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燈 巨大 直達底部
親,雙擊螢幕即可自動滾動
第 23章 銅雀春深

贖金與尊嚴

塞外的風,帶著草原的粗獷和不羈,呼嘯而過。曹操站在長城之巔,目光遠眺北方的天際。他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也充滿了對勝利的渴望。烏桓的平定,標誌著北方的統一,但他知道,這片土地上的紛爭遠未結束。

而在這片廣袤的草原上,蔡文姬,這位才華橫溢的女子,因為戰亂流落至匈奴,成為了左賢王的闕氏王妃。她的美麗和智慧,讓她在匈奴的地位舉足輕重,但她的心,卻始終牽掛著遠方的故土。

曹操平定了烏桓以後,徹底平定了北方。匈奴遊牧民族風餐露宿、居無定所,“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加之人口出生率和存活率又極低,所以喜歡到處搶人補充折損。女人,更是十分稀缺的資源。蔡文姬因此被劫掠到了匈奴。

匈奴人有個習俗,“父死,妻其後母;兄弟死,皆取其妻妻之。”就是男人死了,他的女人們由兒子或兄弟繼承。只要不是自已的親媽,就可以繼承娶為妻子。

一方面不浪費資源;另一方面,孤兒寡母的也有人合法照應,多點活命的機會。

左賢王被他的先妃所生兒子磕撩率部曲射成重傷。磕撩早就對父王的闕氏王妃蔡文姬垂涎三尺。左賢王被射傷後,磕撩要按匈奴部落風俗收母妃蔡文姬為妻。左賢王的營帳內,火光跳躍,映照著蔡文姬堅定的面容。她的目光直視著左賢王,聲音堅定而有力:“大王,您的兒子磕撩的行為,是對匈奴傳統的褻瀆,也是對您的不敬。”

左賢王閉著眼睛眉頭緊鎖,情緒非常複雜。“文姬,你是我的王妃,你的智慧和美貌,是我匈奴的驕傲。但磕撩是我的兒子,我死了他要娶你,按照匈奴風俗我無法干涉。”

蔡文姬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她知道,她必須採取行動,保護自已,也保護左賢王的尊嚴。“大王,我要派使者前往長安,向曹操求援。只有曹操的軍隊,才能制止磕撩的暴行。”

左賢王沉默了片刻,他知道蔡文姬的話是正確的。“好吧,文姬,我同意你的請求。但你要注意不要走漏風聲,草原上的危險,遠比你想象的要多。”

蔡文姬點了點頭,她的心中充滿了決心。她知道,這是一次充滿未知和危險的旅程,但她必須派使者去。為了左賢王,也為了她自已。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蔡文姬派出的使者穿越了茫茫的草原,翻越了險峻的山嶺,最終來到了長城腳下。在這裡,他遇到了曹操的地方官員。

“匈奴使者,曹操大人已經得知了你們闕氏王妃的情況,他決定派兵援助左賢王,制止磕撩的暴行。”使者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敬意。

蔡文姬的臉上露出了一絲欣慰的笑容,她知道,她的努力沒有白費。她將能夠回到長安,回到她的故土。

曹操在許昌的府邸中,接到了蔡文姬的訊息。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賞,他知道,蔡文姬的智慧和勇氣,將會為他的霸業增添一份力量。

“傳令下去,立即集結軍隊,前往匈奴,援助左賢王。”曹操的聲音在議事廳內迴盪,每一個字都透著堅定和決斷。

和平的代價

長城腳下,秋風蕭瑟,一片落葉隨風飄零,似乎預示著即將到來的變故。蔡文姬的使者又帶來訊息,左賢王已經去世了。曹操站在城牆之上,目光如炬,遠眺著北方遼闊的草原。他的心中既有對遠方戰事的憂慮,也有對和平的渴望。

“主公,匈奴之地遙遠且險惡,我們的補給線將會非常脆弱。”荀彧的聲音在曹操的身後響起,帶著一絲憂慮。

曹操轉過身,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決斷。“文若,我知道你的擔憂。但是,如果不盡快採取行動,蔡文姬將會陷入危險。”

荀彧的眉頭緊鎖,他知道曹操的決心已定,但他仍然試圖勸說:“主公,和平是我們的首要目標。磕撩為人貪財,我們可以用財物來換取蔡文姬的安全。”

曹操的眼中閃過一絲光芒,他知道荀彧的話是有道理的。“好,就依文若之計,我們用財物來贖回蔡文姬。”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曹操開始積極籌備贖金。他命人準備了黃金千兩和白璧一雙的珍寶,準備派遣使者前往匈奴,與磕撩進行談判。

