兒的許多裝潢都沒變,他們一起祭奠著那個勇敢的先皇后。江晨珺的牌位就立在宮殿入口,有人總覺得這樣斷風水。
但虞梓英知道,江晨珺一直守著這座宮,有這個牌位,她反而更加安心。
莊成行的路也並不好走。
為了讓江家不再幹擾朝政,江雲浦撤出了朝堂裡自己所有勢力,只保留了暗衛營跟著自己,莊成行身邊就只剩勾卞和幾個年輕的臣子,他們願意追隨著新帝幹。
而新臣權勢總是不牢固的,在朝堂上是要被老臣排擠的。
虞梓英也沒少努力。
既然後宮不存在,那她也不必守那些什勞子的宮規,成婚後,仍鞍前馬後地幫莊成行疏通關係。
亦同坐龍椅,共同執政。
莊成行是瘦弱的,於是虞梓英肩負起他老師的責任,還教他馬術,騎射。
虞燭明撫過她的指尖,前些日子還是芊芊玉指,如今卻長了繭。
問她:“你後悔嗎?”
虞梓英卻很堅定地答:“不曾。”
無悔就好,虞燭明給了他們祝福。
虞家也沒因此沒落,他們正成為朝堂中的新興力量。卻不是維繫世家的那種狀態,虞家與白家一同,為天下寒士俱歡顏而努力。
辭別夫婦倆,虞燭明帶著三個孩子南下,江雲浦則留在朝中輔佐莊成行。說是輔佐,但江雲浦不想管事,也就偶爾出面當個吉祥物。江雲浦帶給眾人的陰霾仍如昨日,有他在,確實沒人敢在莊成行面前造次。
只是此人每逢上朝時,都是黑著臉,時人不禁懷疑,茶館那些說書先生們講故事時,說江雲浦對王妃特別愛笑,那都是編出來的吧!
思念難寄,江雲浦只願天下太平,莊成行坐穩皇位,他好找虞燭明閤家團聚。
到曾經南文的領地時,虞燭明碰見了文初瑤。
沒見到江雲浦在她身邊,文初瑤還覺得有些納悶:“我以為他只會圍著你轉。”
恰是又一年秋,南文的氣候卻令人感覺不到涼意。
趁著三個孩子還在午休,虞燭明從屋子裡出了來,文初瑤剛剛是在視窗見到她的。
“新帝登基,靄雲要他站穩腳跟,就去當吉祥物了。”虞燭明解釋說,又不禁好奇起文初瑤,“聽聞紀家那位追著你跑,如今是什麼關係了?”
文初瑤神秘一笑,“好朋友。”
好好好,也是應了那句:有情人終成朋友了!
沒去評判他倆這樣是好是壞,虞燭明覺得,能相處到一塊兒去,無論是什麼關係,都能足夠說明這兩人是契合的。
人生中能得一人知己已足矣。
也沒去提之前文初瑤為難虞燭明的事。
虞燭明向來很佩服為愛勇敢表達的人,因為她還沒學會如何去“愛”。也正是因為這個,她有時會忽略江雲浦的感受。
擔心孩子們自己在家有危險,虞燭明沒跟文初瑤走太遠。
“話說回來,你怎麼會來這邊?”虞燭明跟文初瑤坐到了屋子外頭的大理石桌旁,頭上是將落的白蘭花。
文初瑤苦笑了下,“文家沒了,又確實害過先帝,新帝上任,哪會給我們好臉色?不如早點離開傷心地,反正我這個利陽公主的身份不用白不用。”
利陽國是個講道理的國家,雖然跟韓御合作失敗了,卻沒牽連文初瑤,仍把她當作嫁出去的公主看待,偶爾會送些錢財來。
紀宇軒是跟她一同住在了一處二出的宅子裡,文初瑤邀請了虞燭明去參觀。於是去屋子裡喊醒了蘇晴雪他們,就要出發。
這次見到紀宇軒時,他又回到了虞燭明初見他那時的溫文爾雅。戒了酒,生活起居也是自己親力親為,咋一看,他倆確實般配,但是跟她和江雲浦相似,他們之間沒有愛。
只是搭夥過日子的陌生人。
但江雲浦是個固執的人,他選定的人絕不放手,因此他倆就一直維繫著這樣的關係。
想著想著走神了,蘇晴雪心思細膩,她撲到虞燭明耳邊,“姐姐是想殿下了吧?”
虞燭明偏頭去看蘇晴雪。
有時會覺得很奇怪,她接近江雲浦時,也沒覺得他壓迫感很重。
可那人見了他,從來不敢叫“哥哥”啊,“叔叔”啊,這樣的稱呼,也就柏乾特殊些,像蘇晴雪,是根本不敢靠近江雲浦的。
莫非他說的一眼定情是真的?所以跟她見面時收斂了威壓。
“是啊,想他了。”虞燭明也沒矯情,坦然地承認了。
時至今日,她終於能坦誠地面對自己的內心。
若非真心喜歡,她又怎麼會讓江雲浦在她身邊待這麼久。
在玉永她也被人追求過,並不是有人願意陪著她,她就願意接受。有些人腦袋裡其實只有那些齷齪的想法,而江雲浦所做的每一步親近,都是徵求過她意見的,而非無禮貌的索取。
這天晚上,是紀宇軒和文初瑤一同下廚招待他們的。虞燭明樂得不用想晚上吃什麼,又要糾結送些什麼。
思來想去,到鎮子上選了套杯具,望他二人往後能溫酒煮茶,共話餘生。
遠訪山中客,分泉謾煮茶。
相攜林下坐,共惜鬢邊華。
這是她對他們兩人關係的祝福,也是對自己的啟發。三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她離開京城那天,江雲浦來送他們出城,虞燭明驚愕地發現,他鬢邊已經有了白髮。
大魏人均壽命是五十歲,只是虞弘承和白項寧都活得久了,讓虞燭明一時以為,老去對他們來說是很遠的日子。
其實不然,尤其是他們這樣高負荷運轉的身體,實際上撐不過五十年。
能有知己共惜鬢邊華,也不枉來世上走一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