曹操的使者在草原上跋涉,他們穿越了茫茫的草原,翻越了險峻的山嶺,最終來到了匈奴的領地。在這裡,他們遇到了磕絆。

磕撩,這位匈奴的王子,身材魁梧,眼神中帶著一絲貪婪。他看著曹操的使者帶來的財物,眼中閃過一絲驚喜。

“這些財物,足夠換取蔡文姬的安全嗎?”磕撩的聲音中帶著一絲狡黠。

使者深施一禮,他的聲音平靜而有力:“王子,這些財物是我們曹公的誠意。我們希望您能將蔡文姬安全送回。”

磕撩的眼中閃過一絲猶豫,他知道這些財物的價值,但他也知道蔡文姬的價值。他沉默了片刻,然後緩緩開口:“好吧,我同意你們的請求。”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蔡文姬在匈奴的營地中等待著。她知道,曹操的使者已經來了,她將會被贖回。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也充滿了對曹操的感激。

曹操在許昌的府邸中,接到了蔡文姬即將歸來的訊息。他的眼中閃過一絲欣慰,他知道,他的決策是正確的。他將能夠迎接蔡文姬回到長安,回到她的故土。

歸途的抉擇

塞外的草原,風捲殘雲,一片蒼茫。曹操的使者帶著千兩黃金和白璧一雙的珍寶,穿越了這片廣袤的土地,來到了南匈奴的王庭。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贖回蔡文姬,這位在戰亂中流落異鄉的才女。

磕撩王坐在他的寶座上,目光貪婪地打量著那些閃閃發光的黃金和溫潤如玉的白壁。他的心中雖然不捨蔡文姬的離去,但曹操的意志,他不敢違抗。他知道,曹操的勢力已經覆蓋了北方,而他,不過是這片草原上的一個小王。

“文姬闕氏,你真的願意回去嗎?”磕撩王的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捨。

蔡文姬站在王庭中央,她的面容依舊美麗,但眼中卻帶著深深的憂傷。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故國的思念,但同樣也充滿了對即將離開的子女的牽掛。

淚別草原

草原上的風,帶著一絲涼意,吹拂過蔡文姬的臉頰,她的眼中含著淚水,心如刀割。她的兩個孩子,一個八歲,一個十歲,正是需要母親呵護的年紀。他們的小手緊緊抓著蔡文姬的衣角,眼中滿是不解和不捨。

“母親,您為什麼要離開我們?”大兒子的聲音帶著哭腔,他的小臉上寫滿了疑惑和恐懼。

蔡文姬的心痛如絞,她輕輕撫摸著兒子的頭髮,聲音哽咽:“孩子,母親也不想離開你們,但是……”

但是她的話沒有說出口,因為她知道,任何解釋都無法平復孩子們心中的創傷。她的心在掙扎,她的身體在顫抖,她的眼淚無聲地滑落。

小女兒緊緊依偎在蔡文姬的懷裡,她的小手緊緊抱著母親,彷彿這樣就能阻止母親離去。“母親,不要走,我們不想沒有母親。”

蔡文姬緊緊抱著女兒,她的心幾乎要碎了。她怎能捨得離開自已的孩子?但是,她也知道,作為左賢王的子嗣,孩子們的命運早已不由她掌控。

磕撩王站在遠處,他的目光復雜地注視著這一幕。他知道,蔡文姬的離去是不可避免的,但他的心中也充滿了不捨。左賢王的兒子們是匈奴的血脈,是磕撩的責任,他不能讓任何人帶走他們。

“文姬,去吧。”磕撩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我會照顧好匈奴的孩子。”

蔡文姬點了點頭,她的眼中充滿了感激。她知道,磕撩王雖然貪婪,但他也是一個長兄,他會盡自已的責任。

車馬緩緩啟動,蔡文姬坐在車內,她的心如刀割。她的目光始終望著窗外,望著那兩個小小的身影,她的孩子們。他們的身影越來越遠,最終消失在草原的盡頭。

曹操的使者在一旁默默地看著,他們的心中也充滿了同情。他們知道,蔡文姬的離去,不僅僅是一個人的離別,更是一個母親的心碎。

車馬漸行漸遠,蔡文姬的淚水模糊了視線,她只能在心裡默默地祈禱,希望孩子們能夠幸福,希望他們能夠理解母親的無奈。

“大王,文姬自小生長在漢朝,那裡有我的親人,有我的回憶。”蔡文姬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但是,我在這裡也有了自已的孩子,他們是我的骨肉,我怎能輕易割捨?”

磕撩王沉默了,他知道蔡文姬的心情,但他也知道,他無法改變什麼。“去吧,蔡文姬,回到你的故國去。你的孩子,我會好好照顧的。”

蔡文姬的眼中流下了淚水,她知道,這是她必須做出的選擇。她向磕撩王深深一拜,然後轉身,踏上了南歸的路程。

曹操在鄴城的府邸中,等待著蔡文姬的歸來。他的心中充滿了期待,也充滿了敬意。他知道,蔡文姬的歸來,不僅僅是一個人的迴歸,更是漢朝文化的一種傳承。

“主公,蔡文姬已經到了。”一名士兵匆匆來報。

曹操立刻起身,他走出府邸,親自迎接蔡文姬。當他看到蔡文姬的身影時,他的眼中閃過一絲讚賞。

“文姬,你受苦了。”曹操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慨。

蔡文姬看著曹操,她的心中充滿了感激。“曹公,文姬能夠回到故國,都是您的恩德。”

曹操搖了搖頭,他知道,蔡文姬的歸來,是她的堅強和智慧的結果。“文姬,你的故事,將會被後人傳頌。”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曹操為蔡文姬舉行了盛大的歡迎宴會。他邀請了鄴城的文人士大夫,共同慶祝蔡文姬的歸來。

蔡文姬坐在宴會上,她的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她知道,她已經回到了故國,但她的心中,卻始終牽掛著遠方的子女。

曹操看著蔡文姬,他的心中充滿了敬意。他知道,蔡文姬的歸來,是漢朝的幸運,也是他曹操的幸運。

銅雀春深

鄴城的春天,萬物復甦,銅雀臺上,春風拂面。曹操站在高臺之上,目光遠眺,他的心中充滿了對即將歸來的蔡文姬的期待。十餘年的流離,她終於回到了自已的祖國,回到了這個她曾經日夜思念的地方。

蔡文姬緩緩走上銅雀臺,她的步履雖然輕盈,但每一步都似乎承載著千鈞之重。她的眼中有著難以掩飾的激動,也有著深深的憂傷。她看著曹操,這位少年同學,如今卻成了她歸途的恩人。

“文姬,你終於回來了。”曹操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感慨。

蔡文姬深施一禮,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曹公,文姬能夠回到故國,全賴您的恩德。”

曹操擺了擺手,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讚賞:“文姬,你的才華和勇氣,是你自已贏得的。今天,我要在這銅雀臺上,為你接風洗塵。”

銅雀臺上,文士雲集,他們都是來一睹蔡文姬風采的。蔡文姬坐在琴前,她的手指輕輕撫過琴絃,一曲《胡笳十八拍》緩緩流淌而出。琴聲中,有著對故國的思念,有著對遠方孩子的牽掛,更有著對命運的無奈。

曹操聽著琴聲,他的心中充滿了感慨。他知道,蔡文姬的琴聲,不僅僅是音樂,更是她的心聲。

曹丕和曹植也在一旁,他們聽著蔡文姬的琴聲,心中也是感慨萬千。曹丕對曹植說:“文姬的文章真好,我們怎麼就寫不出來這樣的文章呢?”

曹植則感觸頗深地說:“文姬的文章是用血寫成的,而我們的文章是用墨寫成的。”

曹操聽著兩個兒子的對話,他的心中也是五味雜陳。他知道,蔡文姬的文采,是她歷經戰亂,飽蘸血淚寫成的。

琴聲漸漸停歇,蔡文姬站起身,她的目光穿過銅雀臺,望向遠方。她的心中充滿了對未來的期待,也充滿了對過去的懷念。

曹操走到蔡文姬的身邊,把她擁抱在懷裡。

銅雀春深

春風拂過鄴城,帶來了一絲暖意。曹操的心情也如這春日般溫暖,他終於將蔡文姬接回了漢朝。在銅雀臺上,他單獨設宴,只為與蔡文姬共飲,共賦詩。

曹操的目光柔和,他看著蔡文姬,彷彿又看到了當年那個才華橫溢、美貌無雙的女子。“文姬,你可知,我一生的最愛便是你,老師的女兒。”

蔡文姬的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被深深的感動所取代。她輕輕嘆息,聲音中帶著一絲顫抖:“曹公,文姬何德何能,竟得您如此厚愛。”

曹操搖了搖頭,他的眼神中帶著一絲追憶:“想當初,我們同學少年,你文采斑斕,美貌如洛水仙子。如今,我終於統一了北方,有了絕對的實力,才能將你從塞外接回。”

蔡文姬的眼中泛起了淚光,她的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她知道,曹操的這番話,不僅僅是對她的讚美,更是對過往歲月的懷念。

兩人在銅雀臺上,對飲賦詩,曹操的詩中充滿了對往昔的回憶,對蔡文姬的讚美,以及對未來的期許。蔡文姬的詩則充滿了對故國的思念,對孩子們的牽掛,以及對曹操的感激。

酒過三巡,曹操的情緒越發激動,他的聲音中帶著一絲哽咽:“文姬,這些年你在塞外受苦了,我……”

蔡文姬輕輕按住曹操的手,她的眼神中帶著一絲堅定:“曹公,文姬能夠回到故國,已是萬幸。那些苦難,都是過去的事了。”

曹操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他緊緊握住蔡文姬的手,兩人相擁而泣。這一刻,他們不再是權勢滔天的霸主和流落異鄉的女子,只是兩個在亂世中相互扶持的舊友。

夜話銅雀

蔡文姬步入曹操的寢宮,她的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緒。她知道,今夜之後,她與曹操之間的關係將不再僅僅是故友,而是更加微妙的君臣與情人。

夜幕低垂,銅雀臺上的燈火在微風中搖曳,彷彿在訴說著無盡的故事。曹操的寢宮中,燭光溫暖而柔和,映照著室內的每一寸空間。曹操與蔡文姬,這對久別重逢的故人,終於在這寧靜的夜晚,找到了彼此的慰藉。

曹操輕輕握住蔡文姬的手,他的眼中充滿了深情和渴望。“文姬,今夜,讓我們忘卻一切煩惱,只享受這片刻的寧靜。”他的聲音低沉而充滿魅力,每一個字都像是在蔡文姬心湖上投下的石子,激起層層漣漪。

蔡文姬的心跳加速,她能感受到曹操手掌的溫度,那是一種久違的安全感。她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但很快被堅定所取代。“曹公,文姬願意。”

兩人在榻上相對而坐,曹操輕輕撫摸著蔡文姬的臉頰,他的指尖輕柔而溫暖。蔡文姬閉上了眼睛,任由曹操的手指在她的臉龐上游走,她的心中充滿了複雜的情感。

曹操的吻輕柔地落在蔡文姬的額頭,然後是眼睛,鼻子,最後是嘴唇。他的吻如同春風般溫柔,讓蔡文姬感到一種從未有過的沉醉。她的雙手不自覺地環上了曹操的脖子,回應著他的吻。

兩人的呼吸逐漸變得急促,曹操的手開始在蔡文姬的身上游走,探索著她的身體。蔡文姬的心跳如鼓,她的身體在他的觸控下變得柔軟而敏感。她能感受到曹操的渴望,那是一種強烈的,幾乎要將她吞噬的渴望。

曹操輕輕地將蔡文姬放倒在榻上,他的身體覆蓋在她的上方。他的吻變得更加熱烈,他的手更加大膽。蔡文姬的呼吸變得急促,她的身體在他的觸控下變得火熱。

兩人的身體在榻上交織,他們的歡愉如同一首無聲的樂章,每一個動作都是音符,每一次呼吸都是旋律。曹操和蔡文姬,在這重逢的夜晚,將他們對彼此的愛慕化為實際行動,盡情地享受著這難得的歡愉。

夜深了,曹操和蔡文姬在榻上相擁而眠,他們的呼吸漸漸平穩,但心中的情感卻如同這夜晚的星辰,永遠閃爍著光芒。

寢宮內,香爐中的香菸嫋嫋升起,帶著一絲神秘與誘惑。曹操坐在榻上,他的目光在蔡文姬的身上徘徊,眼中閃過一絲溫柔。

“文姬,今夜,讓我們忘卻一切煩惱,只享受這片刻的寧靜。”曹操的聲音低沉而充滿魅力。

蔡文姬輕輕點頭,她的心中雖然有著難以言說的矛盾,但她也渴望在這亂世中找到一絲安寧。兩人在榻上相對而坐,曹操輕輕握住蔡文姬的手,他的眼中充滿了深情。

“文姬,你可還記得我們少年時的點點滴滴?”曹操的聲音帶著一絲追憶。

蔡文姬的眼中閃過一絲淚光,她的聲音帶著一絲顫抖:“曹公,那些日子,如同昨日,卻又遙不可及。”

兩人在枕邊細語,回憶著少年時的無憂無慮,談論著各自的夢想與抱負。曹操的眼中閃過一絲感慨,他輕聲說道:“文姬,你可知道,我一生的最愛便是你。”

蔡文姬的心中湧起一股暖流,她的眼中帶著一絲淚光:“曹公,文姬何德何能,竟得您如此厚愛。”

夜深了,兩人在榻上相擁而眠,曹操的呼吸漸漸平穩,而蔡文姬則在曹操的懷抱中,感受到了久違的安全感。

第二天,曹操在朝會上宣佈,將蔡文姬封為“文成君”,並賜予她豐厚的封地與財富。朝臣們雖然對此議論紛紛,但曹操的決定卻無人能夠改變。

曹操與蔡文姬的關係,成為了鄴城中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有人說,這是曹操對蔡文姬的寵愛,也有人說,這是曹操對蔡文姬才華的認可。

而曹操與蔡文姬,卻在這亂世中,找到了屬於他們的幸福與安寧。